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

基于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

ID:21895132

大小:53.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25

基于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_第1页
基于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_第2页
基于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_第3页
基于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_第4页
基于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_第5页
资源描述:

《基于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基于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在新课程改革的推动作用下,教育理念和教育行为正在发生巨大变化,各小学在此背景下都在如火如荼地展开教育改革。面对着新的教育发展形势,如何转变教学模式,以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效性,构建高效语文课堂,已成为小学语文教师必须研究的重要课题。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针对存在的问题,采取有针对性的对策,以实现高效课堂的构建。关键词:新课程改革;小学语文;高效课堂:G62:A:1673-9132(2017)11-0178-02DOI:10.16657/j.ki.issn1673-913

2、2.2017.11.116语文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基础科目,同时也是开展其他学科教学活动的基础。在新课程改革的浪潮中,其呈现出了新的内容和特征。为更好地贯彻落实新课程改革提出的教育理念,小学语文教师应从教育改革发展视角出发,结合教学大纲,构建高效语文课堂,让学生不再机械化地吸纳教师所“赏赐”的知识内容,而是以一种主人公的姿态深入到学习活动中,主动发现问题,在教师的引导下带着问题和同学进行沟通、交流、探究,从而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一、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一)受传统教学影响大调查显示:小学教师经常改变教学方式

3、的比率为18%,偶尔改变教学方式的占到了24%,而有28%的小学教师很少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更惊人的是有30%的小学教师从来不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一味地运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没有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兴趣和爱好进行教学,导致学生逐渐失去了参与语文活动的兴趣。问题表现在教师不能充分地利用学生的爱好,适时、适量地引导学生,改变相应的教学方式,使他们产生更加浓厚的兴趣,这样严重影响了学生参与语文活动的积极性。(二)教学方法单一、呆板教师上课时的教学方法是如何的呢?学生针对教师的上课方式又有怎么样的态度?对此,笔者进行了调

4、查,结果显示如下:学生对于多媒体教学法很感兴趣,占到了总数的62%,向后依次为谈论法、对话法、练习法、讲授法,而对于讲授法是格外排斥,认为它是课堂上最枯燥、无聊的教学方式,它占到了49%。可见,教师的教学方法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在随后的一些访谈中,也进一步印征了这一结果。小学教师虽然能够从观念上认同创新的教学方式,不再拘泥于单一、呆板的教学方法,但是对这种教学方法创新尝试的深度与广度还不够,平时仍是以常规的讲授法为主,这从一个侧面看出了传统的单一教学模式在小学教师心目中的重要位置。二、课改背景下小学

5、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一)教师主导,学生主体为什么将学生放在首位呢?因为对于课堂来说,学生才是主体。我们对学生越了解,才越有可能实现高效课堂的构建。打个比方,就像医生必须了解病人的病情,才能对症下药,而又只有对症下药,病人才能尽快痊愈。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深入学生群体,以学生为本,找寻最适合他们的授课方法,并且保证课堂上无论学生怎么跳脱都能在即将“出线”的时候巧妙地把他们带回主轨道,像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说的那样——“超越教材,让学生多角度、多渠道、全方位从书本中积累文化知识,间接获得情感体验、生活体验等人生涵

6、养”。(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新课程改革对语文教师提出了新的教学要求,其中明确提出了“要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作用,为学生营造主动、自主、生动活泼的学习语文的环境”。对此,教师要根据教学需求,利用多媒体所储存的教学信息再现课文所描绘的内容,让学生深入其中,流连忘返,从而使他们对语文学科产生情感,进而乐学、爱学。如老舍先生的《草原》一文是一篇抒情散文,字里行间充满了浓郁的草原风情:那一碧千里的草原风光,那马上迎客、把酒联欢、依依话别的动人情景,那纯朴、热情好客的蒙古族同胞,都令人难以忘怀。该文的重点是跟随老舍先生

7、的叙述,从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中感受草原的风光与人情的美好。倘若只是依靠教师的一张嘴进行描述,学生是难以领会到作品里的草原风光和美好人情的。对此,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从X上搜索、下载有关视频及背景影像,从多个角度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来学习这篇文章,感知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在画面的感染下,学生一遍又一遍地读着课文,仿佛自己置身在美丽的大草原,欣赏着草原秀丽的景色,为草原的秀丽而折服。在这入情入境的朗读中,学生心里自然而然也会对民族之间的团结心生感动。在让学生获得了这样的情感体验后,再深入来分析作品,带领学生进入草原

8、的意境之中就不再是难事了。(三)置疑导思,提高成效一切的教育活动都是基于“交往互动”的形式所进行的,教育教学活动更是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活动所存在。教师在语文教学活动的实践过程中应立足于教学活动的“交往互动”属性,以“问题”为主线,巧妙引领。具体来说,一要求问得巧,二要求接得巧,三要求带得巧。正如窦桂梅老师上的《秋天的怀念》一课,她围绕“好好儿活”分三个层次层层引领学生:感受“咱俩”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