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从悟开始——以《草船借箭》的教学为例[论文]

阅读教学,从悟开始——以《草船借箭》的教学为例[论文]

ID:21830737

大小:154.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25

阅读教学,从悟开始——以《草船借箭》的教学为例[论文]_第1页
阅读教学,从悟开始——以《草船借箭》的教学为例[论文]_第2页
阅读教学,从悟开始——以《草船借箭》的教学为例[论文]_第3页
阅读教学,从悟开始——以《草船借箭》的教学为例[论文]_第4页
阅读教学,从悟开始——以《草船借箭》的教学为例[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阅读教学,从悟开始——以《草船借箭》的教学为例[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阅读教学,从悟开始——以《草船借箭》的教学为例阅读教学,从悟开始——以《草船借箭》的教学为例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指导学生对文本进行感悟,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受益,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收获,从而达到阅读教学的目标。那么,如何引导学生有效地感悟,把感悟真正落到实处呢?本文以《草船借箭》为例,撰文如下。一、悟之准备——创设情境感悟,是基于某种特定情境的,离开了具体的情境,感悟也就不成其为感悟了。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创设一种能保障有效阅读的良好契机与氛围,披情人文,使学生自觉,有效地感知阅读客体,产生“阅读期待”,进入最佳阅读状态。教师要创设的情境,在课堂教学中一般

2、指模拟情境,可以通过实物演示、图画再现、音乐渲染、表演体会、语言描绘等方式来创设。如上课伊始,我先播放《三国演义》的主题曲,并进行感情描述:“《三国演义》是我围优秀的古典长篇小说之一,为我们展现了东汉末年群雄并起、逐鹿中原的宏大场面,它描写了近200个人物形象和许许多多有趣的故事。例如粗中有细的张飞、英勇善战的吕布、义薄云天的关羽,以及我们今天要学的一个和诸葛亮有关的故事……”开篇创设情境点题,通过感情描述给学生以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熏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学生感悟历史人物的空间,为之后的有效阅读教学奠定基础。二、悟之根本——切己体察切己体察,就是

3、把眼前所读的语言文字与自己的生活经验、阅读积淀相沟,通过文字的桥梁,抵达作者的心灵。它是一种流淌着情感的“悟”,包括潜心涵泳、诵读体味、质疑问难、激活想象以及动态演示。在阅读教学中,有了这种感悟,学生的脑海里就会烙上特定的情感印记,情感体验也就不会太单调和乏味了。1质疑问难朱熹认为,读书要有疑,从疑而悟。《福建省小学新课程教学要求——语文》要求学生: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经常性的质疑问难能点燃学生的智慧火花,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求。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应该鼓励学生大胆质疑问难。在教学《革船借箭》这篇课文时,我开门

4、见山的出示课题,并发问:看了课题你们有什么问题?学生各抒己见:(1)为什么要借箭?(2)谁借箭?(3)3天怎么能造好10万枝箭?(4)用什么方法借箭?等等。学生的提问有助于他们感知课文的“语表层”,形成初步的整体印象。可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既充分挖掘了学生的内在潜力,又让他们产生了汲取知识的迫切感。2.潜心涵泳潜心涵泳,就是对语言文字加以揣摩、推敲、咀嚼、鉴赏和比较,从而获得审美感、情味感、意蕴感等。引导学生潜心涵泳,就是引导学生主动的品尝和琢磨文本。在教学“鲁肃吃惊地说:‘如果曹兵出来怎么办?’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

5、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这段话时,这里的“笑”是本文最传神的地方,如果不加潜心涵泳,学生是很难对诸葛亮的“笑”有所感悟的。此时,我抓住文中这一值得探究的内容,问:“同学们,全文都是‘诸葛亮说’,为什么这个地方是‘笑着说’?诸葛亮为什么笑;他在笑谁;文中哪些字眼告诉我们的。”以此引导学生分别从“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鲁肃吃惊地说”“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等字眼来感悟诸葛亮的笑。有的说从“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可看出他在笑曹操的生性多疑、轻易中计,这是讽刺的笑、轻蔑的笑;有的说从“鲁肃吃惊地说”,可看出他在笑鲁肃的忠厚老实、不知底细,这

6、是宽厚的笑、幽默的笑;有的说从“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可看出他在笑周瑜的自不量力、阴谋落空,这是潇洒的笑、胜利的笑。一个简简单单的“笑”字,在学生的潜心涵泳下,呈现出如此生动而丰厚的内涵和意蕴。3.诵读体味诵读体味是一个特殊的实践过程,要求眼到、耳到、口到、心到,强调对语言文字进行直接的整体领悟。诵读是培养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一条重要策略,学生通过充满感情的诵读往往能够更深层次的理解课文意思;诵读是培养语感的捷径,不仅能促进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而且能使学生通过文学这道桥梁与作者进行跨时空的会面,与作者达到心灵契合,进而领会文章的主旨。在教学

7、“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时,我这样指导朗读,引导学生感悟文本:师:这场大雾,诸葛亮和鲁肃都看到了。请大家体会一下,鲁肃看到这场大雾会是一种怎样的心情?生1:鲁肃会感到很害怕。那么大的雾,船要是误进了曹军的水寨怎么办?生2:鲁肃会大吃一惊:前两天还是好好的,怎么现在会有这样大的雾?师:假如你是鲁肃,会怎么读这个句子?(引导学生通过角色转换读出害怕、吃惊的语气)师:那么,诸葛亮看到这场大雾又会是一种怎样的心情呢?生3:诸葛亮会暗自高兴。这场大雾,他在三天之前就已料到。师:假如你是诸葛亮,怎么读这个句子?引导学生读出暗喜、得意的语气。俗话说:

8、“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处境不同,所感亦不同。因此语文课应让学生在诵读中体味,以读入境,以境人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