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史记》与《汉书》的思想差别

浅论《史记》与《汉书》的思想差别

ID:22191925

大小:38.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27

浅论《史记》与《汉书》的思想差别_第1页
浅论《史记》与《汉书》的思想差别_第2页
浅论《史记》与《汉书》的思想差别_第3页
浅论《史记》与《汉书》的思想差别_第4页
浅论《史记》与《汉书》的思想差别_第5页
浅论《史记》与《汉书》的思想差别_第6页
资源描述:

《浅论《史记》与《汉书》的思想差别》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浅论《史记》与《汉书》的思想差别——以《史记》《汉书》中的项羽形象为视角摘要:《史记》和《汉书》是二十四史中前两部,是我国历史上的宏伟巨篇,分别开创了我国史学史上纪传体和断代史两种体例,促进了我国史学的发展,给我们留下了丰富而珍贵的历史资料。两书作者分别生活在西汉和东汉,都叙述了秦亡汉兴到汉武帝时期九十多年的历史,因此两者具有一定的可比性。但是由于所处的时代背景不同以及个人的思想倾向的差异,导致对历史认识的叙述和评价的差异,为此本文选取了秦汉之际左右政局的风流人物——项羽为切入点,通过对照两书对其叙述的特点,试阐析司马迁和班固思想的差别及原因分析。关键词:《史记》司

2、马迁《汉书》班固项籍差别一、《史记》与《汉书》的比较《史记》和《汉书》均产生于汉朝,分别开创了纪传体通史和纪传体断代史,是我国重要的历史著作,奠定了我国史学史的基础,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因此,很多人非常有兴趣把这两部书及这两位作者进行一番比较,进而对两书的写作上有更清晰的了解。本文以项羽的形象塑造为切入点,通过比较两书的叙述差异,进而分析两书作者思想的差别。(一)就项羽在两者书中所处的体例而言,《史记》要比《汉书》高明。在《史记》中,司马迁将项羽归入到“本纪”中,在卷七《史记·项羽本纪》,而班固将项羽与陈胜列于一处,同归于“列传”,在卷三十一《汉书·陈胜项籍传》中。

3、据司马贞《史记索隐》:“本其事而记之,故曰本纪。”张守节《史记正义》:“本者,系其本系,故曰本;纪者,理也,统理众事,系之年月,名之曰纪。”又裴松之《史目》:“天子称本纪。”转引自:《<史记>与<汉书>的比较》刘学彦,《社会科学学科研究·历史学研究》2011年1月故知本纪,一是专叙天子及其世系,二是按年月次序叙事。司马迁将非天子的项羽列入天子之列,充分体现出司马迁对项羽功绩的肯定和欣赏。司马迁在其自序中有言,“夫秦失其政,陈涉首难,豪杰蜂起,相与并争,不可胜数。然羽非有尺寸,乘执起陇亩之中,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位虽不终

4、,近古以来未尝有也。”《史记选》主编来新夏,中华书局,2009年4月版,第82页司马迁生活在西汉刘氏的王朝下,不畏当朝权力,秉着作为历史学家的评价标准,不以胜败论英雄,坚持项羽的功绩“近古以来未尝有”,逆统治者的意志将其归入天子之列。从这里可以看出,司马迁始终坚持“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撰史宗旨,尊重历史发展的脉络,重视客观的历史事实。《汉书》在西汉初的历史叙述上基本上继承司马迁的《史记》,但是在关于项羽这一段历史中,班固却改变了写作安排,将项羽列于陈涉一流,贬到“列传”中,实际上贬低了项羽的在历史上的地位。为何班固会做出这样的改动呢?《汉书·叙传》称:“汉绍尧运

5、,以建帝业。至于六世,史臣乃追述功德,私作本纪,编于百王之末,厕于秦、项之列。”班固编造尧到刘邦的世系,汉朝是继承尧的血统,实际上是倡导一种正统论,为东汉的政权服务。其撰写《汉书》的目的在于颂扬汉朝大一统,为汉朝政权的正统地位提供理论基础。因此,在思想动机上,《史记》要比《汉书》的视野开阔,更客观,也更符合历史潮流的发展。(二)就两书关于项羽的内容上来看,《史记》和《汉书》内容的侧重点是有所不同的。关于项羽的史实,《汉书》在内容上基本继承了《史记》,叙述了秦末在农民农民起义的大潮中,项羽顺应时代的大潮,以摧灰拉朽之势推翻了秦朝的统治,废怀帝为义帝,建立楚国,楚汉之争

6、落败,自刎乌江的悲剧一生。但是,在内容大体一致的基础上,《汉书》将《史记》一部分转移到《汉书·高祖本纪》中,删减了一些内容,改动了些许文字的表达,使得描写项羽的内容在篇幅上大幅度缩减,笔触比较凝练,同时,补充了相关的具体的史实,侧重于对事实的客观记载。相对而言,《史记》的叙述比较多的对话展现,侧重对历史场景的再现,带有比较强烈的个人情感。例如:《史记》详细记载了鸿门宴这一历史事件的背景,展现了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向项羽告状沛公进驻咸阳,占据了所有珍宝的对话场景以及项羽范增的反应,字数达161字,而在汉书只是简单的一个概括,“闻沛公欲王关中,独有秦府库珍宝。亚父范增亦

7、大怒,动羽击沛公。乡士,旦日合战。”《汉书》,班固撰,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358页总共才38字,字虽减但是意思尽达。而对鸿门宴的叙述上,《史记》花了大笔墨,充分展现了项羽与刘邦之间的较量,将事件的前前后后,了无巨细地呈现在读者的面前。《汉书》中只是一带而过,寥寥几字,“明日,沛公从百余骑至鸿门谢羽,自陈‘封秦府库,还军霸上以待大王,闭关以备他盗,不敢背德。’羽意既解,范增欲害沛公,赖张良,樊哙得免。”同上同时,《汉书》对相关事实进一步的补充,例如:项羽带领大军到达新安,《史记》只是记载“到新安。《汉书选读·项羽本纪》,来新夏主编,中华书局,2009年4月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