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哲学的转型:变革与继承的统一

中国近代哲学的转型:变革与继承的统一

ID:22149138

大小:63.5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10-27

中国近代哲学的转型:变革与继承的统一 _第1页
中国近代哲学的转型:变革与继承的统一 _第2页
中国近代哲学的转型:变革与继承的统一 _第3页
中国近代哲学的转型:变革与继承的统一 _第4页
中国近代哲学的转型:变革与继承的统一 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近代哲学的转型:变革与继承的统一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国近代哲学的转型:变革与继承的统一关键词:中国近代哲学;中国传统哲学;哲学转型  摘要:中国近代哲学是在解决“中国向何处去”的问题和古今中西之争中形成的形态,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同时,中国近代哲学是中国哲学史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主要围绕着四个问题展开:历史观问题、认识论问题、思维方式和逻辑方法论问题、理想社会和理想人格问题。这四个方面的问题,展现了中国近代哲学与传统哲学变革与继承统一的内在关系。  :B25文献标志码:A:1001  冯契在《中国近代哲学的革命进程》这部名著中指出,中国近代的中心课题是“中国向何处去?”,即中国如何摆脱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悲惨

2、境遇而获得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这个时代的中心问题在政治思想领域表现为古今中西之争;时代的中心课题通过古今中西之争制约着中国近代哲学的发展,其重要表现是为了探索“中国向何处去”的问题。为了解决古今中西之争,中国近代哲学主要是围绕四个问题展开的:历史观、认识论、思维方式和逻辑方法论、理想社会和理想人格。本文下面就从这四个问题,来论证中国近代哲学是对中国传统哲学的变革和继承的统一,是在变革中继承,在继承中推进变革。  要解决“中国向何处去”的问题和古今中西之争,就必须认识人类历史和中国历史如何从过去演变到现在,又将如何向未来发展的规律性,于是历史观问题在中国近

3、代就显得非常突出。  近代对历史观的探讨,发端于道器之辩。宋明时期的理气(道器)之辩,首先是关于天道观问题的,其次关于历史观的问题。这个问题演变到近代,首先是历史观的问题,其次才是天道观或一般发展观的问题。中国近代哲学的转型是以进入进化论阶段为标志的,这是对此前的道器之辩的延续和突破。所谓延续,是指进化论发展了道器之辩中的传统变易史观;所谓突破,是指进化论摒弃了变易史观基于“器变道不变”传统的循环论、复古论因素。这样的突破和延续是一般中国近代哲学研究者所熟知的。值得指出的是,在中国传统哲学中也有着孕育这一突破的思想资源。从中国哲学史上,明清之际的王夫之以

4、道器来阐发历史观是最为杰出的。他曾说:“无其器则无其道,人鲜能言之,而固其诚然者也。洪荒无揖让之道,唐虞无吊伐之道,汉唐无今日之道,则今日无他年之道者多矣。”(《周易外传·系辞上传第十二章》)认为道是依存于器的,因而没有超越器之上永恒不变的道。王夫之的著作在清末年间开始得以汇集刻印,获得比较广泛的流传。他的上述思想成了近代对进化论突破传统变易史观的“器变道不变”的思想土壤。这反映在谭嗣同历史观中是非常明显的。他引用了上述王夫之的话,并加以发挥道:“故道,用也;器,体也。体立而用行,器存而道不亡。……夫苟辨道之不离乎器,则天下之为器亦大矣。器即变,道安得不

5、变?”(《思纬氤氲台短书·报贝元征》)显然,这样的观点是他走向进化论的跳板。就是说,进化论对变易史观的突破,在中国传统道器之辩的历史观中也是有着思想渊源的。  另外,论述道器关系的传统经典是《周易》。《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易类·序》指出:“《易》之为书,推天道以明人事者也。”正是这样的论证方式,推导出了“天不变道亦不变”的观点。中国近代进化论推倒“天不变道亦不变”,从康有为到孙中山,无不是从天道(自然规律)推衍到人道(社会历史规律),以自然之天道的变易来推论社会之人道的变易;而这和“天不变道亦不变”所运用的,都是同样的《周易》的论证方式:推天道以明人事。事

6、实上,中国近代进化论哲学的开创者康有为就说孔子作《易》是“深观天道以著人事,垂法后王”,他正是效法《周易》,描述了自然界各种事物的无穷无尽的变化,得出结论:“变者,天道也。”(《变则通通则久论》)由此推导出人道必须随之变易,“《春秋》发三世之义,有拨乱之世,有升平之世,有太平之世,道各不同”(《日本书目志·序》)。这表明进化论在突破道器之辩的“天不变道亦不变”传统的同时,又承继了它的源自《周易》的论证方式。可以说,正是这一承继,使得进化论得以构造为涵盖天道人道普遍规律的世界观。  同样是为了回答“中国向何处去”和古今中西之争,就需要把从西方学到的理论与中

7、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并付之于实践。这就涉及到很重要的认识论问题,即知与行、主观与客观的关系问题。因此,认识论的知行观成为中国关键词:中国近代哲学;中国传统哲学;哲学转型  摘要:中国近代哲学是在解决“中国向何处去”的问题和古今中西之争中形成的形态,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同时,中国近代哲学是中国哲学史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主要围绕着四个问题展开:历史观问题、认识论问题、思维方式和逻辑方法论问题、理想社会和理想人格问题。这四个方面的问题,展现了中国近代哲学与传统哲学变革与继承统一的内在关系。  :B25文献标志码:A:1001  冯契在《中国近代哲学的革命进程》

8、这部名著中指出,中国近代的中心课题是“中国向何处去?”,即中国如何摆脱半殖民地半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