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画院教育及其历史地位

宋代画院教育及其历史地位

ID:22095909

大小:55.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0-27

宋代画院教育及其历史地位_第1页
宋代画院教育及其历史地位_第2页
宋代画院教育及其历史地位_第3页
宋代画院教育及其历史地位_第4页
宋代画院教育及其历史地位_第5页
资源描述:

《宋代画院教育及其历史地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宋代画院教育及其历史地位:宋代绘画在中国古代美术史上具有极其辉煌灿烂的成就,而宋代画院则是中国古代美术教育史上最为完备的。规模最大的艺术教育机构。很多著名的大画家李唐、马远、夏圭、张择端等都出自宋代画院。  关键词:宋代画院;国子监画学;古代美术教育    一、导论    宋代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鼎盛时期,而在此期间,中国建立了制度明确的画院,并且在宋徽宗朝时成立了中国古代美术教育历史上惟一的专门绘画学校即国子监“画学”。宋代画院教育为当时培养宫廷绘画人才起到了积极作用,在中国美术教育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故本文拟以宋代画院教育为研究

2、对象,着重探讨宋代画院教育的基本特征及其历史地位。    二、宋代画院教育    五代两宋期间,中国建立了制度明确的画院。画院在北宋徽宗朝发展至全盛,期间还成立了中国古代美术教育历史上惟一的国立专门绘画学校,即国子监“画学”。画院以及“画学”所反映的绘画教育特点,具有突出的代表性。宋代画院既是创作机构,同时也培养绘画人才,其招生与考核制度严格而完善,课程设置上注重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和对学生创新性的考察与培养。    (一)宋代画院  中国绘画素称发达,唐代以前包括唐代在内,画家名流辈出,画论精品时有传闻,然而到了唐末五代,国家分裂,武

3、人乱政,天下干戈四起,民不聊生,文道大废,画学一业,除了南唐与西蜀因为较少动乱以外,其它各地都遭严重破坏。宋代在统一中国的过程中,留心画业,收罗天下画家,特别是宋太宗完成统一后,把西蜀与南唐画家悉数收归己有,大大促进了宋代初年画学的发展。据考证,宋初从西蜀入画院者有:黄筌、黄居案父子、赵元长、孟显、夏侯延佑、高文进、袁仁厚、勾龙爽、石恪等。从南唐来的画家有周文矩、董羽、徐崇嗣、蔡润、厉昭等。这些画家与中原原有的画家郭忠恕、高益、王道真等均被收罗到翰林图画院。他们与中原画家共同研磨,促成了宋初画院的发展。  宋初画院亦称翰林图画院,最初

4、为宋太宗雍熙元年(984年)时成立,画院由内侍二人管理。画院内依据画师的技艺高低,分别授予职位。为待诏、祗侯、艺学、画学正、画学生、供奉凡六等。  宋代画院建制在真宗咸平元年(998年)。翰林图画院为内廷供奉机构,与作为专门绘画学校的国子监“画学”,性质不同。但画院在五代两宋延续二百余年,究其实际,亦兼具教育之功。北宋后期更与画学有密切关系。在中国古代绘画教育的历史上,翰林图画院的重要作用。画院有待诏3人,艺学6人,祗侯4人,画学生40人,另有若干画工。由待诏、艺学、祗侯、学生的等次以及名额上的悬殊来看,画院学生应为资历较浅的后辈,虽

5、不一定有教习课业的学制,却有恭敬求教于前辈待诏等人的义务,比民间中的小工徒弟之于师傅工长,他们的主要任务是为宫廷作画,并被临时派遣到各地行宫及神庙作画,至宋真宗时期宋代画院获得初步发展。    (二)宋徽宗成立的国子监“画学”  宋徽宗在崇宁、大观年间,于翰林图画院之外别开“画学”,设馆招生,是专门的绘画教育机构,纳入国子监学校教育系统,有完善的教学制度。国子监“画学”是中国古代绘画教育史上的惟一属于学校性质的国立专门绘画教育机构。  宋国子监“画学”的设立与宋徽宗赵佶有很大关系。他在未做皇帝之前,就喜好书画,与驸马都尉王诜、宗室赵令

6、穰等画家往来。即位以后,在政治上可谓是昏庸无能,但在书画方面却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并对中国绘画的发展有过重要贡献,其中之一就是对于画院的重视和发展。他于崇宁三年(1104年)设立了画学,正式纳入科举考试之中,以招揽天下画家。画学分为佛道、人物、山水、鸟兽、花竹、屋木六科,摘古人诗句作为考题。考入后按身份分为“士流”和“杂流”,分别居住在不同的地方,加以培养,并不断进行考核。入画院者,授予画学正、艺学、待诏、祗侯、供奉、画学生等名目。当时,画家的地位显著提高,在服饰和俸禄方面都比其他艺人为高。有如此优厚的待遇,加上作为书画家的徽宗对画院创

7、作的指导和关怀,使得这一时期的画院创作最为繁荣。在他的指示下,皇家的收藏也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并且将宫内书画收藏编纂为《宣和书谱》和《宣和画谱》,成为今天研究古代绘画史的重要资料。    (三)宋代画院考试及录用制度  在北宋翰林图画院,其录用画家制度有着一个形成、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其一是“接收”制。北宋初期在次第消灭后蜀南唐政权后,赵宋统治者对两地归附的许多画家采取了“接收”制度,并对其中画艺精湛,画名卓著的画家实行“礼遇”的政策。如后蜀画院待诏黄笙归降后被授予翰林待诏,并且深受赵宋统治者的喜爱和宠幸。其二是“荐入”制或“招入”制,是

8、皇帝特许的一种录用画院画家的方式,从现有的文献记载来看,它是北宋前期(尤其是太宗、真宗两朝)画院录用画家的一种制度。一般来说,这些受荐的画家在入画院前画艺就十分高超,但是他们的社会地位往往低下,他们从社会的底层被发掘进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