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1832133
大小:154.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25
《在“四问”中,确定教学内容——以《和时间赛跑》的教学为例[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在“四问”中,确定教学内容——以《和时间赛跑》的教学为例在“四问”中,确定教学内容——以《和时间赛跑》的教学为例吕虹“教学内容的确定”是时下语文教育界讨论的热点,有识之士提出了很多引人深思的见解。诸如“学习目标是确定合宜教学内容的关键”“教学内容的确定需符合文本体式”“准确分析学情方可定位教学内容”等。我认为一线教师在确定教学内容时不妨问自己四个问题:文本有什么东西可教?编者想要教什么?学生需要学什么?自己能够教什么?下面我将结合人教版三年级下册《和时间赛跑》,试着在四问中确定教学内容:一问:文本有什么东西可教这是指文本的最大价值,是确定教学内容时首先考虑的。我们要考虑文
2、本特征、选文类型,教学时抓住它的突出优点。1.文本特征。根据不同的文体类型,选择和确定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不同的教学思路。一般来说,故事(童话、寓言、神话)类课文教学中我们应着重复述的训练;诗歌(古诗、儿歌)类课文我们应注重诵读、背诵;记叙性课文则要引导学生厘清“四要素”;说明性课文则主要是引导学生学习说明方法。教学内容的确定既要关注语言内容,更要关注语言形式。因此,在文本解读中我们应关注文本语言特点,在表达上有特点的语言形式要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处理。《和时间赛跑》是一篇清新、淡雅义略带忧伤情绪的散文。提到散文,作为语文老师很自然便想到文学作品的阅读。那么,三年级的阅读课
3、堂,是否存在着文学教育的可能?适切的定位,应该是进行儿童文学教育的启蒙吧。关键是在学生能够领会的范围内,于教学中渗透感性元素,再体会到散文的点滴特色,获得对散文读写的感性认知。《和时间赛跑》一文充分体现了林清玄散文“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写作风格,语言质朴而意境浑然,适宜整体感悟,很难品词析句,想找到一个语言文字的训练点颇为不易。“时间”是一个意蕴深刻的话题,学生对时间的理解是模糊的。要想以文载道引领学生走进作者的情感世界,从时间里感悟生命,我们还得扣住语用点,语言训练脚踏实地才行。于是,我紧抓第6段落:“我在庭院里看着太阳一寸一寸地沉进了山头,就知道一天真的过完了。
4、虽然明天还会有新的太阳,但永远不会有今天的太阳了。我看到鸟儿飞到天空,它们飞得很快呀。明天它们再飞过同样的路线,也永远不是今天了。或许明天飞过这条路线的,不是老鸟,而是小鸟了。”一是体会作者善于从体察生活中的细微事物表现时间的流逝,抒发内心的伤感。二是以阅读感悟为基点,以文本语言为载体,逐步实现文本意义的建构。引导学生仿写:“我看着月亮一寸一寸地升到天空……”“我看着翻过的一张张日历……”“我看着桃花一朵一朵飘落……”引导学生联系上文,理解“谜”之可怕;联系下文,理解“谜”之滋味。在学生畅谈感悟的基础上感知作者对时间的独特感受,建立知识联结。在吸纳作者的感受后,再引导探究
5、表达方法,然后仿写。整个过程顺应学生思维,层次井然,梯度分明。2.课型特点、、现行教材中的课文分为三类:精读课文、略读课文、选读课文。教师们对精读课文教学比较熟悉,对教学内容的把握相对合理。从课型看,略读课文是练习课课型。精读课文好比数学的例题,略读课文好比数学的习题。在精读时学方法,在略读时练水平。《和时间赛跑》是一篇精读课文,我们要紧扣语言之特点,依据情感之焦点,重点解读:“可怕”又“说不出滋味”的谜。二问:编者想要教什么“这一篇”在教材中所处的具体位置,确定承载了编者希望教师教什么的意图。教材的编排是有主题、有训练知识点的。我们不能忽略了“这一篇”和“这一单元”的关
6、系,其中的意图往往体现在教材的助读系统和练习系统中。《和时间赛跑》一文的选编意图在于通过作者的亲身经历,启示我们在成长的过程中,怎样去珍惜时间,使人生的每一天过得更加丰富,更有意义。本单元导语是:“童年,像一条弯弯的小河。这组课文就像小河里翻腾着的几朵浪花。浪花有时唱着欢乐的歌,有时倾吐着烦恼,有时……每一朵浪花里都有一段动人的故事。让我们用心阅读本组课文,感受童年生活的丰富多彩。”从导语中,我们读到:点明了专题——童年生活的丰富多彩;揭示了内容——童年动人的故事;提出了要求——用心阅读,语言生动形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兴致盎然地进入学习。《和时间赛跑》一课设置了三个教学
7、目标:1.用举例、想象等方法理解“忧伤”“哀痛”“持续”“安慰”“受益无穷”等词,了解课文大意。2.用联系上下文方法,理解重点段落,感受时间的宝贵。3.学习“看到景物+内心感受”的写法,体会人物心理。这三个目标就成了本课教学内容的依据。总之,教师在确定教学内容时,一定要考虑编排的计划性。单元提示、单元目标是确定教学内容的另一个重要依据。三问:学生需要学什么语文应该有所教有所不能教。说白了,就是“学生应该学什么”“学生能够学什么”的问题。我们要让“以学定教”的理念落地生根,就必须考虑两个学生因素:学段要求、学生需求。1.学段要求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