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1808018
大小:52.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24
《寒山文化回家现象浅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寒山文化回家现象浅析摘要:20世纪中叶之前,寒山文化在中国文学史中一直处于边缘化的位置。它的影响虽然一直存在,但是影响甚微。直至20世纪后半叶,在西方“寒山热”的影响下,寒山文化在海外漂游一千多年之后又重回中国。本文主要是从寒山文化自唐朝产生之后以及其后的一千多年间在中国不受欢迎的原因、寒山文化在其他国家受欢迎的原因以及寒山文化能够回家的原因三个方面来浅析寒山文化回家现象。关键词:寒山文化;熟识;无意识;忽视近几十年,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学术界掀起了“寒山热”。寒山又称“寒山子”,是唐朝时期的一位诗人。“寒山子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最神秘、最奇特的人物。他的
2、身份不明,而逻辑汗漫,有如老聃;他高蹈放旷,情感恣肆,有如庄生;他沉厚、友爱、谦恕,有如孔子;他纯一、自然、放任,有如陶潜;他是中国文化透过——孔孟的钢筋,老庄的水泥、沙,释迦的水,结合而成的——坚实的巨型”(罗时进.重读台湾佛教学者陈慧剑《寒山子研究》[J].读书札记,2011,(1).)。尽管寒山的思想兼容中国传统的儒、释、道,但自唐朝产生之后至20世纪中叶,寒山及其诗歌却一直被边缘化。“尽管寒山诗的三大板块(主流诗、通俗诗和宗教诗)都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而且在丛林内外拥有大量的读者,甚至还得到历代一些知名文人的推崇,但寒山的迷离身世、文言与白
3、话之间的雅俗之隔以及统治阶级内部的文学利益,使得寒山诗长期游离于中国文学正典之外。尽管在大清朝寒山诗被幸运地选入代表中国古典诗文正统的《全唐诗》,寒山在20世纪初的白话文运动中还被胡适和郑振铎以诗人的名分‘请’进了中国文学史”。(区鉷、胡安江.寒山诗在日本的传布与接受[J].外国文学研究,2007,(3).)。但总体上而言,寒山文化在20世纪中叶以前的文学史中处于边缘化的地位。寒山文化在一千多年间不受欢迎的原因主要包括社会原因和寒山文化自身的原因。就社会原因而言,首先,寒山诗受主流阶级的排斥,于是便无法在社会中被广泛传播。限于传播范围的狭小,关于寒
4、山以及其诗的研究就更少,这直接影响到了寒山文化受重视的程度。其次,寒山诗本身的价值我们无法否认,但是中国文学史中价值等同或远远高于寒山诗的诗歌大量存在。在一种好诗堆积如山的状况下,某些不被主流重视的诗歌很容易被掩埋在历史的洪流之中,而寒山诗就是处在这样的一种状况;就寒山诗自身的原因而言,无论是在语言上或是构思上寒山诗较之之前的诗歌其实并没有太大突破,唯一明显的突破就是寒山诗的语言和选材都比较通俗。然而,这种诗歌风格却恰恰是被当时的主流诗人所鄙夷的,因此寒山诗就不易被接纳,而一直被边缘化。“寒山诗在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文学史上始终只是一个‘陪衬’和‘
5、工具’的角色,对于寒山诗的研究也仅仅限于‘为我所用’的功利主义层面”。(区鉷、胡安江.寒山诗在日本的传布与接受[J].外国文学研究,2007,(3).)。因为在唐朝以及此后一千多年间,存在大量可以与寒山诗相媲美的诗歌,研究者已经很熟识这样风格的诗。因为熟识,所以往往容易视而不见。在面对大量的有着相似风格的诗歌,研究者会有一种审美上的疲劳,在一种无意识中就会忽视了寒山诗歌的价值。因此,在一个存在大量类似文化的语境中,研究者很难发现和感觉到寒山文化所具的魅力。正是由于社会原因和寒山诗歌本身的原因,所以寒山文化就被淹没在一种历史的浪潮之中。而寒山文化在异
6、国为什么会被广泛传播,并且在世界范围内的学术界被给予很高的评价呢?自宋朝时期寒山诗被传入日本之后就一直受到很多研究者的喜爱和欢迎,研究者将寒山文化发展为体系完整的文化研究并奉为经典。对于日本人而言寒山文化是一种新鲜的异域文化,又因寒山文化兼容儒、释、道思想与日本文化可以引起一定的共鸣,所以寒山文化在日本大受欢迎。“寒山诗因其质朴的语言风格、幽玄的禅宗境界、不入世浊的隐者情怀、回归自然的生态意识赢得了日本学术界和民间大众的持久喜爱。而20世纪文化研究的发展使得文学的雅俗之隔逐渐消解,文学经典也迎来一个众声鼎沸、雅俗并存的时代。对于通俗文学的重新认识使
7、得寒山诗即使在现当代的日本也获得了巨大的文学名声,并因此成为文学典范。寒山和寒山诗在日本的经典地位于是得以牢固确立”。(区鉷、胡安江.寒山诗在日本的传布与接受[J].外国文学研究,2007,(3).)。在20世纪50、60年代美国兴起“禅宗热”,寒山文化则恰恰符合了美国的需要,于是寒山文化由日本传播至美国,美国研究者进行了大量有关寒山的研究。60年代的“嬉皮士”运动,使得寒山在美国尽人皆知。同时,在法国、韩国以及朝鲜等国家也不同程度的受到寒山的影响,在西方乃至全球涌现出一种“寒山热”。受此种状况的影响,港台学者也参与到了寒山热潮之中。继而大陆的很多
8、学者也纷纷响应“寒山热”并主张对寒山文化进行重新认识和评价,因此寒山经过一番周折后回到了发源地——中国。要探讨寒山文化能够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