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波版《心理学史》 弗洛伊德之后的精神分析

许波版《心理学史》 弗洛伊德之后的精神分析

ID:27410276

大小:826.50 KB

页数:45页

时间:2018-12-02

许波版《心理学史》 弗洛伊德之后的精神分析_第1页
许波版《心理学史》 弗洛伊德之后的精神分析_第2页
许波版《心理学史》 弗洛伊德之后的精神分析_第3页
许波版《心理学史》 弗洛伊德之后的精神分析_第4页
许波版《心理学史》 弗洛伊德之后的精神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许波版《心理学史》 弗洛伊德之后的精神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八章弗洛伊德之后的精神分析精神分析在弗洛伊德之后又有了许多新的发展,它们都是基于弗洛伊德理论的某种局限性,从一个新的视角提出的更深入细致的研究,与其他心理学流派和其他文化领域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精神分析的新发展虽然显示了弗洛伊德的局限性,但更显示了其开创的精神分析具有强大的生命力。1.怎样理解新精神分析是对古典精神分析的继承与发展?2.艾里克森的自我同一性理论。3.霍妮的基本焦虑理论。4.弗洛姆的人本主义精神分析。第一节精神分析的自我心理学几乎从精神分析运动一开始,就出现了自我心理学的萌芽。精神分析的自我心理学的核心观点是

2、强调自我这一人格结构相对于本我的某种独立性和它本身的极端重要性。二战后它的中心从德国移到美国。主要代表人物有弗洛伊德的女儿安娜、哈特曼、艾里克森、斯皮茨、雅可布森和玛勒等。应该说,在弗洛伊德的理论体系中早就具有自我心理学的思想。经过安娜的整理,德国精神分析学家哈特曼最终建立了自我心理学。拉波帕特在《精神分析的自我心理学的历史概略》(1959)一文中,把自我心理学的历史划分为四个发展阶段:(1)1886-1897年,弗洛伊德提出最初的防御概念。(2)1897-1923年,弗洛伊德把自我看作一种本能,提出自我本能、自我内驱力和自我

3、力比多学说。(3)1923-1937年,弗洛伊德划分人格结构中的本我、自我和超我三种成分,给自我相对独立的地位。(4)1937-1959年,1937年哈特曼发表《自我心理学与适应问题》的著名演讲,被看成是自我心理学的真正建立。一、弗洛伊德的自我心理学思想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发展时期:(1)精神分析的最初10年是创伤范式时期;(2)大约从1897年开始,弗洛伊德放弃了理论上的创伤范式,转向了内驱力范式。这时期长达25年;(3)从1923年弗洛伊德发表《自我与本我》一书开始,他的理论从内驱力范式转向自我范式,也

4、标志着他的自我心理学思想的重大发展。二、安娜·弗洛伊德的自我心理学(一)安娜·弗洛伊德的生平20世纪奥地利精神病学家,是精神分析的创始人弗洛伊德六个子女中唯一继承父业的人,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的实践者,是新精神分析的代表之一,也是少有的未受正规学校教育而成名的杰出女性心理学家。安娜·弗洛伊德(AnnaFreud,1895-1982)(二)安娜·弗洛伊德的理论观点1.儿童的精神分析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主要以成年人为对象,虽然他的人格理论提到儿童的心理发展,但实际上并没有对儿童进行分析的经验。安娜·弗洛伊德1927年出版的《儿童精

5、神分析技术导论》一书,就是她对儿童实施精神分析的实地经验之谈。2.防御机制的解释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中,最早在1894年出版的《防御性神经病》一书中曾经提出防御机制一词,但以后30多年未曾再度使用。安娜·弗洛伊德在1936年出版的《自我与防御机制》一书中,才将她父亲的理念加以诠释。(三)评价安娜继承和发展了弗洛伊德的自我心理学思想,对自我心理学的建立作出了重要的贡献。然而,她终究是弗洛伊德的女儿,而不是别人。她并没有真正解决弗洛伊德思想中始终存在的自我的两种机能的不协调,即狭义的防御(与本能冲突所产生的)与广义的适应(与环

6、境相互作用中产生的)矛盾。她仍在自我与本我的冲突与防御中来研究自我,而发展自我心理学的关键任务是让自我离开本我,使自我成为没有冲突的领域。所以安娜仅仅是发展弗洛伊德的自我心理学思想的一位过渡人物,而自我心理学的真正建立则是由哈特曼所完成的。三、哈特曼的自我心理学(一)生平奥地利心理学家,精神分析自我心理学的主要创始人。(HeinzHartmann,1894-1970)(二)哈特曼自我心理学的主要内容1.没有冲突的自我领域无论是弗洛伊德还是安娜都从心理动力学出发,强调自我与本我的冲突与防御,他们的自我概念仍没有自己的独特领域。安

7、娜似乎比其父亲前进了一步,把自我当作“观察的适当领域”,但她对自我的观察仍是为了说明自我与本我和超我之间的动力关系,照样陷入潜意识冲突的领域。因此,创立自我心理学的一个首要任务就是为自我画定一个独特的研究范围。这一范围应当与本能的研究有所不同,应体现出自我的特殊的心理规律及其主动性的特点。这一范围就是哈特曼所称的“没有冲突的自我领域”(theconflict-freesphere)。2.自我的起源及其自主性的发展在弗洛伊德理论体系中,伊底的出现不论在生物学上还是心理学上,都比自我的出现要早;自我是从伊底中发展出来的,并为伊底的

8、实际利益服务的。但在哈特曼看来,自我与伊底是两种同时存在的心理机能,自我独立于本能冲动,但又是与它同时发生发展的。3.能量的中性化弗洛伊德认为,心理能量主要来自本我的力比多能量,它是一切心理活动的动力源泉。自我的能量来自本我,也受制于本我。因此,哈特曼要想促使自我彻底离开本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