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例舌下腺囊肿诊治体会

12例舌下腺囊肿诊治体会

ID:22258182

大小:59.12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28

12例舌下腺囊肿诊治体会_第1页
12例舌下腺囊肿诊治体会_第2页
12例舌下腺囊肿诊治体会_第3页
12例舌下腺囊肿诊治体会_第4页
12例舌下腺囊肿诊治体会_第5页
资源描述:

《12例舌下腺囊肿诊治体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12例舌下腺囊肿诊治体会【摘要】目的舌下腺囊肿的诊断和治疗。方法12例舌下腺囊肿分为单纯型、混合型、哑铃型。对口内型舌下腺囊肿行舌下腺及囊肿摘除术,对混合型(即有口内,又有口外)及哑铃型舌下腺囊肿行舌下腺及部分囊壁摘除术,并口内皮片固定引流术。结果11例舌下腺囊肿术后口内切口均甲级愈合。1例混合型(口内、口外)因引流条没有固定好,复发,二次手术后痊愈。结论完整摘除舌下腺是根治舌下腺囊肿的最好方法。【关键词】舌下腺囊肿诊治1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2017年3月一2017年1月收治舌下腺囊肿患者12例,男8例,女4例,年龄10—60岁,平均年龄25岁

2、,病史10天一3年,其中口外型2例,均被误诊颌下腺淋巴结炎和颏下腺囊肿。诊断方法均通过临床检查、穿刺检查、B超检查给予确诊。单纯型位于下颂舌骨肌以上的舌下区,口内可见囊肿呈淡蓝色,扪之柔软有波动感,破裂后流出蛋清样液体,囊肿暂时消失,穿刺时可抽出蛋清样黏稠拉丝样液体。口外型为颌下或頦下肿物,扪之无痛性柔软包块,穿刺时抽出蛋清样黏稠拉丝样液体,B超检查颌下或颏下囊性占位性病变。哑铃型为上述两种类型的混合,即在口内舌下区及口外颂下或颏下区均见囊性肿物。治疗方法术中采用舌神经阻滞麻醉加局部浸润麻醉,将7例单纯型舌下腺囊肿行舌下腺及囊肿摘除术,3例口

3、外型及2例哑铃型舌下腺囊肿行舌下腺及部分囊壁摘除术。术后橡皮条引流1天,常规行抗炎、支持治疗。2结果本组口内切口均全部甲级愈合,术后随访12例,随访时间1一4年,无一例复发。3讨论舌下腺囊肿发生的原因有两个:一是由于腺体导管远端堵塞,而黏膜又持续分泌,致使近端扩张形成上皮囊肿此被称为潴留囊肿;另一种是由于腺体破损,黏液外漏进入组织间隙,形成无上皮衬里的囊肿,称为外渗性囊肿。舌下腺囊肿为舌下腺导管堵塞涎液潴留所形成的囊肿目前认为导管远端部分堵塞后扩张和导管破裂黏液外漏入周围组织间隙是形成囊肿的主要因素。囊肿位于口底一侧黏膜下,呈淡蓝色肿物,囊壁

4、薄,质地柔软。较大舌下腺囊肿可穿入下颌舌骨肌进入颏下区,也可波及对侧口底。囊肿可因创伤而破溃,流出黏稠蛋清样液体,囊肿暂时消失,数日后创口愈合囊肿长大如前。囊肿继发感染时可出现口底部肿胀疼痛,影响进食。舌下腺囊肿常见于青少年,可分3类:单纯型、口外型、哑铃型。舌下腺囊肿发病以青少年多见[1],单纯型舌下腺囊肿较易诊断,对口外型舌下腺囊肿有时误诊。Nathan和Takimoto等[2,3]发现构成肌性口底的下颌舌骨肌存在间隙或该肌与舌骨舌肌存在潜在的间隙,是下陷性囊肿发生的解剖学基础。故对口外型、哑铃型舌下腺囊肿应与甲状舌管囊肿、静脉畸形、囊性

5、水瘤、颌下腺囊肿、口底皮样囊肿鉴别。对颂下无痛性柔软包块,边界清楚,生长缓慢,穿刺抽出蛋清样黏稠拉丝样液体,B超检查颌下囊性占位性病变,可诊断为舌下腺囊肿。甲状舌管囊肿常位于颈正中线,穿刺抽出黏稠液体,但病变部位随吞咽上下移动。静脉畸形则可抽出可凝固的鲜血。囊性水瘤可抽出淡黄色清亮液体,无黏液丝,镜检有淋巴细胞。颂下腺囊肿十分罕见,穿刺液检查无黏液丝,淀粉酶阳性。口底皮样囊肿扪诊有面团样柔初感,穿刺有半固体状皮脂性分泌物。舌下腺囊肿的形成是由于导管或腺泡破裂,分泌液外渗引起。近年来研宄证明舌下腺囊肿95%以上属外漏性反应,极少数属潴留性囊肿[

6、4]。舌下腺囊肿无上皮,无分泌囊液功能,其囊液主要来自舌下腺。因此,根治的方法是摘除舌下腺[5]。舌下腺囊肿的壁很薄,术中难免破裂,尤其是口外型囊肿位于颁下区,位置较深,从口内手术时很难做到完全摘除囊壁。我们对单纯型舌下腺囊肿行舌下腺及囊肿摘除术,口外型及哑铃型舌下腺囊肿采取舌下腺及部分囊壁摘除术,吸尽囊腔中的囊液,术后给予颔下区加压包扎。2例口外型术后颌下区肿胀,考虑为术中末吸尽囊液。经颌下穿刺抽出囊液,继给予加压包扎,术后痊愈。常规手术时在舌下皱壁外侧切开黏膜,显露舌下腺及囊肿,用小弯钳钝性分离腺体内外侧。我们采用小弯钳夹住自己制作如花生

7、米大小的小圆形纱布在黏膜与舌下腺及囊肿之间钝性分离,直至游离腺体内外侧,既减少术中出血,又缩短手术时间。颌下腺导管在舌下区中走行较长的距离,术中分离时应多加保护,本组12例病例术后病理学检查均为舌下腺慢性炎症并囊肿形成。故我们认为对舌下腺囊肿尤其是对口外型舌下腺囊肿术前需作出正确的诊断,完整摘除舌下腺是根治舌下腺囊肿的最佳方法。参考文献[1]俞光岩.涎腺疾病[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4:73.[2]NathanH,[J].OralSurgOralMedOraldPathol,1985,59(1):21-23

8、.[3]TakimotoT,MasudaK,themylohyoidmuscle[JlJOralMaxillofacSurg,1989,47(11):1197-1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