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课堂生成性资源的捕捉和运用例谈

化学课堂生成性资源的捕捉和运用例谈

ID:22019762

大小:51.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26

化学课堂生成性资源的捕捉和运用例谈_第1页
化学课堂生成性资源的捕捉和运用例谈_第2页
化学课堂生成性资源的捕捉和运用例谈_第3页
化学课堂生成性资源的捕捉和运用例谈_第4页
化学课堂生成性资源的捕捉和运用例谈_第5页
资源描述:

《化学课堂生成性资源的捕捉和运用例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化学课堂生成性资源的捕捉和运用例谈【摘要】随着化学新课程标准的实施,课堂教学在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强调师生互动合作的同时,要更加重视教学生成性资源的发掘和利用。教师要敏锐地去捕捉和利用这些教学资源,及时调整和优化课堂教学,让它成为体现化学课堂精彩的源泉。  【关键词】化学课堂生成性资源运用例谈  【】G632【】A【】1674-4810(2011)07-0168-01    随着化学新课程标准的实施,课堂教学更加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更加强调师生的互动合作,而在此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一些意料之外的新信息、新情境、新思维、新方法,这些都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资源,教师应敏锐地去捕捉和利用这些资源,

2、及时调整课堂教学方案,圆满完成教学目标任务。本文结合化学教学实际,浅谈利用课堂生成性资源,优化课堂教学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一捕捉由意外生成的教学资源,呈现课堂教学新亮点  化学教学中,课前备课和课堂生成不一致的“意外”情况时有发生。教师若能机智地捕捉、利用这些“意外”资源,充实化学课堂,往往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笔者有一次在演示氨气的喷泉实验时,没有检查收集氨气的烧瓶和橡皮塞吻合程度,导致氨气外溢,实验没有成功。当时学生议论纷纷,笔者马上把话锋一转,让学生思考实验失败的原因,并引导学生从实验原理、实验装置的设计、试剂的选择以及条件的控制等方面进行思考和分析,最后归纳出实验失

3、败的原因有以下几点:(1)烧瓶不干燥;(2)氨气没有收集满;(3)装置漏气;(4)挤入烧瓶内的水太少。然后根据分析的结果使用新的烧瓶重新收集氨气进行实验,结果实验效果非常好。在分析实验失败原因的过程中,学生急于想看到有趣的实验现象,思考非常积极。当实验结果证实他们的分析是正确时,他们尝到了成功的喜悦。结合本次实验中的意外失误,本人强调了做此类实验必须注意的事项。这样由意外失误把课堂教学引向深入,既扭转了被动局面,又强化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使“意外”转化成了教学中的一个亮点。  二捕捉由提问生成的教学资源,训练学生的思维机智  课堂教学的效果,取决于教师对学生关注点和兴奋点的把握和利

4、用。课堂提问反映了学生学习的兴奋点和关注点,教师如果抓住这些“问题”资源,构建动态的课堂,则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训练学生的思维。例如,在讲到“硫酸根离子的检验”时,教师可设计并演示如下实验:取一盛某种溶液的烧杯(标签背向学生),加入几滴氯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几滴稀硝酸(沉淀不溶解)。然后,教师提问:“这种溶液里有无硫酸根?”学生会不假思索地回答:“有。”这时教师慢慢地拿起盛有此溶液的烧杯,并把标签面向学生,标签上写有“硝酸银溶液”五个大字,学生愣然,转而恍然大悟。接着,教师让学生讨论:“该怎样检验这种溶液中有无硫酸根?”之后,学生悟出用氯化钡溶液作为试剂是检验硫酸根的

5、前提条件。这样通过思维活动得出结论,使学生产生了强烈的学习欲望,自觉积极投入到了“硫酸根离子的检验”的学习探究之中,课堂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三捕捉由评价方法生成的教学资源,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教学与评价是教育活动中紧密联系、相互促进的两个方面。教师对课堂“生成”的公正、合理评价,能提高学生学习信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例如,在讲完“氧化物的性质”之后,教师可根据二氧化碳的性质编拟设计如下实验问题:“如何运用中学常规实验仪器和药品,用最简便的方法测出你自己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学生会觉得该实验设计题很简单,实验设计方案简易可行。可是一到动手,他们处处碰钉,不是实验

6、方案太繁琐,就是实验方案不科学、不合理。此时,教师通过评价使学生意识到,只有通过“再动脑、再动手”,才能设计出综合性好、有创造性的实验方案。此类实验设计活动的开展给学生提供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到了激发和培养。  四捕捉由思维方法引导生成的教学资源,优化学生思维品质  课堂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教师要善于运用分析与比较、抽象与概括、归纳与发散、正向与逆向等多种思维方法,引导学生抓住事件中的“元素”来分析解决问题,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如教学“氨气的实验室制法”时,有学生提出“为什么不用NaOH固体?”“能否用(NH4)2SO4、NH4NO3、(NH4)2CO3固体代替

7、NH4CI?”由此看来,学生只注意到NH4与OH-的作用,没有考虑碱性强弱对实验仪器(玻璃)的腐蚀作用,没有考虑酸根离子对物质性质的影响,没有考虑氨气纯度及实验的安全性等问题。这些问题看似简单,但却蕴含着较高的思维价值,教师指导学生对上述问题进行全面思考、深入探究,从学生“生成”的问题中探索总结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则能使学生的思维品质得到进一步的优化和提高。  五捕捉由开放性预设生成的教学资源,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教学实践表明,预设与生成是对立统一的,开放、科学的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