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教学中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培养

实验教学中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培养

ID:22092999

大小:55.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0-27

实验教学中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培养 _第1页
实验教学中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培养 _第2页
实验教学中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培养 _第3页
实验教学中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培养 _第4页
实验教学中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培养 _第5页
资源描述:

《实验教学中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培养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实验教学中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培养内容:为了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对创造性人才的需要,对中学化学教学活动中,必须有意识地加强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作为化学学科,利用实验教学可以很好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平时教学中注重探索和积累,在实验设计、实验改进、仪器连接、实验探究等方面注重引导、挖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感受和体验创造性思维的过程。关键词:实验教学 创新能力 创造性思维  创新精神是当今世界的时代精神。《中学化学教学大纲》的教学要求里明确指出: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在化学教学中就是注重引导学生用辩证的观点和逻辑方

2、法对自然现象、实验现象和其它感性材料进行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形成概念,做出公道判定和正确推理的能力。思维能力是智力的核心成份,创新能力是智力的高度发展,培养创新能力的核心和关键是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之思维开阔,不囿于传统观念和自己知识局限,能迅速把握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富于想象,喜好广泛,能把探索的目光投向未来。  化学实验是化学学科的灵魂。通过实验,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概念,理解和巩固化学知识,从而获得比较熟练的实验技能,而且通过有计划地、周密细致地观察实验现象以及分析、推理、判定等思维活动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因此,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思

3、维的重要环节;是一块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基地。近几年来,进步化学实验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但实验教学还是化学教学中的薄弱环节。究其原因,除了部分学校实验条件缺乏之外,教师对实验教学的不够重视以及实验教学的功能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也是一个重要因素。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发挥实验的教育功能,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开展探索性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对课本上的演示实验、学生实验进行改变,变验证性实验为探索性实验,结合实验层层设问,创设培养创造性思维的环境。实验→观察现象→分析、推理→结论。如氯气和水的反应的探究。新题目设

4、计:(1)氯气溶于水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2)根据氯水的成分,分析将氯气通进氢氧化钠溶液中,将发生怎样的反应?  实验设计:(1)观察氯水的颜色,初步作出推测;(2)往新制的氯水中滴加石蕊试液。  讨论分析:实验(1)中氯水的颜色呈浅黄绿色,可推断出氯水中有氯分子,说明氯气溶于水有物理变化;实验(2)的现象是先变红后褪色,说明氯气和水反应天生了具有酸性和漂白性物质,有化学变化发生。  结论:(1)氯气溶于水,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2)氯水的成分:Cl2、H2O、HCl、HClO;(3)次氯酸具有很强的氧化性,可以漂白色素,且是永久性漂白。  还可以采用以下方法验证

5、氯水的成分中有氯分子、盐酸和次氯酸。  参考方案:若用化学方法,可以将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放在盛有氯水的试剂瓶口(不要接触试剂瓶),假如变蓝,氯水中有氯分子;向氯水中加进苯,震荡分层,向下层溶液中加进碘化钾溶液,结果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说明溶液中也有氧化性物质,假如向下层溶液中加进碳酸氢钠粉末,有无色无味的气体天生。以上实验说明,氯气溶于水,一部分和水发生反应天生了盐酸和次氯酸,氯水中含有氯分子、盐酸和次氯酸。  又如在“原电池”教学中,将教材上的演示实验该为学生分组实验,并将实验的过程设计如下:  (1)分别将锌片、铜片插进稀硫酸中,观察铜片、锌片上的现象;  (2)用导

6、线将锌片和铜片连接并插进稀硫酸中,观察锌片、铜片上的现象;  (3)在导线上连接灵敏电流计,观察电流计指针的偏转方向;  (4)用干电池和灵敏电流计连接,确定电子活动的方向。  围绕实验现象创设以下新题目情景:  (1)电子为何从锌片流向铜片?  (2)铜片上为何有气泡产生?该气体是什么气体?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气体?  (3)锌片的质量有何变化?  (4)从氧化还原反应的观点分析两极上发生的变化?  (5)从能量转化的观点来分析原电池是何种装置?  (6)原电池的正负极如何判定?  围绕上述新题目,引导学生对实验提供的感性材料进行分析和综合,抽象概括出原电池的工作原理、装置特

7、征、能量的变化,并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敢想、善思、勇于创新,联系实际提出下列新题目:  (1)为什么粗锌比纯锌和稀硫酸的反应速率快?  (2)电工操纵中规定:不能把铜线和铝线拧在一起连接线路,试分析其原因?  在实验的过程中,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教学中这种情景的出现会引起学生的思考和探究行为,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原动力。这样既发挥了学生的联想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也增强了学生的创新意识。二、改进实验装置,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对原有实验进行改进,针对课堂教学中某些演示实验的不足之处,引导学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