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氏空间的教学实例

欧氏空间的教学实例

ID:21883777

大小:58.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0-25

欧氏空间的教学实例_第1页
欧氏空间的教学实例_第2页
欧氏空间的教学实例_第3页
欧氏空间的教学实例_第4页
欧氏空间的教学实例_第5页
资源描述:

《欧氏空间的教学实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欧氏空间的教学实例:数学这门学科起源于现实,无论是基础教育阶段还是高等教育层次,数学教育也必须基于学生的“数学现实”,而且每个学习者都有各自不同的“数学现实”。数学教师的任务之一是帮助学生构造数学现实,并在此基础上发展他们的数学现实。  关键词:数学教育;欧氏空间;内积;合情推理  :G712:A:1002-7661(2011)09-023-02    法国当代遗传学家阿尔贝.雅卜尔在谈到数学学习和教学时说到:“我学习数学,因为这是一个谈话的话题,最美妙的话题之一。是因为这会让我们感到快乐,是-个很好的交谈话题。学生能够享受到理解某些概念的乐趣…,借助数学我

2、们接触到种种神奇的概念。”  基于欧氏空间定义的合情推理教学实例:  我们知道,把实数域上的线性空间定义内积(在解析几何上称为数量积)后,此线性空间就成为欧氏空间,即:  定义:当对在上的线性空间规定向量的内积并满足条件  1、;  2、;  3、;  4、当时,  这里的是线性空间的任意向量,是任意实数,称为向量与的内积,这样,在上的线性空间形成了欧氏空间。  以上定义实际上也是欧氏空间的形式化表达。  显然在线性空间中对于任意两个向量  。定义内积    满足内积的条件。  推理一:欧氏空间是线性空间,则此空间必有线性空间内的所有性质,其中包括基、维数、

3、坐标、同构、子空间和线性映射、线距映射、特征值、特征向量及矩阵的对角化等的内容。  推理二:欧氏空间由于赋予了向量的内积(数量积),就应满足解析几何中概念及相关性质及计算法则,包括向量的长度、两向量的夹角、垂直及有关不等式。既然如此,则也应有这些相关概念的数量化或形式化产物。  推理三:作为线性空间下赋于了内积形成的欧氏空间,当然有比线性空间更进一步的理论创新。  欧氏空间基本概念形式化后的合情推理,对理解和解题、特别是一些具体的概念或命题的理解和证明尤其显得重要,由于合情推理是基于学习者的数学现实,有准确的前期课程基础知识作现实准备,就必然有思路进入命题的

4、实证。下面是教学中一些合情推理的实例:  例1、证明:实对称矩阵的特征值都是实数。  索引一:  特征值、特征向量定义:设是数域上线性空间的一个线性变换,如果在中存在向量,使    则称为的一个特征值,而称为属于特征值的一个特征向量。同时,对数域上线性空间的一个线性变换,给定一个基,便对应一个矩阵,则有等价表达式    知识形象解释  1、从几何意义上说,对于向量,它是一种线性映射,即直线上的变换。  2、如果,是的属于特征值的特征向量,则对数域中任意数,一切向量,都属于特征值,的特征向量。从而有关于特征向量集合的形式化表达即:  索引二:等价命题“实对称矩

5、阵的特征值”“对称变换的特征值(线距映射)”。  索引三:实数的共轭不变,为实数;实矩阵。  索引四:对称矩阵及矩阵转置的形式化表达式:。  基于以上的数学现实储备,证明本命题便有了下手的路子。  证:设下的特征值为,它的特征向量满足:  顺理成章有,即是实数。  例2、设是维欧氏空间的一个对称变换,那么属于的不同特征值的特征向量彼此正交。  证题的索引:  对称变换的形式化表述:设线性变换是维欧氏空间的对称变换的一个充要条件是有。  向量正交的形式化表述:或  证:设是的特征值,且,令与分别是属于与的特征向量:  ,  从而有    由于,自然有    有

6、些推理看似合理的,实际上由于缺乏严密,合情推理也可能出现错误。如:  猜想1、在对称变换下,属于同一特征值的特征向量也正交。  猜想2、设是维线性空间,如果是中线性变换的全部不同特征值,而是属于特征值的线性无关的特征向量,那么向量彼此正交。  可以验证以上猜想是不能成立的。  猜想3、是否对于维欧氏空间的任意变换,都有:是的对称变换的一个充要条件是有。  结论是成立的,可以先证明是线性变换。  即为线性变换,故为对称变换。  扩展训练:  例3,若是对称变换,证明:是对称变换。  教学中要引导学习者审题:数学现实是对称变换的定义及性质,相应的推理按对称矩阵和

7、内积变换两个方向进行。  证法一:按对称矩阵与对称变换等价性有  令,且有得  即为对称矩阵,所以为对称变换。  语法二:按对称变换的内积性质  对于有  所以为对称变换。  同样的方法还可以证明:是对称变换的(略)  以上的实例能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弗赖登塔尔强调的,数学是思辨的,学生学习数学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学生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在创造,把前人已经创造过的数学知识重新创造一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