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模式创新研究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模式创新研究

ID:22219259

大小:53.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27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模式创新研究_第1页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模式创新研究_第2页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模式创新研究_第3页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模式创新研究_第4页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模式创新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模式创新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模式创新研究----素质教育论文-->导论素质教育一直是一个常议常新的话题,之所常议常新是因为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教育界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时候,教育活动的侧重点总会有所不同。就拿应试教育来讲,它就是在侧重于科学文化素质的前提下产生的。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化会对于人才的定义心在不断发生着变化。当前全球迎来了知识经济的大时代,在送样的时代背景下,国家之间的竞争是综合国力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此时的人才应当是一个素质得到全面发展的人才,而不仅仅是科学文化程度较高的人才。然而在素质结构中,心理素质处于核心的地位,个体是否

2、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会直接影响到个体其他素质的形成和发展。因此,心理素质教育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而在心理素质教育过程中能够将教育效果得到最优发挥的组成部分就是心理素质教育模式。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心理素质教育模式心应根据新的形势进行调整和创新。.......第一章新媒体环境、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及模式的内涵一、新媒体环境的解读综观国内外学者对新媒体的内涵做出的解读,不论是从新媒体在传播信息上所呈现出来的新特点,还是在传播信息的过程中应用的新技术,虽然在语言表述上各有不同,但是对于新媒体的本质的表述还是万变不离其宗的。新媒体具有媒体所具有的所有的质

3、的规定性,其本质上就是一种媒介,是传播信息资讯的载体,是传播者携带和接受者接收信息的工具。正如上文所述,人们之所以称之为"新"媒体是在继之前的旧媒体形态之后提出的概念,而这个"新"并不特指网络,不会仅限于现在的抑或是更新的科技成果。因为媒体的本质定义中必不可少的因素是传播者和接收者,所在定义新媒体的本质时,心必须考虑送两个因素。因此,对新媒体的本质解读上,首先要明确的是新媒体就是一种媒介,一种传播信息的载体;其次,送一媒介同以往的媒介不同,传播者和接收者可以无限扩大规模和数量,在信息传播过程中的关系对等;最后,这一载体利用高科技手段,将信息

4、数宇化,并使信息在传播过程中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二、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解读根据上文对素质结构的论述,显然,心理素质是素质结构中最核心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其他素质的养成和发展起着中介和关键的作用.而对于心理素质的概念,从20世纪80年代提出至今,学术界对心理素质教育经历了"忽视一认同一重视"的发展历程,学者们在揭示心理素质这一概念的时候,往往从素质和心理的双重角度出发,在两者的结合中寻求最恰当的表述方式。结合前文中对素质概念的解释不难推出心理素质的概念,心理素质就是人类所特有的,在先天遗传和后天环境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内隐的品

5、质。第三章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模式发展现状............28一、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模式的主要因素...............28二、国内外心理素质教育模式.........34第四章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模式的创新建构和保障机制.......40一、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模式的创新建构...40二、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创新模式的保障机制......46结束语......50第四章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模式的创新建构和保障机制一、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模式的创新建构教育环境的改变对教育过程的各个环节都产生了影响,新媒体环境的到

6、来心对心理素质教育模式的组成部分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大学生必理素质教育模式心要在传统模式的基础之上增加新媒体元素,这样才能体现出当前环境下大学生的心理特点,符合时代发展的趋势,真正影响到素质教育活动。然而,在新媒体环境的影响下,不同年龄阶段的大学生所产生的心理困惑是不同的,比如新生在初入校园时面临的更多的是适应上的问题,如何正确地对待新媒体工具、如何利用新媒体尽快适应新生活等心理问题;而毕业生更多面临的是就业方面的心理困惑。所结合国内外关于心理素质教育模式的论述以及新媒体环境对大学生必理产生的影响,加之大学生必理素质教育模式的主要因素,本文

7、将以不同阶段的大学生为教育对象,紧紧围绕心理素质教育模式三要素,依据心理素质教育目标对不同阶段的大学生进行适应能力和发展能力的教育内容。二、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创新模式的保障机制大学生心理素质创新模式是全体大学生为主体,以全面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为出发点和归宿进行构建的,从新媒体环境下以角色适应为主的发展性心理素质培养到以学习和人际交往为主的实践性心理素质培养,再到以人生规划和克服不良心理为主的社会性心理素质培养,这三条培养模式不仅对大学生的认知、个性和适应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心对实施心理素质教育的四种主要力量(即心理咨询中心、心理学专业教师、

8、班主任和辅导员、学生自组织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想使得三条分类培养模式得到行之有效的实施,就必须做好相应的保障工作,同时国外开展心理健康模式心为我们在保障机制方面提供了值得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