浅析苏轼文入画论及其对中国绘画发展的影响

浅析苏轼文入画论及其对中国绘画发展的影响

ID:22279886

大小:52.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28

浅析苏轼文入画论及其对中国绘画发展的影响_第1页
浅析苏轼文入画论及其对中国绘画发展的影响_第2页
浅析苏轼文入画论及其对中国绘画发展的影响_第3页
浅析苏轼文入画论及其对中国绘画发展的影响_第4页
浅析苏轼文入画论及其对中国绘画发展的影响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析苏轼文入画论及其对中国绘画发展的影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析苏轼文入画论及其对中国绘画发展的影响:苏轼在诗词、散文等文学和书法创作上的成就为世人所知晓。在绘画方面,尽管其传世之作不多见,但其画论却十分独到,直接导致文人画的流行,对中国绘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苏轼;文人画;形神论    一、文人画的概念阐释与起源问题    “文人画”这一术语由明代董其昌正式明确提出,后经陈衡恪(字师曾)和日本人大村西崖的提倡而被广泛使用。其概念的阐释,至今仍然存争议。主要有“文人画”与“士人画”之区别,以及“文人画”与“文人之画”之争论。就其历史追溯,元代之前,“文人”和“士人”有重要区别,文人以诗文为专职,士人以天下社会民生为专职。苏轼明确地提

2、出了“士人画”概念,或称作“士夫画”,以区别于画工画。因作诗文和作书画不是士人的专职,而属“德之糟粕”的余事,故又有“墨戏画”之称。从明代中后期开始,文人、士人的界限就混淆起来了。读书界风气改变,士人阶层没落,文人居主导地位。而董其昌当时所提到的文人画家也都包括唐、宋、元的士人画家。到了明清,人们又有将“文人士大夫”并称的习惯,到后来(明清至今),人们便把“文人画”等同于“士夫画”,进而干脆取消了“士夫画”这一概念。近代绘画大师陈衡恪解释文人画时说:“何谓文人画,即画中带有文人之性质、含有文人之趣味,不在画中考究艺术之工夫,必须于画外看出许多文人之感想,此之所谓文人画。”如此,当今学界所称

3、之“文人画”,系包括古之“士人画”和“文人画”,但并非“文人所作之画”;乃指具备“文人画独特风格内涵之文人所作之画”。尽管诸多论著中有类似的见解,但鲜有提炼总结。  北宋大文豪苏轼被认为是文人画基本理论的创建者,这一点几乎没有异议。但关于文人画的开端问题,存在诸多观点。有学者认为文人画可上溯至汉代,如张衡、蔡邕皆有画名;魏晋南北朝时期,文人绘画自娱的心态已经有所彰显;在诗歌盛行的唐代,大诗人王维以诗入画,其画作更成为后世文人画家的典范。北宋苏轼“士人画”概念及相关理论的提出,则被视为文入画进入自觉创作的成熟阶段的标志,元代则成为画坛的主流”。。苏轼推出晋代顾恺之和唐代王维为士人画的创始人,

4、明代董其昌在《画禅室随笔》中说:“文人之画自王右丞始”。现在也普遍认同董其昌文人画自王维始的观点。    二、苏轼对文人画的理论阐述    苏轼在诗词和散文等文学和书法创作上的成就是值得肯定的,但就绘画方面来看,虽然也作画,但并没有给我们留下什么作品,不过他的画论却很独到,对文人画的流行产生了不可替代的影响。后人对其主要思想的理解归纳为以下几点:  1.苏轼文人画概念的提出  苏轼《又跋汉杰画山二首(之二)》中写道:“观士人画,如阅天下马,取其意气所到。乃若画工,往往只取鞭策皮毛槽枥刍秣,无一点俊发,看数尺许便倦,汉杰真士人画也”。首次明确提出了“士人画”的观点,指出了“文人画”的根本风格

5、在于“取其意气”,即更看重“写意传神”;以区别于“画工画”的只注重“写实”。其关于“文人画”和画工画的论述成为文人画理论走向成熟的标志。  2.苏轼文人画的主要思想及其解读  苏轼的《书焉陵王主薄所画折枝二首》:“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赋诗必此诗,定非知诗人。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边鸾雀写生,赵昌花传神。何如此两幅,疏淡含精匀。谁言一点红,解寄无边春。瘦竹如幽人,幽花如处女。低昂枝上雀,摇荡花间雨。双翎决将起,众叶纷自举。可怜采花蜂,清蜜寄两股。若人富天巧,春色入毫楮:悬知君能诗,寄声求妙语”。  本诗主要提出了“形神理论”和“诗画一律”两个论断。后人对“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的理解

6、众说纷纭,概括起来主要有两个观点:一为“去形求神论”或者叫“得意忘形论”。即苏轼的观点为,以形似为标准去评价绘画,就如小孩子一样阅世不深、目光短浅、缺少见识。认为苏轼在这里彻底否定了绘画的形似追求,所倡导的只有“传神”,即一种带有无穷意境之美又捉摸不定的东西。二为“形神兼备论”。认为苏轼以形似论画近于儿童之见是对王主簿极其形似逼真的作品推祟备至。不能单独取出一首诗的一句“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而应该综合整诗来看,它的本意是欣赏作品时,不要老是停留在“形”的层面上,而要深入到神似的层面中去。另苏轼在《王维吴道子画》的诗写道:“何处访吴画?普门与开元。开元有东塔,摩诘留手痕。吾观画品中,莫

7、如二子尊。道子实雄放,浩如海波翻,当其下手风雨快,笔所未到气已吞。亭亭双林间,彩晕扶桑暾。中有至人谈寂灭,悟者悲涕迷者手自扪。蛮君鬼伯千万万,相排竞进头如鼋。摩诘本诗老,佩芷袭芳荪;今观此壁画,亦如其诗清且敦。缮园弟子尽鹤骨,心如死灰不复温。门前两丛竹,雪节贯霜根;交柯乱叶动无数,一一皆可寻其源。吴生虽妙绝,犹以画工论。摩诘得之于象外,有如仙翮谢笼樊。吾观二子皆神俊,又于维也敛衽无间言”。其中,苏轼通过对吴道子和王维绘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