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2043812
大小:51.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26
《社会分层视域下对我国相关教育政策的审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社会分层视域下对我国相关教育政策的审视 摘要教育政策对教育公平的忽视使我国教育日益成为阶层复制的合法工具,教育为弱势群体提供向上社会流动的功能被弱化,教育政策一步步将社会系统带向封闭。正是在政策制定过程中以工具理性为取向、忽视教育的内在本质和规律以及教育政策制定和实施的科学性不高,导致了中国教育社会分层功能的弱化。 关键词教育政策教育公平社会分层 :G522:A 1社会分层视域下对中国一些教育政策的审视 1.1重点学校政策及其对教育公平的影响 (1)重点学校政策。为了快速培养出精英人才,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国家开始实行重点学校制
2、度。重点学校政策是追求教育效率的集中体现,是为了更快的培养高端人才。这一时期国家集中了大量的财力物力建设重点学校,把非重点学校的优秀的师资力量吸收到重点学校中,造成强者更强、弱者越弱的两极分化的局面。而这些重点学校都集中在城市,农村学校的师资力量是极其薄弱的。在基础教育阶段,农村学生和城市学生在享受到的教育资源上差异极大。教育具有累计效应,基础教育的不均衡发展直接导致了农村学生在升学竞争中处于劣势。 (2)重点学校政策的负面效应择校。重点学校政策的后遗症便是基础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均衡,而教育是国家提供的向上流动的合法途径,优势阶层便利用自
3、身的组织资源、经济资源为其子女选择教育质量更好的学校,这就是所谓的择校。自1993年以来,大中城市的择校潮一浪高过一浪。但是,高昂的择校费的存在表明金钱取得了择校的话语权,优质教育资源成为特定阶层的特权。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这一目标的基本实现保证了教育机会在数量上的平等,而重点教育政策带来的教育资源的不均衡配置导致了社会优势阶层通过择校将优质教育资源变成特权。 1.2高等教育成本补偿和分担政策及其对教育公平的影响 1989年我国根据谁受益谁付款的原则开始实行高等教育收费制度。按照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理论,接受高等教育的学生要支付相应的学费。1
4、999年高教开始扩招,从数量上来看,各个阶层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都有所增加,但是不同社会阶层享受的高等教育在质量上仍然差距悬殊。谢作栩和王伟宜在他们的研究中发现国家与社会管理阶层子女进部署重点大学的机会是城乡无业、失业、半失业阶层子女的18倍。①这表明进入部署重点高校的入学机会明显偏向于那些拥有较多的组织资源、经济资源和文化资源的上层子女。另一方面说明在有限的入学机会面前,受制于经济条件的约束,他们一般也只能就读学费相对低的师范专业或冷门专业。杨东平研究发现,高等教育扩招之后,重点高校的农村学生比例明显下降,优势阶层的子女更多集中在热门专业
5、,低阶层家庭子女的高考录取分数普遍高于优势阶层的子女,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阶层差距呈现扩大的趋势。②丁小浩也得到类似结果。显然,不同阶层在高等教育享有上的差异不能完全归咎于高等教育成本分担制度,因为基础教育资源的不均衡配置也是影响高等教育机会不均等的重要因素。但是,在大学生就业难的今天,接受高等教育的高成本和低预期收益是致使不同阶层的高等教育差异的重要原因,这更进一步导致了读书无用论的泛滥。在高等教育预期收益无法迅速提高的情况下,有效的措施就是通过制度设计,降低社会弱势阶层的求学成本。我国高等教育的收费政策却似乎已经成为按社会阶层高低(主要
6、是经济收入高低)而进行的一种过滤机制。 2原因探析 (1)教育价值选择的错位。教育政策本质上是教育决策主体对教育资源进行的权威性分配,也就是说教育政策是教育主体一种主动选择的理性活动。在理性领域,存在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工具理性是对过程有效性的判(下转第13页)(上接第8页)断,价值理性是对目标合道德性的判断。过程有效不外乎技术、手段是否是最有效的,衡量过程有效的标准便只能是效率。目标合道德性是指目标的实现对整个社会来说是正义的、公平的。正如罗尔斯在《正义论》中所指出的那样仅仅效率原则本身不可能成为一种正义观。③在一个国家中,教育是没
7、有独立地位的,它无法避免的要受制于政治、经济条件,教育无法对自身做出理性判断,教育政策是以工具理性为准则还是以价值理性为准则,确定权在决策主体即政府手中。中国的教育政策一直以工具理性为取向,以效率为标准,全然不顾价值理性。重点学校政策就是教育政策以效率为取向的典范。以工具理性为价值取向的教育政策的直接后果就是:尽管教育政策在宏观上增进了社会多数人的利益,满足了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但这种利益和需要是建立在城乡教育机会和教育质量不均衡,牺牲少数弱势群体的个人教育利益的基础之上。正如曹晶在其博士论文中所得出的结论那样,在社会全面转型过程中
8、,农村教育受到再分配和市场两种机制的双重边缘化,高等教育的社会分层功能在城乡之间明显失衡,弱化了高等教育的替代式社会流动功能,强化了高等教育的复制式社会流动功能。④ (2)对教育的本质和规律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