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2028223
大小:53.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26
《感染性疾病降钙素原与c反应蛋白相关性探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感染性疾病降钙素原与C反应蛋白相关性探讨李君杰(四川省金堂县中医医院检验科610400)【摘要】目的:讨论研宄感染性疾病降钙素原(PCTV与C反应蛋白(CRP)相关性及其意义。方法:以我院经微牛.物培养或临床确诊细菌感染80例、病毒感染80例、细菌合并病毒80例及同时段血培养阴性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分别设定为A、B、C、D组,分析比较4组患者血培养采血当HPCT、CRP及WBC计数差异。结果:相对于血培养阴性患者,细菌感染患者PCT、CRP及WBC计数均明显增高;病毒感染患者CRP较之均明显增高,PCT、WBC计数较
2、之无差异;细菌感染合并病毒感染者PCT、CRP较之明显增高,但WBC计数较之无差异,以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PCT、CRP可早期、准确诊断感染性疾病,尤其细菌感染疾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关键词】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相关性【中图分类号】R4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5)02-0042-02感染性疾病是细菌、病毒等外源性病原微生物或内源性条件致病菌侵入机体引起炎症或器官功能障碍等临床症状的常见病。血常规白细胞计数(whilebloodcell,WBC)等实
3、验室检查是主要诊断方式,但存在特异性和敏感性不高、化验时间较长等缺陷[1]。近年来,血清PCT(procalcitonin,PCT)和CRP(C-reactiveprotein,CRP>作为感染性疾病的诊断指标,己取得广泛认可[2]。木研究就感染性疾病PCT与CRP相关性及其意义进行分析讨论,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随机选取2013年9日一2014年9月在我院收住入院经微生物培养或临床确诊感染患者240例,分别为确诊细菌感染80例(A组)、病毒感染80例(B组)及细菌合并病毒80例(C组),另外随机选择
4、同吋段血培养阴性患者80例为对照组(D组),其中男性205例,女性115例;年龄5〜78岁,平均年龄(45.2±16.3)岁。所有病例均行血培养,采血当日PCT、CRP及WBC计数检查。各组患者年龄结构、性别比例等一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仪器与方法所冇研究对象在采集血培养同吋,空腹抽取静脉血5mL,置于无菌带塞试管中,凝固后于常温3000r/min离心5min分离血清。PCT检测采用迈格鲁米2000全自动免疫分析仪(深圳市新产业生物医学工程有限公司产品)以化学发光免疫夹心法检
5、测;CRP检测采用BNII全蛋白分析仪(德国IEMENS公司产品)以散射比浊法检测;WBC计数采用SYSMEXXE.5000五分类血液分析仪(日本Sysmex公司)及配套试剂检测。严格按照仪器及试剂说明书进行操作。所有检测均在2h内完成。1.3评价标准CRP正常参考值为0〜10ng/mL;PCT正常参考值为0〜0.05ng/mL;WBC计数正常参考值为(3〜9.5)×IO9/L。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采用(x-±s)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
6、若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结果各组实验室检查结果显示:A组PCT、CRP及WBC计数结果较D组明显增高;B组CRP检查结果较D组也明显增高,但PCT及WBC计数结果与D组无差异;C组PCT及CRP检査结果较D组明显增高,但WBC计数结果与D组无差异,以上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2.讨论近年来,随着医疗卫生水平的迅速发展,抗菌药物、激素以及有创诊疗技术的广泛应用,危重病情抢救成功率不断提高,感染性疾病发生率也随之增高,而感染控制不及时、彻底将可能导致脏器功能下降、截肢
7、,其至威胁生命[3】。因此,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对感染性疾病预后尤为重要。血常规检查WBC计数是判断感染的传统检查,但血常规检查WBC通常只能反映机体5%的WBC量,且易受药物、放射性、中毒、急性出血、烧伤、术后等因素影响,而严重感染时WBC可能出现不高,甚至降低,故WBC计数变化性较大,特异性较差。血培养是0前公认的临床病原学诊断“金标准”,但由于其检查周期较长,iL采血时机不易准确把握、抗生素使用情况和培养方式的的正确与否等因素常导致较低检出阳性率,无法为临床提供旱期治疗依据,往往延误治疗,对预后造成负面影响[4】。
8、CRP是一种急性期蛋白,在机体受到感染或组织损伤6〜8h内,经白细胞介素-6等多种细胞因子刺激,通过肝细胞合成急剧上升,炎症刺激停止后肝细胞仍可合成CRP数天。随着病情转归,CRP亦随之变化,ii不受消炎药物、免疫抑制剂、激素等影响[5】。在细菌、真菌和病毒感染时均明显增高,且自身免疫性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组织坏死和恶性肿瘤病人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