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ID:22086317

大小:55.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27

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_第1页
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_第2页
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_第3页
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_第4页
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_第5页
资源描述:

《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摘要】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而创新教育则成为数学教学的一个重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成为教师的神圣使命。通过创设创新教育情境,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性思维,使学生真正成为创新教育的主人。  【关键词】创新能力创新教育环境创新精神创造性思维  【】G632【】A【】1674-4810(2011)12-0160-02    当今,创新教育已成为数学教学的一个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也已成为当今教师的神圣使命。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找到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下面,笔者结

2、合初中数学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粗浅体会。  一创设创新教育情境  创设民主和谐的氛围,利于愉悦学生心情,激发思维灵感;自由、开放的学习空间,益于开拓学生思维、充分表露个人的想象;宽松足够的学习时间,确保学生充分、深刻地思维。  1.创新课堂教学模式,还课堂于学生  一方面,倡导自主合作、交流学习模式,让学生独立思考,大胆质疑、提问,充分展示学习成果,交流学习经验,反思学习得失,真正使“课堂因互动而精彩,学生因主动而发展”。另一方面,实施个性化教学,分层设问,个性辅导,使“优生吃饱,中等生吃好,后进生跟着跑”,让全体学生的创

3、新能力均衡提高。  2.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还空间于学生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教师要创造条件,使学生的学习渠道与社会相结合,学习方法与个体体验相结合,将数学知识运用于生活、社会实际,把数学创新能力的锤炼从课内延伸到课外,从校内拓展到社会,让学生通过参与研究性学习、课题研究、社会调查、数学建模活动、撰写数学小论文,学以致用,全方位地锻炼自身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3.全力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还时间于学生  造成学生课业负担重的主要因素有:(1)作业量大,占据了学生自主的时间。(2)作业梯度陡,部分学生

4、上不了层次。(3)学习积极性低,造成学习心理压力大。因此,减负必须从“量”上严格控制,从“质”上严格把关,从“效”上治本,做到“三布置”滕出充裕的时间,让学生观察、思考、想象,参与课题学习、兴趣活动以及社会调查等实践活动,使学生个性得到充分发展。  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1.培养学生经久不衰的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是创新的灵魂,创新的过程需要兴趣来维持。实践表明:一个做自己感兴趣的事,能发挥出全部才能的80%~90%,而且长时间保持高效率而不感疲劳。因此,围绕中心兴趣,培养广博兴趣,可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  2.激发

5、学生永不熄灭的创新欲望  欲望可以被认为是人们常说的意象、念头,需要思想的火花,是人的行为指南和动力。有了不断创新的欲望,才可能不断地进行有意识的、有意义的创新活动,也才可能达到创新的目的,对所遇问题,尽力寻求解决办法。有了常规解法,却产生了寻求新方法的念头;有多种解法,却思考有无最优解法,常常是“标新立异”,达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精,人精我特”的境界。  3.锤炼学生百折不挠的意志  客观地讲,任何创新都不可能100%的成功,一次创新的成功,也许是千百次创新活动受挫的结果,一个人创新活动的成功,也许是成千上万人创新失败的

6、结果,所以创新之路总是鲜活与枯燥并存,顺利与挫折交错,光明与曲折重叠,因此,在教学中,通过讲名人数学家成功背后的故事等励志教育,培养学生顽强的毅力和百折不挠的耐挫力,不达目标不罢休的定力,使他们不怕压力和阻力,不怕困难和失败,能忍受失败的痛苦,在逆境中不低头,不退却,不放弃自己的追求。  三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在思维方式上是发散思维与收敛思维的统一,它巧妙地结合发散思维与收敛思维,使新设想脱颖而出,因此,创新教育不仅仅培养传统教育注重的逻辑常规思维能力,还培养那些非常规甚至是反常规的思维方法。  1.通过顺向思

7、维、逆向思维、侧向思维的交叉训练,打破思维定势,使思维具有灵活性  如:以下三个方程:(1)x2-4x+2M-3=0;(2)x2-  6x+3M+12=0;(3)x2+3x-M+=0三个方程中至少  有一个方程有实数解,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  思路分析:若从下面考虑,要分七种情况讨论:  (1)(2)(3)只有一个方程有解,即(1)(2)、(1)(3)、(2)(3)有解,(1)(2)(3)均有解,较繁琐。但从反面入手,逆向求解。即假设每个方程都没有实数解,则:  △1=16-4(2M-3)<0→M>  △2=36-4(3M

8、+12)<0→M>-1  △3=9-4(-M+)<0→M><4  ∴<M<4。  从而得出:当M≤或M≥4时,三个方程式中至少有  一个方程有实数解。  2.通过直觉思维、灵感思维的训练,打破思维局限,使思维具有独创性  如解方程:x3+=。  思路分析:如果按逻辑的方式去思考,需去分母,转化为六次方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