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文化与和谐校园构建

校园文化与和谐校园构建

ID:22106450

大小:68.12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0-27

校园文化与和谐校园构建_第1页
校园文化与和谐校园构建_第2页
校园文化与和谐校园构建_第3页
校园文化与和谐校园构建_第4页
校园文化与和谐校园构建_第5页
资源描述:

《校园文化与和谐校园构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校园文化与和谐校园构建(摘要)构建和谐大学校园已成为中国大学普遍的价值追求。在校园文化视野下,大学校园的和谐主要取决于大学校园文化的物质层面、制度层面和精神层面三大要素及其内部的和谐。为此,要分别实现形式与功能的和谐、约束与激励的和谐、批判与构建的和谐,以推动和深化和谐大学校园建设,实现高等教育科学发展。〔关键词)校园文化,和谐校园,“形式与功能”,“约束与激励”,“批判与构建”〔中图分类号)B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175(2011)06-0039-03构建大学和谐校园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更

2、是推进高等教育实现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大学的特点决定了大学构建和谐校园具有独特性。“相对于社会其他组织机构,高等教育或大学是一种文化性的存在方式”,〔1)这一存在方式决定了和谐大学校园构建所必需的文化性关照。大学作为一种文化存在,最为基本的是具有物质、制度、精神等三大层面的要素。因此,从校园文化视野来看,构建和谐大学校园关键取决于大学文化的物质、制度、精神三大层面之间的和谐及其内部的和谐。一、物质文化是构建和谐大学校园的基础,构建和谐大学校园要实现“形式与功能”的和谐校园物质文化是大学精神的固化体现和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是大学和大

3、学精神文化存在的物质基础,同时也是大学校园实现和谐的外在环境。校园作为一种文化实体,物质与精神并无明确的界限,两者共同构成了大学物质文化环境。因此,校园物质文化,并非只指单纯的物质实体存在,也包括精神文化结晶方式的实体存在。尽管如此,总体来说,校园物质文化还主要是通过校园物质载体实现的,而校园物质载体的重要部分是以校园建筑为主体的校园环境。校园物质环境具有既具体又抽象的二重性。具体性是指校园物质文化具有直观性、形式性。校园作为文化实体,是教育主体按照特定的教育思想、教育特色,有目的、有计划构建的实施教育的物质载体和环境空间,在这个

4、特定的空间内,教育过程得以展开,体现了学校成员的集体智慧、力量、整体感,体现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抽象性是指校园物质文化具有间接性、功能性。物质空间创造出一种境界、一种氛围,形成了特定的文化,整洁、优雅、文明的校园文化环境及其所折射的精神特质,具有明显的“环境育人”的功能,给身处校园中的人们以潜移默化的文化感染和熏陶。可以说,校园物质文化虽然是以空间的形式出现,是物化的,但在内容和发挥功能的方式上更体现为精神的。因此,从物质文化方面看和谐大学校园的构建,则首先必须处理好校园物质文化形式与功能的关系。纵观中外高校的发展史,

5、便可发现校园物质文化发展过程是一个不断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科学技术提高和高等教育理念更新的过程。新时期我国高等教育改革所面临的最基本的挑战是,如何使高校适应更加高效、发展和开放的社会。因此,适应当前社会发展要求,处理好校园物质文化形式与功能的关系,实现二者的和谐,依赖于对于校园物质文化环境的科学规划。第一,要着眼于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理念,重视人性化景观规划设计。适应新时期培养复合型人才、注重对学生的个性化教育的需要,真正体现“以人为本”,尊重人的需要是校园景观设计的重点。就大学校园景观设计来说,无论在整体规划还是在细部安排方面,都应该

6、从使用者的实用性角度为出发点,特别是校园“标志建筑”不是“形象工程”,要考虑到学校师生日常生活、学习、工作行为的需要,要以人的审美标准与行为规律为基本立足点,从而创造快捷、高效、舒适、优美的校园。第二,要着眼于推进校内外交流,创造多层次的交往空间。依据现代校园“环境育人”的特点和要求,大学校园交往空间应构建功能分明、结构合理、内容丰富的内部共享空间框架,体现校园环境的多层次性、参与性、立体性、系统性空间布局特点,既反映现代信息社会对交往空间的流通开放要求,又保持传统空间布局亲切宜人的价值尺度,进而创造出由公共、半公共、半私密乃至私

7、密空间的协调转化,为在校师生以及来校人员提供各种知识融会、信息交流和社会交往的合理空间,促进各学科间交流、师生交流和校内外交流,激发校园空间的活力。第三,要着眼于加强高校与社会的联系功能,扩大学校对社会的空间开放。“社会越是需要更多的新知识和高技术,高等教育就越会成为社会的中心。”(2)(P51)在规划校园空间布局时应重视社会与校园结合部的环境设计,通过大学校园的空间开放和文化辐射,真正使大学成为文化传播和社区文明中心,从而使大学积极参与营造高层次文化氛围,带动和影响所在地域物质和精神文明的健康繁荣。在景观规划中,通过在校前区、图

8、书馆、体育场等场馆区,在大学科技园、科技产业区等空间区域内,设置合适的交流场地,或直接通过场馆开放,或通过举行科技、文化、体育等活动,加强大学同社会的双向多元的文化交流和信息沟通,以实现高校的社会服务功能,实现大学校园与社会的和谐。二、制度文化是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