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伦理道德

中国传统伦理道德

ID:21916113

大小:1.05 MB

页数:37页

时间:2018-10-18

中国传统伦理道德_第1页
中国传统伦理道德_第2页
中国传统伦理道德_第3页
中国传统伦理道德_第4页
中国传统伦理道德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十二章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第一节传统伦理道德与中国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形成的重要基础:一是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二是国家一体,即由家及国的宗法社会政治结构•家族本位特点:一、家族伦理成为个体安身立命的重要基础二、社会组织系统:家族——村落——国家文化精神的生长路向:家族——宗族——民族中国封建社会政治体制的基础——家长制实质:用家族伦理的机制来进行政治统治,是一种伦理政治•中国文化审美性格的特征:文以载道、美善合一•中国文化价值系统特点:强调真、美、善统一,以善为核心•确定人的地位建立秩序的三要求:尊卑、长幼、德行“天下有达尊三:爵一,齿一

2、,德一。朝廷莫如爵,乡党莫如齿,辅世长民莫如德。恶得有其一,以慢其二哉!”(《孟子•公孙丑下》)•“立德、立言、立功”的“三不朽”思想:“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第二节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一)传统道德规范与传统美德个人伦理、家庭伦理、国家伦理传统道德规范或德目:一是由论理学家概括出来的,或者由统治阶级提倡并上升为理论的规范二是那些虽然未能在理论上体现和表达出来,上升为德目,但在世俗生活中得到了广泛认同与奉行的习俗性规范《尚书•皋陶谟》:宽而栗,柔而立,愿而恭,乱而敬,扰而毅,直而温,简而廉,刚而塞

3、,强而义孔子:以知、仁、勇为三达德,提出礼、孝、悌、忠、恕、恭、宽、信、敏、慧、温、良、俭、让、诚、敬、慈、刚、毅、直、克己、中庸等一系列德目孟子:以仁、义、礼、智为四基德或母德,扩展为“五伦十教”即君惠臣忠,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义妇顺,朋友有信法家:管仲提出“四维七体”“四维”是礼、义、廉、耻“七体”为孝悌慈惠,恭敬忠信,中正比宜等“六德”(知、仁、圣、义、中、和)“六行”(孝、友、睦、仁)“四维”(礼、义、廉、耻)“八德”(忠、孝、仁、爱、信、义、和、平)董仲舒以后“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仁、义、理、

4、智、信)(二)中华民族十大传统美德一、仁爱孝悌•“仁”“人”“道”是同一的,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特性•“仁”德的核心是爱人,“仁者爱人”•其根本是孝悌,孝悌之德的基本内容: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孝悌之情扩展即忠恕之道,忠恕之德的基本要求:以诚待人、推己及人具体内容:己立立人,己达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仁德的基本内容:爱人、孝悌、忠恕逆境中她始终微笑二、谦和好礼礼是人与动物相区别的标志“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礼记•冠义》)礼也是治国安邦的根本作为伦理制度和伦理秩序,谓之“礼制”、“礼教”作为待人接物的形式,谓“礼节”、“礼

5、仪”作为个体修养涵养,谓“礼貌”用于处理与他人的关系,谓“礼让”“礼”根源于人的恭敬之心、辞让之心,出于对长上、对道德准则的恭敬和对兄弟朋友的辞让之情谦和好礼礼之运作,包含有“谦和”之德“满遭损,谦受益”“和德”体现在待人接物中为“和气”在人际关系中为“和睦”在价值取向上为“和谐”作为一种德行为“中和”•孔子言:“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礼”“谦”“和”三、诚信知报“诚”即真实无妄,最基本的含义是诚于己,诚于自己的本性为人“诚实”待人“诚恳”对事业“忠诚”“言必信,行必果”守信用、讲信义“报”即知恩图报,报父母养育之恩

6、、长辈提携之恩、朋友知遇之恩、国家培养之恩等等。“投之木瓜,报之桃李”“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诚信老爹恩将仇报、忘恩负义农夫与蛇的故事中山狼2012年7月3日晚,27岁的邓锦杰为了营救溺水的一家三口,奋不顾身跳入河中救人。不幸的是,因体力不支他被湍急的河水吞噬。而让人心寒的是,当邓锦杰遇险生死不明时,被救的一家三口不但没积极施救,也没留下来关注事情的进展,而是漠然地选择了驱车离开……旁边的人拦住车说“还有人没出来”,被救的却说了一句丧尽天良的话“关我什么事”彭宇案四、精忠报国在中国传统道德中爱祖国、爱人民历来被看做是“大节”精忠

7、爱国的精神是中华民族的巨大凝聚力,也是推动民族发展的巨大精神力量爱国诗人屈原、陆游,不辱使节的苏武,前赴后继抵御外族入侵的杨家将,精忠报国的岳飞、文天祥,鸦片战争时期的林则徐、关天培,甲午战争中的邓世昌,戊戌变法中的戊戌六君子,抗日英雄……五、克己奉公道德的根本要求“公义胜私欲”•“凡事便有两端,是底即天理之公,非底即人欲之私”(《朱子语类》)•“公”之核心是去私意•“克己”即克制己私超越自我,服从整体•克己奉公的精神,本质上是先公后私,个人私利服从社会公利的精神•中国文化中的大同境界,其基本精神就是一个“公”字“大道之行也,天下为

8、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是谓大同”(《礼记•礼运》)悬崖边上的护梦人六、修己慎独“修己”强调自主自律、自我超越以维护人伦关系和整体秩序,建立道德自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