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庄子哲学的分析以及感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庄子哲学的分析以及感悟摘要:庄子哲学的核心内容是如何确立人的精神归宿。庄子大力提倡对于功名利禄应当持超越的立场,对于生死、天命应当持超越的态度。庄子还提倡“齐物”,对人世间的矛盾也应当持有超越的态度,由此达到人个体精神的自由。庄子的辩证人生哲学,对于我们调节心态和处理好人与人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具有相当积极的现实意义。特别是在物欲横流的现代社会,借鉴庄子的“逍遥游”的精神,可以让人们在纷扰的世界中找到心理平衡,最终发现和体验属于自己的精神家园。关键词:庄子哲学;精神归宿;感悟庄子(公元前369年—公元前286年),名周,战国中期蒙(今河南省商丘县东北部)人。是战国时期著
2、名的思想家,是道家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他曾经做过漆园吏,但不久后辞去工作,不愿与统治者共事。《史记》载,“楚威王闻庄周贤,使使厚币迎之,许以为相”,可是庄周拒绝接受,宁愿在游戏之中寻找属于自己的一份宁静与快乐,也不愿意继续当官。庄子对待生活的态度是一切顺应自然,“安时而处顺”;在政治上大力主张无为而治。他能辩证理性地分析现实问题,能对黑暗的政治现实进行揭露和抨击,有其积极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从两个层次来分析庄子的哲学:一、追本溯源层次:战国中期是我国古代社会经济政治大动荡的年代。孟子说“今夫天下之人牧,未有不嗜杀人者”,残酷的现实是“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
3、。庄子也表明当时社会现实状况是“诸侯暴乱,擅相攘伐”(《渔父》),下层贫苦人民在“殊死者相枕也,桁杨者相推也,刑戮者相望也”(《在宥》)的丛林法则主导的现实夹缝中以“仅免刑”(《人间世》)苟活于世上为最大的追求。残酷的社会现实使庄子非常严肃的思考“何由兴乎世”(《缮性》)这一社会的关键问题。受“乐出虚,蒸成菌”(《齐物论》)的启示,庄子意识到“物出不得先物”(《知北游》)“物物者非物”(《在宥》)“有不能以有为有,必出乎无有”(《庚桑楚》)。从以上的论点,庄子就得到这样的结论:“有始也者,有未始有始也者,有未始有夫未始也者。有有也者,有无也者,有未始有无也者,有未始有夫未始
4、有无也者”(《齐物论》)。大力提倡人们舍弃欲望,抛弃物质利益,追求属于自己的心灵家园。以上的观点表达出庄子逐步向前追求世界本源的思路。参照《则阳》“道,物之极”来理解,“未始有物者”就是庄子所称谓的“道”。一部《庄子》所展现的哲学理论体系,可以说是《齐物论》中所包含的思想体系的展现。这一思想体系,就是“物——心——道”。它完整贯串在齐物论、齐万物及齐物我的思想体系当中。在这里,核心的范畴是心,它有逐物与达道两个对立的倾向或层次。庄子所研究的学术,促成心由逐物到达道的转向。而物与道同有与无的转化,就是在心的转向中最终达到的。达到一种追求高尚精神的目的,追求高尚的精神体验,也就
5、必然放弃了对现实物质利益的渴求。二、哲学政治层次:(一)治国要术:人之为人的重要标准是道人。所以,追求世俗现实目标的封建君王就当以道人为先。“君王先治身,再治天下”(《天地》)就是这个思想的集中体现。《山木》市南宜僚三劝鲁侯“刳形去皮,洒心去欲,而游于无人之野”、“去国捐俗,与道相辅而行”、“去君之累,除君之忧,而独与道游于大漠之国”这样无为而治,逍遥远游的状态就是这个思想的具体体现。“天无为以之清,地无为以之宁。故两无为相合,万物皆化”(《至乐》)根据这一思想,庄子提出了治国的核心战略就是“天地无为而无不为”。庄子的无为而治理天下思想,正是基于这个观点,庄子对现实社会封建
6、君王所采用的非道化的管理国家的政治模式大加谴责,称这是“圣人之过”,“至德之世,朴素而民性得矣”。庄子猛烈抨击世俗的同时,又有这样的论点:《天地》“天”、“德”、“仁”、“大”、“宽”、“富”、“纪”、“立”、“备”、“完”《天运》“至仁”、“至义”“、至富”“、至愿”《更桑楚》“至礼”“、至义”、“至知”、“至仁”、“至信”这些都体现了庄子“仁义礼乐”的正名思想。这些思想和儒家的仁、义、礼、智、信,也有相同之处,这些品质都是作为一个人应该去修炼和追求的,这也体现了我国传统文化对于修身的准则。只有修身达到一定的标准,才能要求自己达到一定的精神层面,这也是庄子哲学之中如何修道
7、的一个重要内容。大道哲学的入世倾向还体现在庄子一再描绘的上古“至德之世”、“至治之世”等理想社会之中。庄子是在“眷念上古时代”,但他更“望着‘至仁’、‘至贵’、‘至富’、‘至愿’的未来”,他确实是在“怀着对人人平等的上古社会的眷念”,他同时更有着“对‘无私容’、‘使物自喜’的未来社会的美好憧憬。要求人们远离自己的私欲,追求平等自由的精神状态。我们从中可以看到庄子以大道思想积极入世和他一生无为于世的辨证关系。(二)庄子哲学的辩证法:庄子辩证法的本质在“齐物论”里面的一段话表达得最为明确:“有始也者,有未始有始也者,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