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史第八章精神分析的发展

心理学史第八章精神分析的发展

ID:21925005

大小:435.03 KB

页数:138页

时间:2018-10-21

心理学史第八章精神分析的发展_第1页
心理学史第八章精神分析的发展_第2页
心理学史第八章精神分析的发展_第3页
心理学史第八章精神分析的发展_第4页
心理学史第八章精神分析的发展_第5页
资源描述:

《心理学史第八章精神分析的发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八章精神分析的发展本章内容第一节弗洛伊德之后精神分析的演变第二节哈特曼的自我心理学第三节艾里克森的自我同一性理论第四节克莱因的对象关系理论第五节霍妮的社会文化精神分析第六节弗洛姆的人本主义精神分析第一节弗洛伊德之后精神分析的演变演变的两条主要路线:一是从精神分析内部进行的修正和发展:荣格、阿德勒、哈特曼、克莱因二是从精神分析外部进行的突破和发展,结合社会学、文化学、人类学和哲学等的成果:霍妮、弗洛姆、宾斯万格、鲍斯、拉康一、精神分析的自我心理学核心观点:强调自我这一人格结构相对于本我的某种独立性和它本身的极端重要性。代

2、表人物:安娜•弗洛伊德、哈特曼、艾里克森、斯皮茨、雅可布森、玛勒等。发展历程:第一阶段(1886-1897):弗提出最初的防御概念;第二阶段(1897-1923):弗提出自我本能、自我内驱力和自我里比多学说;第三阶段(1923-1937):弗划分人格结构中本我、自我和超我三种成分,给自我相对独立的地位。安娜进一步强调自我的作用,阐述了自我的防御功能;第四阶段(1937-1959):1937年哈特曼发表著名演讲《自我心理学与适应问题》,这被视为自我心理学真正建立的一年。二、精神分析的对象关系学派核心思想:强调本能的对象的重

3、要性,从而把对象关系即人际关系,特别是亲子关系作为理论和临床的中心。代表人物:克莱因、费尔贝恩、温尼科特、克恩伯格三、精神分析的社会文化学派核心思想:把精神分析的潜意识概念和社会文化因素相调和来解释人的心理问题和社会状况。代表人物:霍妮、沙利文、卡丁纳和弗洛姆四、存在主义精神分析学核心思想:站在精神分析角度对存在主义哲学进行心理学改造,使其变成探讨人的心理生活和实施心理治疗的经验科学。代表人物:宾斯汪格、鲍斯、弗兰克尔、莱因、罗洛·梅、布根塔尔等五、结构主义精神分析学核心思想:用结构主义哲学特别是结构主义语言学对弗洛伊德

4、的精神分析理论进行重新解释。代表人物:拉康第二节哈特曼的自我心理学生平哈特曼HeinzHartmann(1894-1970)自我心理学之父《自我心理学与适应问题》:自我心理学发展的第二块里程碑海因兹·哈特曼出生于德国,早年学医获博士学位,后在维也纳随安娜学习精神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移居美国,主办《儿童精神分析研究》杂志,致力于创立精神分析的自我心理学。曾任纽约精神分析学会会长和国际精神分析协会主席。哈特曼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在精神分析方面最著名的理论家,发表了一系列有关自我心理学的论文。他根据自己在维也纳精神分析学

5、会上所作的演讲概括而成的《自我心理学与适应问题》(1939)一书,可与弗洛伊德的《自我与伊底》(1923)相提并论,是自我心理学发展的第二座里程碑。哈特曼的主要贡献在于:一方面澄清了弗洛伊德体系中关于自我心理学一些模糊认识;另一方面他把精神分析中的一些命题的表述恰当地纳入普通心理学范畴(如知觉、记忆、思维、创造力等),试图建立精神分析与学院心理学之间的联系。一、没有冲突的自我领域弗洛伊德和安娜都是从心理动力学出发,强调自我与本我的冲突和防御,他们的自我概念仍没有自己的独特领域。安娜似乎比其父亲前进了一步,把自我当作“观察

6、的适当领域”,但她对自我的观察仍是为了说明自我与本我和超我之间的动力关系,照样陷入潜意识冲突领域。因此,创立自我心理学的首要任务就是为自我划定一个独特的研究范围。“没有冲突的自我领域”:并非空间领域,而是一套心理机能,这些心理机能在既定的时间内可以在心理冲突的范围之外发挥作用,如:知觉、思维、记忆、语言、创造力的发展等,以及各种动作的成熟和学习等是哈特曼整个自我心理学体系的基础二、自我的起源及其自主性发展自我和本我都从同一种先天生物学禀赋,即“未分化的基质”中分化出来。一部分“未分化的基质”演化为本我的本能内驱力;另一部

7、分则演化为先天的自我的自主性装备。自我独立于本我,是与本我同时存在的心理机能。自我在发展上独立于本我的本能发展,即自我的自主性发展。可分为:①初级自主性:先天的独立于本我的没有冲突的自我机能;表现为一种自我机能的成熟过程;即自我的知觉、思维、运动机能都有自己独特的结构和发展规律。②次级自主性:从本我的冲突中发展起来,并作为健康地适应生活的工具的那些自我机能;最初服务于本我的防御机制,逐渐演变为一种独立的结构,摆脱了冲突的领域。如理智化。三、能量的中性化能量的中性化:一种把本能能量改造成非本能模式的过程。始于自我从本我中解

8、脱而为自己服务之时哈特曼与弗洛伊德能量中性化思想的区别:⑴弗洛伊德的中性化概念仅涉及性本能的非性欲化,而哈特曼强调中性化涉及两种本能的改造,即性本能的非性欲化和攻击本能的非攻击化;⑵弗洛伊德的中性化是一个暂时的过程,而哈特曼主张中性化是一个持续的过程,自我借助这一过程可以贮存中性化的能量,以备随时随地使用。四、自我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