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尼各马可伦理学》看亚里士多德的“中庸”德性观及启示

从《尼各马可伦理学》看亚里士多德的“中庸”德性观及启示

ID:21872840

大小:55.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0-25

从《尼各马可伦理学》看亚里士多德的“中庸”德性观及启示_第1页
从《尼各马可伦理学》看亚里士多德的“中庸”德性观及启示_第2页
从《尼各马可伦理学》看亚里士多德的“中庸”德性观及启示_第3页
从《尼各马可伦理学》看亚里士多德的“中庸”德性观及启示_第4页
从《尼各马可伦理学》看亚里士多德的“中庸”德性观及启示_第5页
资源描述:

《从《尼各马可伦理学》看亚里士多德的“中庸”德性观及启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从《尼各马可伦理学》看亚里士多德的“中庸”德性观及启示我们的时代有许多值得我们惊喜的进步,但所有的惊喜和进步都无法抵消我们精神上的萎靡。难怪卢梭会认为正是因为人类拥有自我发展的能力才逐渐发展出其他的能力,而“不幸的是,我们不得不承认这种天生的无限发展的能力正是我们不幸的根源”[1]。因为在他看来,自我完善不是人性的完善,而是指人的进化能力的完善,人由这种能力所获得的一切,足以使人“堕入禽兽不如的状态”。确实,世俗社会物质的进步并不必然促进美德的发展,人欲横流往往忽视了美德的培育和形成。所以在今天,我们再次捧起这本对人类精神发展史提供了重要理论资源和思想养料的不朽

2、之作——《尼各马可伦理学》(以下简称伦理学),正是为了从中找回对德性力量的确信。一、亚里士多德“中庸”德性观的内涵在古代西方哲学中,亚里士多德首先倡议“中庸”,他的德善,就是中庸取向的行为。可以假定,中庸是他整个道德哲学的重点[2]。亚里士多德伦理学说中的一个最重要的思想是中庸之道,而且这种中庸之道不仅限于伦理学,也是他的社会政治思想的一个核心原则。他总结希腊人的生活之道,认为无论在个人行为还是在城邦生活中,过与不及都不合乎理性,也不能培养善行,进而达到幸福。“道德德性同感情与实践相关,而感情与实践中存在着过度、不及与适度。例如,我们感受的恐惧、勇敢、欲望、怒气

3、和怜悯,总之快乐与痛苦,都可能太多或太少,这两种情形都不好。而在适当的时间、适当的场合、对于适当的人、出于适当的原因、以适当的方式感受这些感情,就既是适度的又是最好的。这也就是德性的品质”[3]。在亚里士多德看来,每个极端都是一种罪恶,而每种德行都是两个极端之间的中道。当然,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选定两个极端,“有一些行为与感情,其名称就意味着恶,例如幸灾乐祸、无耻、嫉妒,以及在行为方面,通奸、偷窃、谋杀。这些以及类似的事情之所以受人谴责,是因为它们被视为自身即是恶的,而不是由于对它们的过度或不及。所以它们永远不可能是正确,并永远是错误”[4]。所以,中庸是在合适的

4、极端之间寻求的中道,而不是无原则的妥协和无是非观。亚里士多德竭认为,在恐惧和自信之间是勇敢,过度自信就变成鲁莽,过度恐惧又自信不足,所以勇敢是怯懦与鲁莽之间的中道。磊落是放浪与猥琐之间的中道,不卑不亢是虚荣与卑贱之间的中道,机智是滑稽与粗鄙之间的中道,谦逊是羞涩与无耻之间的中道。“在钱财的接受与付出方面的适度是慷慨,过度与不及是挥霍和吝啬”[5]。“挥霍是在给予上(而不是在索取上)过度,在索取上不及。吝啬则是在给予上不及,在索取上过度。但给予和索取在这里只是就小事情说的”[6]。名誉和不名誉的中道是淡泊,过度了就叫做好名,不足了就叫做自谦。这种中庸之道是对希腊人

5、传统思想的总结。公元前6世纪诗人福季里特在祈祷诗中写道:“无过不及,庸言致详,生息斯邦,乐此中行。”[7]雅典执政官梭伦则认为,中庸就是防止极端,主张“自由不可太多,强迫也不应过分”。亚里士多德是最系统、全面、反复论证这一中庸之道的哲学家,他的许多见解与儒家经典不谋而合。孔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论语·雍也》)也就是说,中庸作为一种道德标准,它是一个最佳尺度,但长久以来没有什么人能够掌握这个尺度。另据《中庸》记载:“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反中庸,小人而无忌惮也。”此外,在“过犹不及”、“矫枉过正”等

6、思想中都体现出对中庸之道的偏好。可见中庸之道至少在当时是带有普遍社会意义的为人治世之道。从这种中庸之道的原则出发,亚里士多德系统、全面地论述了君子的为人之道。比如如何对待友谊、仁爱、幸福等,其中关于君子的“大度”的论述尤其具有现实意义。大度是与“重大”事物相关的品质,“一个大度的人是自视重要,也配得上那种重要的性的人。因为超过自己的配得而自视重要的人是愚蠢的,没有一个有德性的人这样愚蠢和可笑……一个自视重要,却配不上那种重要性的人是虚荣的,尽管不能说所有自我估价过高的人都是虚荣的。自我估价低于其配得的人,无论其配得是重要的、中等的或低等的,只要他的估价低于这配得

7、,则是谦卑的”。“既然大度的人配得最多,他必定属于最好的人。因为一个人越是好,他配得的就越是多;一个人如果最好,他就配得最多。所以,真正大度的人必定是好人。而且,大度的人似乎对每种德性都拥有的最多”[8]。“同大度的特别相关的重大事物主要是荣誉与耻辱。他对于由好人授予的重大荣誉会感到不大不小的喜悦。他觉得他所获得的只是他应得的,甚至还不及他应得的。因为,对于完美的德性,荣誉不是充分的奖赏。不过他将接受好人所授予的这种荣誉,因为好人没有更重大的东西可以给他。但对于普通人的微不足道的荣誉,他会不屑一顾。因为他所配得的远不止此。对于耻辱他同样不屑一顾,因为耻辱对于他不

8、可能是公正的。……他同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