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1983531
大小:64.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0-26
《谈理解公共人类学学科内涵的四个维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谈理解公共人类学学科内涵的四个维度2000年以后,受后现代主义的影响,人类学内部兴起了公共人类学,并成为人类学的第五个分支学科。当前,关于公共人类学学科内涵的认识还存在不同的争论。公共是理解公共人类学学科内涵的关键词。许纪霖认为,公共一词有三个涵义:即面向公众发言的,为公众思考,所涉及的通常是公共生活中的公共事务或重要问题。以此为参照,笔者认为,作为以公共为主要对象的公共人类学也必须涵盖上述三个层面的内容,而且还要增加一个内容,即公共人类学者的角色与身份。因此,理解公共人类学的学科内涵必须关注四
2、个维度,即面向谁?为了谁?做什么?我是谁? 一、面向谁:人类学的知识和成果要面向社会公众 公共人类学要面向公众,不能只局限于学科内部的文化解释、概念辨析等学术问题的探讨与争论。公共与人类学合并为一个通用的词汇,它能够唤起人们对公众意见和学术观念之间存在区别这一事实的注意,同时也表明,大众需要接受人类学的思维方式,而人类学也需要这样一些有价值的受众群体。公共人类学主要致力于认识、批评与讨论人类学工作,目的在于超越学科界限,增强学科的公共影响力。公共人类学提醒研究者,人类学知识和成果不能只是人类
3、学家的专利,它们必须面对社会公众。只有得到社会公众的认可和接受,人类学的发展才有生命力,才能服务于人类社会。然而,社会公众的认知能力和特点与纯粹的学术观念之间有较大的差异,成为人类学知识与社会公众之间相互交流共享的巨大障碍,造成了社会公众对人类学知识存在普遍的误解。因此,人类学要真正面向公众就要改变传统的纯学术观念,重新思考人类学的表述方式,改革传统民族志的撰写模式,以更加通俗易懂的语言风格和多样化的叙述文本,为社会公众呈现五彩纷呈的社会文化样态,提供认知人类社会本质的知识和智慧。 人类学要走
4、向大众,就意味着研究主题选择、成果发表应该面向社会公众,也预示着急需突破长期以来由高度专业化和学术化所建立起来的学科樊篱。换句话说,人类学知识的生产和民族志成果应该有较强的可读性,能够被不同学历层次、不同文化背景和学科基础的社会公众所接受。自马林诺夫斯基革命以来,民族志调查与写作成为人类学研究者必须具备的专业技能和学术基础。但是,传统的民族志撰写风格和表述方式过于专业化和学术化,不适合于面向普通民众,无法让社会公众容易理解人类学的寓意和价值。公共人类学视野下的民族志必须在写作风格上做出改变,要冲
5、破传统的束缚,创新民族志表达方式,使民族志作品成为跨专业的乃至公众的读物。民族志的表述不能只是为了追求学术创新而大量堆砌一些新的专业术语和学术概念,让社会公众或非专业人士认为晦涩难懂。民族志不仅要呈现人类学学科的关怀,还要力争做到思想是深刻的,但表达却是通俗的。民族志的表达方式应该采用一种清晰的、可以让非学术界和不熟悉该文化或研究的人感兴趣且能理解的写作方式。在公共人类学看来,民族志可以有多种写作方式,而且也只有多样化的写作方式才能满足不同读者的阅读需求,才能说服不同的读者相信民族志的真实性和科
6、学性及其研究价值所在。民族志不再是风俗习惯的罗列或习俗的清单,它已经变为深描的艺术,就像小说家的作品一样,精心编织着一个个情节。合格的民族志必须是优秀的叙事文本,而不是建立在抽象的概念演绎上。合格的人类学者,应该能让人通过他的讲述,感受到一个有感觉、有血有肉的意义世界,而不是满眼生硬干巴的术语。这样的民族志作品才能被社会公众接受,人类学知识也才能得以传播。2000年以后,在实验民族志的影响下,人类学作品具有了更强的可读性,尤其是一些书写人类学者田野经历、感受的民族志作品受到了大众的欢迎,成为畅销
7、的通俗读物。同时,人类学知识的普及程度也在不断深入,一些可读性极强、通俗易懂的介绍人类学学科知识的著作、教材、科普读物、漫画等作品也不断问世。面向公众的人类学研究,不仅扩展了人类学的读者群体,也极大扩展了人类学知识的应用,使社会公众能够更加全面、真实、便捷地认识人类学学科的性质和现实意义。 人类学要面向公众,不仅要改变传统人类学知识和成果的写作风格和表现形式,也要借助新的媒介来传播人类学知识、主张和观点。在当今的信息化时代,民族志研究的结果可以通过报刊文章、照片、记录、演说以及各种电子媒体进行
8、传播,其中,X络媒介无疑是最有影响力和传播效果的媒介工具。据相关学者统计,以人类学为主要议题的博客目前已经发展至数百个。人们借助开放性更高、自由度更大的博客、论坛等X络平台,不同层次的人类学者,甚至不同学科背景的研究者都能够在公共领域发出自己的声音,并分享和共享人类学知识,就社会的共同话题进行争论,从而激发新观点、新思想和新对策。威斯康星大学人类学系研究人员约翰郝克斯(John Haiddot;瑞克海勒(Eugene Raikhel)通过创办X站(.somatospere.)向大众介绍医学人类学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