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1800421
大小:25.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24
《在还原比较中玩味文 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在还原比较中玩味文字 语文学科的本位是对语言的玩味与感悟,是对语言背后价值取向的感知和人文精神的悦纳。古代文学理论家刘勰在《文心雕龙?知音》中写道:“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学生阅读文章如何做到“披文以入情”?一方面,需要引导学生有融我的意识,把作品人物的体验想象成“我”的体验,才能感同身受;另一方面,更需要教??钻研教材时“进入角色”,深入理解语言文字所传递的情与意。福建师范大学孙绍振教授曾提出,作品解读应把文化哲学层面的分析方法转化为“还原”和“比较”的方法。还原法、比较法的有效运用,对于提高一线教师深入解读文本、做好教学设计很有裨益
2、,可以透过文本的语言咂摸出作品传达出的真正意蕴,引领学生感受语言文字的美。 还原比较,玩味修辞手法运用的妙处 苏雪林的《溪水》是一篇清丽感人的写景美文。作者运用拟人和比喻等修辞手法,使得文中语言清新传神、轻灵流动,一条溪水被写活了,洋溢着生机和活力,让人百读不厌。在2014年江苏省中学语文优质课评比中,陈萍老师获一等奖的课例《溪水》是这样设计语言赏析环节的。 师:我们齐读第5节和第6节,说说这两节写到了哪些事物? 生1:写到了红叶、西风和溪水。 师:这三者之间发生了什么事?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一下。 生2:红叶被西风吹落了,掉在溪水里,被溪水冲走了。 师:请一位同
3、学再读一下原文第5节和第6节。大家闭着眼睛听,此刻你眼前看到的还仅仅只是一片红叶?一阵西风?一条溪水吗? 生3:我看到一个顽皮的孩子,听了一个坏人的怂恿,离校玩耍,在半路上不小心摔了一跤。 生4:我看到溪水非常的活泼淘气,它捉弄红叶,让红叶在漩涡里打圆转儿,急得要哭时,才笑嘻嘻地放他走。 师:作者运用活泼的语言、丰富的想象,将溪水的活泼、淘气写得活灵活现,让我们感受到了溪水的喜悦之情。找出写作对象,再把原文内容还原为客观叙述,并将两者进行比较、赏析。这样的阅读方法,我们把它叫做还原比较法。 语段品析中,陈萍老师把作者的审美表达还原为客观叙述,在此基础比较品析,在对比中
4、品味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的表达作用,深入领悟溪水的性格。教会学生还原比较法这种阅读的方法,是本课设计的最大亮点,得到了评委的高度肯定。这样的处理,比起直接品味原文更有趣味性更有抓手,学生会发现原文描写的是非常普通的自然景象,并不高深,因为作者善用巧用拟人比喻等修辞,赋予溪水、石头、红叶、西风以人的情感和动作,于是文章变得活泼生动起来。课堂上两次运用该法,学生对还原比较这种阅读方法印象深刻,学生在欣赏文章时,不仅注意到了描写的是什么,而且对怎样描写的也会产生兴趣,并且悟出:其实写什么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怎么写。 还原比较,体悟朴素文字背后的用意 《呼兰河传》是萧红的一部
5、散文体自传小说,节选部分回忆了童年时在祖父后花园的自由生活。选文在语言上有突出特点,自然真切地表现了孩子天真烂漫的心情。用字造句,充满儿童的稚气和欢愉。昆山市初中语文教研员宋静娴在公开课中是这样处理语言品味环节的。 师:植物在生长?植物怎样地生长? 生:自由地生长。(齐读屏显文字) 师:与课文中第28节文字比较一下,其实写的内容都一样,都是写的园子里的植物在生长。你们觉得哪个写得好? 生:文中的。 师:为什么? 生1:因为……文中让人感觉很自由。(师追问:从什么地方感觉到?关键词――)“愿意……就……” 生2:倭瓜、黄瓜、玉米、蝴蝶它们这些植物、动物,要做什么就
6、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连用了十一个“就”字,表达自由的心情。您改的句子虽然很生动,但不能表达出原文自由的意思。 师:我所修改的文字虽然也写得很生动,甚至从生动性上我的文字更占优,但作者就是用朴素的文字,反复地诉说,表达出自由的情趣。这是因为这篇文章是作者在成年以后回忆童年,选用了儿童视角这种独特的写作技巧。 《呼兰河传》第28节,如果不进行还原比较,有些学生就不能体会这段文字的精妙,甚至还觉得比较??嗦浅白,生动不足。但是,平淡朴实的用词、繁复幼稚的絮叨、流水账式的叙述,这恰恰是儿童语言的特点,也是这篇儿童视角的自传体小说语言的成功之处。《城南旧事》《孔乙己》《最后一
7、课》等小说,其作者都是借助于儿童的眼光或口吻来讲述故事,故事的呈现过程具有鲜明的儿童思维的特征,以儿童的另一种眼光去观察和打量陌生的成人生活空间,从而打造出一个非常别致的世界。在儿童眼中,一切都是美好自由的,他们关注园子里的一切生物,他们有很多奇奇怪怪的想法和想象。看似朴素幼稚的文字背后自有用意,正好表现出儿童天真无邪、心灵自由、富有幻想的性格特点。 还原比较,欣赏陌生的表达手法 在一次市级公开课中,笔者选择了张晓风的《不朽的失眠》。小说语言很特别,追求一种“陌生化”的效果。在句式、词语的使用和搭配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