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培养学生自主提问题能力的对策

数学课培养学生自主提问题能力的对策

ID:21892420

大小:65.8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0-25

数学课培养学生自主提问题能力的对策_第1页
数学课培养学生自主提问题能力的对策_第2页
数学课培养学生自主提问题能力的对策_第3页
数学课培养学生自主提问题能力的对策_第4页
数学课培养学生自主提问题能力的对策_第5页
资源描述:

《数学课培养学生自主提问题能力的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数学课培养学生自主提问题能力的对策学起源于思,思源于“疑”,“疑”是点燃学生思维的火种.著名科学家李政道曾说:“学问、学问、要学习提问可见,“问”是思维的开端,是创新的基础.现代数学提倡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分析和解决问题.但是,并非所有的小学生都敢问,爱问,会问。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以问题为线索,以思维为核心。”逐步培养学生自主提出问题的能力使其养成多思善问的习惯。通过参与学校开展的“数学课让学生问起来”的专题研讨,我在培养学生自主提问题上也有一些做法,具体如下:一、营造积极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敢问”长期以来,我们的

2、学生已经惯于“师问生答”这种传统的教学形式,在学生心中,“老师提问,学生回答”这是天经地义的,在教师眼里,学生能按照要求回答老师精心设计好的问题,就是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学生被老师牵着走,在学习中缺乏主动性,不敢提出自己的见解,也是没有问题可问。通过调查,我了解到学生不提问的主要原因是学生不敢问、不会问,有8%的学生非常愿意提出问题,有15%同学比较愿意提出问题,有29%同学怕老师和同学笑话,“这么简单的问题都不懂”,对提问有惧怕心理;有28%的学生自我否定意识较强,认为自己根本提不出问题;还有20%的同学认为在课堂上靠老师讲解,做作业

3、照套例就行了,没什么好问的,形成了懒于提问题的依赖心理等。针对以上现状,我制定如下方案,来帮助学生消除以上的心理障碍,使他们在课堂上敢于提出问题。1、因人而异,引学生敢问由于情绪紧张,担心在课堂上说不清楚而不敢提问的学生,可以让他在课外继续提;不敢在大众场合提问题的学生,可以让他个别提或在小组内提;口头表达能力较差的学生,可以把问题写出来后再提。2、保护学生提出问题的积极性(1)给学生留有提出问题的余地。我从自身做起,转变自己的观念,把课堂真正的交还给学生。(2)建立民主和谐师生关系。使学生觉得老师平易近人,和蔼可亲,建立民主平等的师

4、生关系,在课堂上营造一种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消除学生的思想顾虑,鼓励学生积极提出问题。(3)明确提问意义。给他们讲清提问的意义,在课堂上运用多种手段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以趣生疑,激活思维,促使他们想问要问。3、开展竞赛活动,促学生敢问经常举行以小组为单位的提问竞赛活动,通过比较提问题的数量与质量,评定小组或个人的竞赛成绩,评选出提问小状元、最佳提问小组,学生将会在竞赛的氛围中消除各种心理障碍,形成大胆提出问题的习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乐问”兴趣是儿童入门的先导。爱因斯坦说过:“最好的老师莫过于热爱。”儿童有了热爱就有了学习的动力,就会

5、在活动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因此,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创设问题情景,目的在于诱导学生积极提问,例形图形,让学生想办法计算它的面积,有的学生用1平方厘米单位进行测量,有的学生在圆中先取出一个正方形,再把边上的部分看成近似的三角形去算,也有学生在预习之后直接用书上的方法去解决。我在肯定学生们的积极想办法,开动脑筋的同时,我又提出新问题;“要想知道像星海广场那么大的圆形的面积还能用这种方法解决吗?”学生领悟到这种方法太麻烦,也不实际。有的学生提出了能不能像计算长方形面积那样,推导出圆形面积计算方法?一语道破天机,疑问萌发起学生求知的欲望。有的同学

6、不受书本上方法的限制,进一步提出,可不可以把圆形转化成三角形或正方形来推导圆的面积计算方法,并进行尝试。如:在教学的面积》一课时,我首先出示一个三、教给学生方法,使学生“会问”(一)言传身教,教学生仿问。教师应注意提问的“言传身教”,例如在教学《比的基本性质》后,我引导提问:“学了比的基本性质后,你会想到什么性质?”一学生顿时举手:“我想起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和商不变性质。”我又问:“仔细观察这三个性质,有什么发现?”另一学生说:老师,为什么在“商不变性质”中没有“同时乘以或者同时除以相同的数”而用“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的说法?又有

7、学生说::的基本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有联系吗?学生质疑的情绪极其高涨,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我则给予适当的点拨,让学生拨开疑云,疏通障碍,变阻为通。从而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了它们的联系和区别。牢固地掌握了比的基本性质。(二)关键处引导学生提问。让学生会问,我们还应该使学生明确在哪儿找疑点。如教会学生在新旧知识的衔接处、学习过程的疑惑处、法则规律的结论处、教学内容的混淆处等进行质疑提问;在概念的形成过程中、算理的推导过程中、解题思路的分析过程中、动手操作的实践中等进行质疑提问。例如在学习《分数应用题》时,我出示了这样的两道题(1)学校开展读书

8、活动,六年一斑共读180本,六年二班比六年一班少1/5,六年二班读多少本?(2学校开展读书活动,六年一斑共读180本,六年一班比六年二班少1/5,六年二班读多少本?计算完成后我让学生讲解题思路,其他同学进行提问,同学们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