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水肿辨治探源

中医水肿辨治探源

ID:22154358

大小:60.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0-27

中医水肿辨治探源_第1页
中医水肿辨治探源_第2页
中医水肿辨治探源_第3页
中医水肿辨治探源_第4页
中医水肿辨治探源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医水肿辨治探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医水肿辨治探源历代医家对水肿从病名及分类、病因病机、治法等方面均有论述。在古代文献中,水肿又有水、水病、水气等病名,分为四水、五脏水、十水、阴阳水等,可由外感六淫、湿热相兼、水渍妄行、疮毒归内、瘀血阻滞、久病劳损等致病。在治则方面,古人除运用发汗、利小便、逐水等法外,根据病因论治,或清热解毒,或活血利水,或理气化水等,并重视补益脾肾。另外,古代文献也有放血、针灸、食疗、导引等法的记载。以下是整理的中医学水肿论文,供大家参考学习。水肿是以头面、眼睑、四肢、腰背甚至全身浮肿为特征的一类病证,严重者还伴有胸水、腹水等。现代西医学的急、慢性肾小

2、球肾炎,肾病综合征,充血性心力衰竭,内分泌失调,以及营养障碍等疾病所出现的肿胀均可按水肿进行辨证论治。中医对水肿的认识历史悠久,古代文献中有关水肿概念、病名、病因病机、辨证治疗论述较为全面。笔者对古代有关水肿的论述进行分析,旨在为现代中医临床治疗水肿相关疾病提供理论依据。1.病名水肿,在古代又有水、水病、水气等病名,并一度和“胀”一起被称为“肿胀”。早在《内经》中,水肿被称为水、水病、水胀、风水等,如《灵枢?水胀》曰:“水始起也,目窠上微肿,如新卧起之状,其颈脉动,时咳,阴股间寒,足胫肿,腹乃大,其水已成矣。”《素问?水热穴论》曰:“勇而

3、劳甚,则肾汗出,肾汗出,逢于风,内不得入于脏腑,外不得越于皮肤,客于玄府,行于肉里,传为跗肿,本之于肾,名曰风水。”之后医家多沿用《内经》中病名,到东汉后期,张仲景称水肿为水气,见于《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至隋?巢元方等编撰的《诸病源候论?水肿候》卷二十一,始将水肿作为各种水病的总称:“夫水肿病者,皆由荣卫痞涩,肾脾虚弱所为。,之后水肿这个病名便被广泛应用,一直沿用至今。2.分类因水肿的病因病机和临床表现之不同,水肿在古代有不同的分类,如《内经》中水肿有风水、石水、涌水之分,后世又有四水、五脏水、十水、阴阳水等不同分类。2,1

4、四水根据水肿发病病机,张仲景将其分为四类:“风水,其脉自浮,外证骨节疼痛,恶风;皮水,其脉亦浮,外证跗肿,按之没指,不恶风,其腹如鼓,不渴;正水,其脉沉迟,外证自喘;石水,其脉自沉,外证腹满不喘。”2.2五脏水张仲景又按五脏发病的机制及其证候,将水肿分为五类心水者,其身重而少气,不得卧,烦而躁,其人阴肿;肝水者,其腹大,不能自转侧,胁下腹痛,时时津液微生,小便续通;肺水者,其身肿,小便难,时时鸭溏;脾水者,其腹大,四肢苦重,津液不生,但苦少气,小便难;肾水者,其腹大,脐肿腰痛,不得溺,阴下湿如牛鼻上汗,其足逆冷,面反瘦。”2.3十水《华氏

5、中藏经》以五脏、五腑(不包括三焦)发病机制及证候为基础,将水肿分为十类,除上五脏水外,加了五腑水:“玄水者,其根起于胆,其状先从头面起肿而至足者是也。风水者,其根起于胃,其状先从四肢起,腹满大而通身肿也。石水者,其根在膀胱,其状起脐下而腹独大是也。里水者,其根在小肠,其状先从小腹,胀而不肿,渐渐而肿也。气水者,其根在大肠,其状乍来乍去,乍盛乍衰者是也。”2.4阴阳水朱丹溪在《丹溪心法?水肿》中将水肿分为阳水、阴水两大类:“若遍身肿,烦渴,小便赤涩,大便闭,此属阳水”“若遍身肿,不烦渴,大便溏,小便少,不赤涩,此属阴水”。这种分类法对临床的

6、指导意义较大,一直沿用至今。此外,《诸病源候论》中还按水肿证候分为风水、皮水、毛水、石水及燥水、湿水诸候等,有十八水、十二水和廿四水之分,但就其病因、病机、病状等来说,多有交错,不如五水、十水简明,故在这里不详细列明。3.病因病机《内经》谓水肿“其本在肾,其末在肺”“诸湿肿满,皆属于脾”,故中医很早就认识到水肿与肺、脾、肾三脏有关,后世对水肿病因病机不断补充,认识到水肿与外感、饮食、情志、过劳等因素密切相关。综览历代文献中有关水肿的病因病机,大致可归为以下诸方面。3.1外感六淫由于感受外邪,导致营卫失和,肺失开阖,通调失司,水溢肌肤,而成

7、水肿。如《素问?水热穴论》日:“勇而劳甚,则肾汗出,肾汗出,逢于风,……传为附肿,本之于肾。”3.2湿热相兼湿热久羁,或湿郁化热,三焦为之壅塞,水道不通,而成水肿。刘完素在《素问玄机原病式》曰:“故诸水肿者,湿热之相兼也。”3.3水渍妄行久居湿地,冒雨涉水,水湿之气内侵,脾为湿困,失其健运之职,水湿不能下行,泛于肌肤,而成水肿。《素问_至真要大论》指出:“诸湿肿满,皆属于脾。”3.4饮食失节长期嗜食酒醴膏粱,或食物不洁,致脾失健运,津液不化,聚留为水。《诸病源候论》引养生方云十一月,勿食经夏自死肉脯,内动于肾,喜成水病。”金刘完素《素问玄

8、机原病式》亦云:“或但伤饮食,而怫热郁结,亦如酒病,转成水肿者不为少”。3.5疮毒归内肌肤因痈疡疮毒,未能清解消透,疮毒内归脾肺,导致水液代谢受阻,溢于肌肤,亦成水肿。《济生方?水肿论治》首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