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的世界遗产概述及滇越铁路“申遗”展望

云南的世界遗产概述及滇越铁路“申遗”展望

ID:21897838

大小:47.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0-25

云南的世界遗产概述及滇越铁路“申遗”展望_第1页
云南的世界遗产概述及滇越铁路“申遗”展望_第2页
云南的世界遗产概述及滇越铁路“申遗”展望_第3页
云南的世界遗产概述及滇越铁路“申遗”展望_第4页
云南的世界遗产概述及滇越铁路“申遗”展望_第5页
资源描述:

《云南的世界遗产概述及滇越铁路“申遗”展望》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云南的世界遗产概述及滇越铁路“申遗”展望摘要:根据《世界遗产公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设立了世界遗产委员会,委员会每年举行一次世界遗产大会,审议及批准各国申报的项S进入《世界遗产名录》。世界遗产分为两类,物质类遗产和非物质类遗产。截至2016年7月,我国世界遗产达50项,丼中有5项来自云南。未来,云南将有可能增加滇越铁路等几项遗产。本文采集自网络,本站发布的论文均是优质论文,供学习和研究使用,文中立场与本网站无关,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己转载的信息,如果需要分享,请保留本段说明。关键词:世界遗产申遗展望

2、1世界遗产概况1972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十七届大会因“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越来越受到破坏的威胁‘有使全世界遗产枯竭的有害影响”,而出台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即《世界遗产公约》。公约确定了文化遗产、自然遗产、文化与自然遗产三种类型。文化遗产主要是遗址、建筑群、文物力主,能够体现人类杰出创造,见证历史的文明。自然遗产指具有科学研宄和自然审美价值的自然地貌、动植物生境区、天然名胜区。双重遗产指含有文化和自然两方面因素的遗产。此外,1992年第十六届世界遗产大会做出了吸纳杰出文化景观进入遗产名录的决定,文化景观巾此成为世界遗产内容

3、之一。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台《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该公约规定: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存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至此,我们可以把世界遗产分为两类,物质类遗产和非物质类遗产。我国通常“将前一类称为文物,后一类称为民族民间文化”。[1]本文中的世界遗产主要是指物质类世界遗产。根据《世界遗产公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设立;r世界遗产委员会,委员会每年举行一次世界遗产大会,审议及批准各国申报的项h进入《世界遗产名录》。目前已召开了40届世界遗产大会,其中第28

4、届遗产大会在中国苏州召开。世界遗产的意义不仅仅是保护与旅游经济价值,更重要的是“告诉世界一个认识文明、认识自然、认识人与自然关系的尺度”。[2]值得一提的是“世界遗产研宄”和“遗产教育”正被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学者所重视。前者如在1992年第16届世界遗产大会上,美国代表提出要建立世界遗产的全球性研究体系,而且要必须立刻开始这种研究。后者如北京大学开设“世界遗产”课程,中国政法大学开设“世界文化遗产与世界遗产法”课程。中国于1985年加入了《世界遗产公约》,并于次年开始申报遗产项目。截至2016年7月,我国世界遗产达50项,数量位于世界第二,其中

5、文化遗产30项、自然遗产11项、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4项、文化景观5项。2云南的世界遗产截至2016年7月,云南共有5项世界遗产,分别作如下简要介绍。2.1丽江古城因金沙江流经其境,“金生丽水”而得名丽江。古城始建于13世纪后期,现全城面积约3.8平方公里,是中国唯一没有城墙的历史文化名城。1997年第21届世界遗产大会上对丽江古城做了如下评价:它“把经济与战略重地与崎岖的地势巧妙地融合在一起,真实、完美地保存和再现Y古朴的风貌。……历经无数朝代的洗礼,饱经沧桑”“融会了各个民族的文化特色而声名远扬。……古老的供水系统,……纵横交错、技巧独特,

6、至今仍在有效地发挥着作用”。丽江古城街道依山顺水而建,位于古城中心的四方街是丽江古城的代表。四方街的四角延伸出四条大街,即七一街、五一街、兴义街、新华街,四条主街道又延伸出许多街巷,如此,形成Y以四方街为中心沿街逐渐外延的街道布局。古桥是丽江古城的重要内容,在城区玉河水流上,共有木板桥、古板桥、石拱桥等354座,密度约为93座每平方公里。其中最著名的是位于四方街以东的大石桥,它由大明代木氏土司所建,属双孔石拱桥。木府是位于古城西南隅的一座辉煌宫殿建筑群,是丽江世袭土司木氏曾经的衙署。木氏自世袭舸江土知府以来,在西南诸土司中“知诗书好礼仪”而称

7、道于世。木府始建于元代,在明代曾呈现出“宫室之丽,拟于王者”[3]的景象。2.2云南三江并流保护区云南三江并流保护区于2003年1月被遗产委员会批准为自然遗产,列入遗产名录。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它“三条大江在此区域内并行奔腾,由北向南,途经3000多米深的峡谷和海拔6000多米的冰山雪峰。这里是中国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区域,同时也是世界上温带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区域”。三江并流地处东亚、南亚、青藏高原三大地理区域的交汇处,位于青藏高原南延部分的横断山脉纵谷地区。发源于青藏高原冰山雪峰中的怒江、金沙江、澜沧江并肩向南奔流直下。雄伟高大的高黎贡山、云?

8、X、哈巴雪山、玉龙雪山自西向东排列,由北向南而下。大河与大山交错切割形成独特而复杂的地理地貌。多样性的生物、丰富的人文资源、神奇美丽的自然景观融会成了独特而唯一的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