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生前概念的初中“物态变化”教学研究

基于学生前概念的初中“物态变化”教学研究

ID:22279541

大小:56.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0-28

基于学生前概念的初中“物态变化”教学研究_第1页
基于学生前概念的初中“物态变化”教学研究_第2页
基于学生前概念的初中“物态变化”教学研究_第3页
基于学生前概念的初中“物态变化”教学研究_第4页
基于学生前概念的初中“物态变化”教学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基于学生前概念的初中“物态变化”教学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基于学生前概念的初中“物态变化”教学研究----物理教学论文-->1引论除了探究式的教学课堂,常规课堂中很多教师也没有照顾到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没有认识到前概念对学生学习的影响。教学过程中,学生只是被动的学习者,在学习之前对所学知识难以产生疑问和好奇,也不知道为什么要学习这些概念。学生只是为了考试而学习,体会不到学习的乐趣。如此常规的教学,学生各式各样的前概念很难暴露出来,更难以消除。学生虽然在表面上接受了科学概念,但在复杂情境下又会不自觉地使用前概念来解释问题,学生“一听就会,一做就错”的现象频频发生。还有部分

2、教师将知识作为科学方法、科学思想的载体。认为只要教学内容知识性强,教学素材丰富,那么学生自然会领会到其中蕴含的思想和方法,在教学中侧重于结论性知识的传授和知识应用能力的训练。教学流程大致分为:先展示呈现规律,接着做例题和练习。学生获取知识的方式也主要是记忆、了解、理解和运用,这里的运用多指解题能力。这样的教与学不但不能激发学生的思维,也无法转变学生头脑中根深蒂固的错误概念,甚至会进一步加深学生困惑,使学生丧失学习欲望。为了学生的发展,教学应立足于学生基础,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已有认知,关注学生头脑中的前概念。因此,在

3、科学教学前需要我们进行相关的研究:了解学生的前概念,了解他们建构知识的过程和特点,以帮助他们优化认知结构,提高其认知能力。.......2文献综述2.1前概念及其探查方法述评学生不是空着脑袋走进科学课堂的,他们在日常生活经验中已经形成完整的或不完整的,正确或者错误的概念。这些概念是学习者学习科学概念的重要基础。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对这些概念已经研究了多年,这些概念是科学概念教学的重要课程资源,期间用过很多术语代指学生的原有认知:错误概念、相异概念、迷思概念、相异框架、概念框架、原始概念、直觉概念、教学前概念、日常概念

4、、前概念(前科学概念)等。结合文献研究对“相异构想”、“错误概念”、“儿童的科学”、“前概念(前科学概念)”四个术语的涵义作如下解释:2.2概念转变及其策略述评在教学中,学生认知构架中的前概念会影响新知识的理解,错误的前概念不但会阻碍科学概念的形成,而且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继发性前概念。以往的教学只关注科学概念的传授,误以为科学概念可以自动修正学生头脑中的原有概念,在教学之后,学生往往还会用原有的概念解释问题。可见,学生的前概念并不能被科学概念代替,教学必须依靠学生的概念转化,实现前概念向科学概念的转变。研究

5、者们从不同角度对概念转变有不用的理解,主流观点认为:概念转变是对学生已有知识的重新构建。[19]具体表现为:学生在在学习时放弃旧有的概念转移到接受另一个概念的过程,概念转化有两种方式:一是学生利用已有概念来处理新的问题,这个过程叫做同化,而当学生拥有的前概念不足以用来解决新的概念时,这时候必须要取代或是重新构建,这样根本上的概念转化叫做顺应。[20]顺应的观点比较接近于本文所指的概念转化。3“物态变化”前概念的探查与成因分析......213.1问卷的设计与结构..........213.2问卷结果统计与分析..

6、.....223.3学生“物态变化”前概念形成原因总结.........324促进“物态变化”概念转变的教学案例..........354.1概念转变教学步骤...........354.2《熔化与凝固》教学案例..................364.3《汽化与液化》教学案例............414.4教学效果反馈.............................475结论与反思...................535.1结论.................535.2反思.........

7、............544促进“物态变化”概念转变的教学案例4.1概念转变教学步骤通过研究“物态变化”已有的的各种教学案例,不难发现,目前教学设计的优点在于应用科学探究活动将整个课堂贯穿起来,增加了学生动手的机会;但同样的,我们也发现其不足之处,即教师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前概念。对于学生已经准确掌握的知识,仍然采取按部就班的教学,这样的课堂探究活动不仅降低学生课堂学习的效率,而且也是不符合维果斯基“最近发展区”的教学理论。这也是很多教师容易进入的一个误区——“伪”探究[37],这样的“伪”探究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

8、内驱力,也就无法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基于以上分析,只有教师根据学生的前概念,才能设计出激发学生科学思维的课堂教学活动。4.2《熔化与凝固》教学案例本节课内容丰富且知识点较多,学生学习有一定难度。通过前概念探查,发现学生在对本内容存在的前概念多属类似概念、不完整类似概念、条件缺失概念,晶体与非晶体则是空壳概念。学生对熔化的特点并不熟悉,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建立熔点、凝固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