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的构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的构建如果问什么可以成为21世纪10年代中国社会信息化发展的标志性事件,无疑智能的普及是一个重_标志。据美国市场研究公司尼尔森2013年2月26日发布的《2013移动消费者报告》显示,中国智能普及率达66%,已经超越美国和英国。与智能普及相一致,微媒体也成为中国人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特别是在青少年群体和高学历的公司职员、公务员与事业单位人群中这一趋势更为明显,他们通过智能全方位满足社会生活需求:在线办公;获取各类资讯;X购;通过微博发表意见和围观;更通过、飞信、米聊、翼聊、等社交工具开展人际交往,进行商业营销及社会公益推广活动等
2、等。而其中以双向性和互动性的显著特点倍受用户青睐,成为微媒体中最为火爆的社交工具。1.2微媒体环埃催生图书馆微媒体服务在微媒体环境下,无论是信息媒介、信息内容还是信息活动,都趋向于微型化,人们已经习惯于利用一些简短的文字表达、图像传输、语音文件等开展自己的信息活动、社会交往。作为社会文化服务的公益机构,图书馆也应该顺应这一微媒体的社会信息环境,开展微媒体服务。有研究者指出,图书馆服务需要顺应这种信息微型化发展的趋势,在服务形式、服务过程以及服务范围方面加以调整,以满足新信息环境下用户的需求,充分利用具有去中心化、社会化特征的各种Web2.0技术,
3、扩大图书馆的服务范围。目前,基于信息共享的社会X络服务SNS(SocialNet工具无法比拟的优势,尤其是其背后所依托的巨量用户群。因此,一经推出,就受到广泛关注,注册人数在极短的时间内就超过4亿,成为目前国内注册用户最多的社交工具。2012年8月18日,公众平台正式上线。公众平台是腾讯公司在的基础上新增的功能模块,通过这一平台,个人和企业都可以打造一个公众号,并实现和特定群体的文宇、图片、语音的全方位沟通、互动。公众平台采用一对多的传播方式,直接将信息推送到用户,其信息内容的到达率和被观看率几近百分之百。因此,公众平台很快就成为企业进行业务推广
4、、品牌营销的一种有力工具。2.2公众平台已成为营销利器作为介于即时通信和异步通信之间的社交工具,其技术特性可以使用户将自己通讯录中的和好友通通整合到朋友圈。每一个用户实际上都可以以自己的朋友圈为平台进行信息传播,由于各个用户的朋友圈是相互连通的,信息的传播就实现了几何级数的扩展。公众平台每增加一个好友,就意味着一个潜在的用户群。同时,对于用户而言,是一对一的互动交流,即使在公众平台也是如此,与微博相比,其用户粘性度更高,有一种说法称“1万个听众相当于新浪微博的100万粉丝”。因此,在公众平台推出之后,即成为个人、公司、企业、社会团体进行商业推广、
5、品牌营销、公益宣传的利器。如招商银行仅仅推出3个多月的客户服务,就让100万客户绑定了招行客服平台W;至2014年2月20日,南航粉丝量突破140万,实现85万人次使用值机。在公益文化机构中,国内已有不少图书馆开通公众平台,开展图书馆服务。目前,已开通公众平台的省级图书馆有: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湖北省图书馆、湖南省图书馆、山东省图书馆、新疆自治区图书馆等;市级图书馆有:杭州市图书馆、长沙市图书馆、长春市图书馆、昆明市图书馆、哈尔滨市图书馆、深圳市图书馆等。他们取得的一些成果为下文探讨图书馆如何构建公众平台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3图劣馆微傭公众平台
6、的相建3.1图书馆构建撖信公众平台的目的图书馆建立公众平台,其目的有三:(1)拓展图书馆的服务范围、服务方式和服务内容,满足微媒体环境下图书馆用户新需求。传统图书馆由于受到地域和时域的限制,对不在本地区或不具备电脑终端上X的用户在非工作时段内不能提供服务咨询、信息发送等图书馆服务。通过公众平台,图书馆可以做到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对开通的图书馆用户提供上述图书馆服务,从而真正实现24小时无障碍服务。(2)加强图书馆服务的宣传推广。公众平台可以使更多的人关注图书馆、了解图书馆、利用图书馆、知晓并参与图书馆为公众举办的各类文化公益活动,进而使公众对图书
7、馆之于公共文化体系建设、之于保障公民文化权益、之于提升国民文化素质重要性的认识得到提高,并从制度上、资源上、社会认同上保证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愿意为图书馆的发展提供支持和帮助。(3)树立图书馆品牌形象。通过别具一格的公众平台,提供独树一帜的图书馆信息服务,可以在公众心目中建立起图书馆良好的公共文化服务公益机构的品牌形象,从而提升图书馆在公众社会文化生活中的影响力和号召力。3.2构建图书馆公众平台的准备工作3.2.1开展用户爾求分析在创建图书馆公众平台之前,需要对本馆的潜在用户群进行客观分析,以便更好地了解他们的需求,使公众平台的功能更适合本馆用户
8、需求,从而提髙图书馆的服务水平和质量,提升图书馆的影响力。分析图书馆用户需求,可以从用户的服务模式需求、服务功能需求、服务内容需求等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