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语文课教学刍议

高职语文课教学刍议

ID:22046398

大小:47.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10-26

高职语文课教学刍议_第1页
高职语文课教学刍议_第2页
高职语文课教学刍议_第3页
高职语文课教学刍议_第4页
高职语文课教学刍议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职语文课教学刍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高校教师教学效能感与情绪劳动的关系研究?摘要:H的探究教师教学效能感与情绪劳动的关系。方法采用《教师教学效能感量表》和《情绪劳动策略量表》对高校350名教师进行调查。结果(1)高校教师个人教学效能感显著高于一般教学效能感;情绪劳动策略上,采用主动深度行为最多,表面行为最少。(2)高校教师个人教学效能感存在显著的性别、学科性质和教龄差异;一般效能感存在显著的性别、职称和教龄差异;高校教师情绪劳动策略不存在显著的性别、职称、学科性质差异;不同教龄的高校教师表面行为存在显著差异。(3)高校教师教学效能感与表明行为存在显著负相关,与主动深度行为存在显著正相关,与被动深度行为部分

2、相关。结论高校教师教学效能感与情绪劳动存在显著关系。本文采集自网络,本站发布的论文均是优质论文,供学习和研究使用,文中立场与本网站无关,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己转载的信息,如果需要分享,请保留本段说明。关键词:高校教师;教学效能感;情绪劳动基金项H.•洛阳师范学院2014年教育科学研究基金项1=1。中图分类号:G4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一、引言情绪劳云力(emotionworkoremotionallabor)一词最初是由Hoschschild(1979,1983)[1、2]提出的,指个人针对内外在情绪进行伪装与管理,以符

3、合组织的规范与要求,进而使组织达到营利的目的的行为。由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耍控制自己的消极情绪(如愤怒、急躁),向学生展现积极的情绪(如热情、富存同情心等),因此教学过程是一种深刻的情绪活动,教师是高情绪劳动者[3-5]。教师教学效能感是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对其能有效地完成教学工作、实现教学目标的一种能力的知觉与信念。[6]研究发现[7、8],情绪劳动策略与教学效能感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但在二者的因果关系,看法并不一致,刘衍玲[9]认为,教师情绪劳动是影响教学效能感的重要因素,但孟涛认为教师教学自我效能感影响教师工作时的情绪[10]。因此,?0咝=淌®慕萄?效能感与情绪劳

4、动关系进行研究,有助于完善教学效能感与情绪劳动的研究。二、研究方法1.被试通过网络调查及问卷调查的方式在广州、四川、河南、北京等地调查高校教师共350人,其中男性90人,女性260人。助教44人,讲师146人,副教授134人,教授26人。理工农医类136人,文史类134人,艺术类80人。0-5年的共106人,6-10年的共114人,11-15年的共90人,16年及以上的共40人。2.研宄工具(1)教学效能感量表本研究采用由俞国良等人修编的教师教学效能感量表[11],该量表包括两个维度,即一般教学效能感和个人教学效能感,量表共27个项目,其中16个项目采用了反向计分,量表

5、采用Likert6级计分,1为完全不赞成,6为完全赞成。总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为0.77,一般教学效能感和个人教学效能感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分别为0.74和0.84。(2)情绪劳动策略量表情绪劳动策略量表[12](EmotionalLaborScale)是由Diefendorff(2005)编制的,景表共14个题目,包含三个维度,表面行为、主动深度行为、被动深度行为。量表采用五级评分制,总量表的信度系数为0.79。1.数据统计与处理采用SPSS16.0对调查数据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方差分析、皮尔逊积差相关分析及回归分析。三、结果1.高校教师教学效能感与情绪劳动的

6、现状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高校教师的教学效能感总体上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个人教学效能感显著高于一般教学效能感(p〈0.001)。情绪劳动策略的使用上,主动深度行为〉被动深度行为〉表面行为(p〈0.01)2.高校教师教学效能感与情绪劳动的人U学变量差异分析从表中可以看出,高校教师个人教学效能感存在显著的性别、学科性质和教龄方面的差异。男教师个人教学效能感高于女教师;艺术类教师得分显著高于理工类和文史类教师(p〈0.01);16年以上教龄的教师个人教学效能感显著高于0-5年的教师和11-15年的教师(p〈0.05)。高校教师一般效能感存在显著的性别、职称和教龄方面的差异。男教师一

7、般教学效能感高于女教师;助教的一般教学效能感显著高于讲师和副教授(p〈0.05)。0-5年教龄的教师显著高于其它教龄的教师(均p〈0.01),6-10年教龄的教师显著高于16年以上教龄的教师(p〈0.01)。表2结果表明,高校教师情绪劳动策略不存在显著的性别、职称、学科性质差异。不同教龄的高校教师表面行为存在显著差异,进一步的事后研究表明,讲师的表面行为得分显著高于助教和教授(P〈o.01),副教授表面行为得分显著高于教授(p〈0.05)。1.高校教师教学效能感与情绪劳动的关系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表面行为策略与个人教学效能感和一般教学效能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