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1941218
大小:48.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0-25
《对初中科学课堂教学中提问有效性的思考.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对初中科学课堂教学中提问有效性的思考摘要:课堂提问既是教学的重要环节和手段,更是一门教学艺术和技术的结合。有效的课堂问题,能使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如何有效地提问是当前教师教学过程屮一个普遍的话题,本文对科学课堂提问现状分析并提出有效提问的标准,结合课堂教学案例,对初中科学课堂教学中的提问有效性的策略进行探讨。关键词:案例;提问有效性;策略新课程理念大力倡导以学生为主体,于是“满堂灌”的现象少了,但我们的课堂却又遭遇了“满堂问”的尴尬。教师通过教学预设中设计的一些过于琐碎而无意义的问题牵着学生的鼻子走,诸如“是不是”及相应的“是”等低级对话充斥课堂。这些形式上的师生对话实
2、质上是教师的“一言堂”,因为其提问的目的不在于启发学生思考或检查学生是否理解,以此指导和促进学生的学习,而是让学生作为“应声虫”,使教学进程按事先的预设进行下去。要使提问真正成为教师开启学生思维的钥匙,我们有必要了解什么是有效提问,如何有效捉问。一、科学课堂提问的现状分析课堂提问是教师运用得最为广泛的一种语言技能,是课堂上师生交流的重要手段之一。然而多数教师对课堂提问重视不够、研究不深,普遍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粗放式提问教师往往随意提问,甚至流水式提问而导致“满堂问”,且所提的大多是低思维度的问题,学生常可用“是”或“不是”回答,这种看似活跃的课堂气氛,实质上是在为教师讲课或
3、板书“填补空档”服务,教学实效不高。2.惩罚成提冋在课堂上经常会出现学生“走祌”“睡觉”“眼望窗外”等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这时若老师突然对这个学生提问,学生显然是回答不出来的。这种惩罚式的提问,不仅容易伤害学生的自尊心,甚至容易破坏师生之间的感情,在教学中应少用。3.随意性提问教师的问题随口而出,没有目的性,不是问题过大,即是太小;学生的回答也有随意性,教师不作要求,这样往往收效甚微。二、有效提问的标准冇效提问意味着老师的问题能够引起学生的回应或回答,使学生能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有效提问疲遵循以下几点标准:1.层次性要围绕核心问题的解决,设计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层层深入、环环相
4、扣的阶梯式问题系列。这种“问题链”能够体现教师教学的思路,打通学生的思路,具有较大的容量。2.指向性要紧扣教学内容,围绕学习的相关要求,将问题集中在那些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点上,以利于突出重点,攻克难点。同时,要针对学生的疑难点等巧设问题,拨云见日。1.价值性问题应该有价值,提问要遵循“跳一跳冰能摘到桃子”的原则。所以,问题必须有学习价值,有启发性,能够引发学生思考和探究,引起对所学内容更深层次的思考和把握。2.大众性问题应面向大多数学生。也就是说,提问应考虑大多数学生的接受程度,引起大多数学生的思维共鸣,使学生积极思考,并跃跃欲试。3.清晰性问题应清晰明确简洁。有效的门头问题
5、就像有效的书面写作一样,每个词都应该是必要的;同时,还要让学生一听就知道问题是什么,以及期待何种回答。三、深入生物课堂教学,谋划提问有效性的策略思考提高?n堂提问的冇效性关键在于问题的设计,不同的问题采用不同的提问方式。笔者根据自己所听的公开课实践和各类听课记录,现基于案例对初中科学生物教学中提问有效性提出以下几点策略:1.层次性引领学生求知欲望学生的知识水平有差异,难度不高的问题有利于保护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有一定难度的问题有助于激发学生对问题的挑战性。这就要求提出的问题应具有一定的结构层次性,能够适合不同层次的学生。针对某一知识点通过设计由浅入深、由易到难、
6、由近及远的问题,引导学生思维向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发展,层层剖析、逐步推进,经历了一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完整过程。问题设计时,教师要从学生发展的角度出发,提供接近学生己有知识、经验、智能水平,但又必须使学生通过努力达到“最近发展区”,“跳一跳才有可能够到”的问题。问题过小、过易,不能促使学生思维能力的锻炼,会导致学生养成浅尝辄止的不良习惯。同样,问题过深使学生不知所云,不能引发学生积极地思考,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久而久之,会造成畏难心理。因此,所提问题要有一定的深度,使每一个问题有思考价值,使学生有调动自己“技能”储备的愿望回答成功的体验。如在八下第三章第五节《生物是怎
7、样呼吸的》第一课时“人体的气体交换”的教学问题设计如下:(1)“在人体的哪一个部位进行气体交换?”(2)“氧气朝哪个方向运动?二氧化碳朝哪个方向运动?”(3)“什么时候需要气体交换加快些?”(4)“什么结构冇利于气体交换?”(5)“气泡多有什么好处?”设计如此问题,会限制学生的思维。若问题可以如下设计:(1)“人体中的气体交换在肺泡中是怎样进行的?”(2)“哪些结构特点与气体交换的功能相适应?”这样设计的问题也许会出现许多不同的答案,但可以通过师生之间的讨论、交流,得出正确的结论,这样就不会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