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教学细节设计的“三个把握”

关于教学细节设计的“三个把握”

ID:21820144

大小:52.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24

关于教学细节设计的“三个把握”_第1页
关于教学细节设计的“三个把握”_第2页
关于教学细节设计的“三个把握”_第3页
关于教学细节设计的“三个把握”_第4页
关于教学细节设计的“三个把握”_第5页
资源描述:

《关于教学细节设计的“三个把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关于教学细节设计的“三个把握”关注细节,就是关注新的课堂教学理念能否落实到位,就是关注我们的教学行为能否根据新的要求重新塑造;关注细节,就是追求教学的合理化、智慧化、精确化,是教学达到一定境界后的品位与追求。那么,如何才能设计出精彩、高效的教学细节呢?我认为,首先需要三个“把握”。  一、对教材的准确把握  这不仅是进行细节设计的前提,也是我们上好每一节课的前提和基础。那怎样才能准确的把握教材呢?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通观全册教材,整体把握  在备课的过程中,教师应通读全册教材,整体把握全册

2、教材的内容、特点和编排体系。这样,才能准确地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理解教材的内容,把握教材的知识体系。从整套教材、每一册、每一个单元、每一节课去把握知识的纵横联系,这样才能在教学中做到瞻前顾后,确保教学的深度和广度。  (二)认真解读,吃透教材  在整体认识教材的基础上,教师还应理清、吃透具体的教学内容,为制定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活动奠定基础。就我而言就是一个方法:认真深入地阅读教师用书及教科书。教每一单元前,先读单元前的导语,包括教师用书和教科书。教师用书上的导语是告诉老师这一单元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这样

3、有助于对整个单元的把握。教科书上的则是提示学生本单元学什么、怎样学。然后就是针对每一篇课文,要认真阅读教师用书中的教材分析,里面都明确指出了每篇教材的编写意图、教学目标及重难点,这就是我们上课的依据。最后就是读教材,也就是读课文。我们总说让学生把课文读熟、读懂,那教师更应该读出自己的理解。其实上语文课,我觉得与其说是教给学生语文知识,倒不如说更多的是教师运用一定的方式方法,把自己对教材的理解传输给学生,这其中当然包括了自己的阅读方法和阅读感受。所以说,教师对教材的把握和理解程度直接关系到学生学的程度或效果

4、。  二、对一节课的整体把握  有了对教材的充分理解,接下来我们就要想怎样把这种理解传输给学生。用什么样的方式、方法,分成几个步骤来完成,这就是对一节课的整体构思或叫整体架构。拿六年级语文上册的《山中访友》一课来说,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感受对山里的“朋友”那份深厚的感情并体会表达情感的方法。因为这篇课文的表达方式比较特殊,学生理解起来会比较困难,所以在一节课中不可能完成这样的两个目标,因此,我把它拆分在两个课时完成。第一课时主要是体会的情感。那怎样才能让学生体会并理解这种情感呢?我设计了这样几个步骤:一是创设

5、情境。因为课文表达的是对山中“朋友”的深厚感情,这是整节课的一个感情基调,所以一开始我就创设了这样一种情境,让学生体验与老朋友见面、打招呼的场景。这样就自然而然地把学生带入课文的情感氛围之中,为下面的学习和感悟奠定了一个比较好的基础。二就是从课题入手进行质疑,引导学生初读课文。课文的题目很容易引起学生的联想,而不管学生怎样想,几乎都跳不出所访之友一定是人这个圈子。让学生带着这样的联想去读文,他们的联想与课文内容的强烈反差就会对学生的思维造成强烈的刺激,学生会讶异于这些“友”,更会讶异与这些“友”间的情感。

6、这也正是本节课有待解决的问题,即教学重点。第三个环节是深入探究,以读悟情。因为不管什么类型的课文,要想走进内心,与产生共鸣,都只有一条途径,那就是读。至于怎样读才能达到我们的教学目标就属于细节设计的范畴了。最后一个环节就是对整节课的总结。记得一位老教师曾说过:一节再好的课,如果结尾没有小结,就如同一个袋子没有扎上口,装进去的东西很容易掉出来,所以,引导学生对整节课做一个回顾式的总结很有必要。  三、对学生认知水平的把握  备课不仅要备教材,还要备学生。因为学生的认知水平关系到我们对教学方式和方法的选择。每

7、一个教学内容,在我们本身的阅读和理解的过程中,一定要考虑到,学生会理解到哪个程度,有哪些地方需要教师的点拨和引导。还拿《山中访友》为例,其中第四自然段抒发“我”与树之间的知己之情,写道“我靠在一棵树上,静静地,仿佛自己也是一棵树。我脚下长出的根须,深深扎进泥土和岩层;头发长成树冠,胳膊变成树枝,血液变成树的汁液,在年轮里旋转、流淌。”这段话学生理解起来就比较困难,因为年龄和生活阅历的关系也很难体会到这份知己情,所以这时就需要教师一步步进行引导。那么这个引导的过程其实就是对教学细节的设计。  在本段的教学中

8、,既要引导学生理解重点句子的意思,又要帮助学生体会的情感。所以,这里就是进行细节设计的最佳点。那么怎样才能达到这样的目标呢?我进行了如下设计:  1.抓“知己”一词,让学生说一说什么样的人可以相互称为知己,也就是说要让学生明白什么是知己。  2.联系生活体验,让学生联想与树之间的知己情是怎样建立起来的。例如,当他考试得了第一名时,他来到这里,把这一喜讯带给树林,树叶哗哗作响,为他的出色表现喝彩。  3.教师小结,揭示“知己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