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新时期高校多校区校园学风建设的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新时期高校多校区校园学风建设的思考[]自从上世纪末开始,我国高校出现了大规模的扩建新校区和高校合并的浪潮,从而形成了一校多区的办学格局。但是在合并办学后,大多数领导注意力往往集中在硬件的发展措施上,而在软件建设特别学风建设上,有所忽略。如何来建设适应本校的学风,如何来调整和整合合并后新的校园学风,值得我们去思考。 [关键词]高校校园;学校建设;调整 []G640[]A[]1671-5918(2010)05-0030-02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0.05.015[本刊].hb
2、xb.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出现了大规模的高校合并浪潮,形成了多校区的办学格局,有的大学甚至多达五六个校区,有的校区甚至位于不同的城市,地理位置相距几百公里。有的大学由于办学规模的扩大,在城郊建设了现代化的新校区,或是建立校外学生公寓。在这种局面下,如何来建设适应本校发展的学风,如何来调整和整合合并后高校的学风,值得我们去思考,进一步研究解决方案。 一、高校校园学风建设的重要性 长期以来国家一直把高校学风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抓,国家教育部副部长赵沁平2002年在《要把学风建设作为高校的基础建设来抓》一文
3、中说:“学风建设是高等学校建设的重要方面。没有好的学风,就没有好的人才培养质量,也难以出高水平的学术成果。”自1993年以来,教育部多次发出通知,强调加强管理,促进学风建设。在今天质量意识逐步提升,校际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高等学校要进一步提高对学风建设工作的认识,充分认识学风建设在培养高质量人才工作中的重要地位,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持续不懈地开展学风建设工作。 目前,研究学者对高校学风建设也是非常重视。一致认为良好的学风具有强烈感染力和凝聚力,并能在学生中起到激励作用和导向作用。学习风气是学校文化传统、办学理念、精神
4、面貌的集中反映,是学校治学精神、治学态度和治学原则的综合体现,是培养和造就高素质人才的关键性要素,是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证。加强学风建设、培育优良学风既是学校改革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培养高素质专门人才的客观需要。优良学风对大学生的当前学习乃至今后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它还是学校自身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和精神支柱,是学校品位和格调的重要标志之一,也关系到高校精神文明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的健康发展。学风是学校办学思想、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的综合体现。哈佛大学就充满了一种神秘的“哈佛心态”,曾任职于哈佛大学人文科学研
5、究院的罗索夫斯基认为,这种哈佛心态“影响着学生和老师,使他们自觉纳入哈佛大学老传统”。 高校校园学风建设不仅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载体,而且是不同校区间冲突的减振器和增进交流的纽带。 二、目前高校多校区校园学风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合并和扩建两股大潮使我国许多高等院校形成一校多区的格局。多校区大学是“一个大学”,各区不是分校。特别是因合并而形成的多校区大学,从法律上来说从多个法人组织转变为单一法人组织,合并是一个班子、一套机构、一套制度、一个财务、一个发展规划,实现人、财、物、教学科研和管理的“五统一”。在大学合并形
6、成多校区办学格局后,大多数领导注意力往往集中在硬件的发展措施上,而在软件建设特别是学风建设有所忽略。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重名校文化,轻文化重组和融合 目前,各地出现了一批以重点名校为中心,由若干个高校合并组成的新型综合性大学,面对这一新情况,校园的学风建设要不要有统一的模式?一般来说,既然组成了新型的大学,就要有统一的新型的校园学风,以便统一全校师生的办学理念。合并之后原有主学校的学风应起重要作用,但如果不能兼容并蓄分校区学风,实行新的意义上的新校区学风,对校区发展是不利的。这里就有一个怎样把原
7、各学校优秀的校园学风有机结合,并根据现代高等教育的要求建立起新的学风的问题。但事实上,这个过程操作起来是有一定难度的,并且容易造成合并后的高校学风出现短暂的虚空现象。 (二)重主校区文化轻分校区、新校区文化 现在大多数高校往往只注意抓好主校区的学风建设,而分校区却冷冷清清。新校区如何根据现代观念要求,尽快建设新的学风,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问题。目前,许多高校都开辟了新的校区,而从新校区的现状来看,存在着学校党政管理人员少、师生员工少、教师上完课就离开课堂赶班车、学生与教职工之间缺少联系的格局。由于新校区一般都安排新
8、生入住、学习,高年级学生、研究生都在老校区,这样新老学生之间的交流就很少,新生进校后无法从教职工和高年级学生身上,特别是从教师们身上得到优秀学风的熏陶,体味不到大学优良学风氛围的优越感,这就给刚进校门的学生成长带来不利的影响。 (三)新时期各个高校均有出现的学风问题 新时期高校扩大招生规模以后,校园资源相对短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