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内皮细胞微粒

循环内皮细胞微粒

ID:22053401

大小:29.98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0-26

循环内皮细胞微粒_第1页
循环内皮细胞微粒_第2页
循环内皮细胞微粒_第3页
循环内皮细胞微粒_第4页
循环内皮细胞微粒_第5页
资源描述:

《循环内皮细胞微粒》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循环内皮细胞微粒----动脉粥样硬化进展的标志各种心血管疾病都会引起循环微粒(MPS)水平升高,血浆中循环微粒(MPS)水平升高可以将其视为血管功能改变的生物标记。内皮细胞激活或凋亡时,可以释放一种复杂的亚微米(0.1~1μm)小囊泡于血液中,临床上称之为循环微粒(MPS)。内皮细胞微粒(EMPs)能引起生理和病理等变化,并且可以促进氧化应激和血管炎症等。血管紧张素II,脂多糖,和过氧化氢引起的动脉粥样硬化可以诱发内皮细胞微粒(EMPs)释放。然而,内皮细胞微粒(EMPs)也可以通过多种生理学途径产生,例如NADPH氧化酶促进内皮形成ROS以及Rho激酶途径和丝裂原活化蛋白激

2、酶等等。内皮功能障碍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关键因素,而从破裂颈动脉斑块中释放的粥样硬化栓子,是中风的主要致病因子。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无论是在病情恶化或触发修复反应过程中,内皮细胞微粒(EMPs)作为损伤标记物,在心血管疾病的发病机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就这个方面来说,我们已经证实内皮细胞微粒(EMPs)具有潜在的充当疾病发展状态的生物标志物的可能性。本文的目的就是提供有关内皮细胞微粒(EMPs)在动脉粥样硬化过程中发病机制的最新信息。1.什么是微粒?微粒(MPS)是细胞膜脱落的亚微米片段(0.1~1μm),其包含的信息有mRNA、microRNAs、受体以及母细胞的特

3、异蛋白,细胞应激和细胞活化过程中会产生微粒。研究表明,微粒(MPS)是由血液中某些相关的细胞比如: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血小板、红细胞以及白细胞的特异性表面蛋白释放的膜囊泡。一直以来,微粒(MPS)都被视为“细胞垃圾或碎片”,因为对其形成的过程还未完全明确。不过,微粒(MPS)的形成和脱落涉及到细胞膜磷脂结构的重组包括外小叶磷脂酰丝氨酸(PS)及细胞结构的改变与细胞骨架组织的破坏。几项研究报告指出小囊泡中存在类似微粒(MPS)磷脂酰丝氨酸,但不会在外部小叶暴露磷脂酰丝氨酸。各种临床试验和研究证实MPs在糖尿病、肺癌、中枢神经系统紊乱、炎症、全身红斑狼疮以及心血管疾病(心血管病

4、)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与MP相关的研究领域得以迅速发展。2微粒的类型表1总结了微粒的类型以及它们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的作用。表1:微粒的类型以及它们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微粒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参考文献PMP凝血、炎性过程、血栓形成、以及肿瘤形成[19–21]EMP内皮功能障碍、血管生成、肿瘤生长、促进氧化应激[11,22–24]MMP内皮功能障碍、败血症、血管炎[25–27]PMP:血小板微粒;EMP:内皮细胞微粒;MMP:单核细胞微粒。3.微粒的分离尽管一些研究者从合适的患者体内的血液中获得微粒(MP),但是这种方法所获得的微粒数量极少,因此在实验研究过程中使用细胞因子、

5、化学试剂或通过细胞凋亡诱导等刺激各种体外细胞(例如:Jurkat细胞和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来增加微粒的获得量。各种诱导因子比如血管紧张素II、脂多糖以及过氧化氢都可以运用于体外刺激获得生微粒(MP)。简单来说,通过适当刺激获得的微粒包含细胞悬浮液,通过低速离心(1500×g)除去细胞,随后20,000×g下高速离心获得在离心管最底部的微粒。除去上清液后,这些微粒(MP)悬浮于盐水缓冲溶液中,将其分离后于-70-80℃保存,以备下一步实验使用。另一方面,有些研究者将微粒进行超速离心(100,000×g)后使用。在这种情况下,除了微粒其它直径在40-90nm脱落的囊泡也会沉淀在离心

6、管底部。4.什么是内皮微粒在人体血液循环中,内皮微粒属于(EMPs)微粒(MP)家族中的一小群。它与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引起的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研究表明,在血管再生过程中内皮微粒(EMPs)的生长分裂以及内皮前体细胞的成熟对其发挥着有着重要的作用,这就暗示着可能内皮微粒在血管再生、修复以及自我保护过程中扮演者非常重要的角色。所以我们急切想了解在健康与病理条件下内皮微粒的水平差异。在这个方面,Mezentsev等,通过实验来增加各种血管疾病的发生(细胞增殖率、毛细血管的形成以及内皮细胞的死亡),体外测定健康志愿者的内皮微粒(EMPs)生理水平(103-104EMPs/ml)

7、与和患者的内皮微粒浓度(105EMP/mL)。高水平的内皮微粒(EMPs)能影响血管的生成,其浓度与血管的生长速率呈现正相关的关系。由Koga等进行的另一项研究发现在那些糖尿病患者或者患有冠状动脉疾病包括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的人,其体内循环中分化簇的存在(CD)144也被称为血管内皮-(VE-)钙粘蛋白阳性具有较高的水平。所以,VE-钙粘蛋白阳性的EMPs可以作为一项指标来分析血管内皮细胞功能障碍引起的动脉粥样硬化。因此,可以通过评估动脉粥样硬化病人血液中的CD144-EMP水平来有效的避免各种心脑血管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