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1782588
大小:58.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0-24
《关于“人才培养基地建设”的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关于“人才培养基地建设”的思考摘要:通过人才培养基地建设,积极探索武昌理工学院早出人才、出高层次人才的新路子,加快培养和造就面向新世纪需要的“具有广博理论知识与技能、学科基础扎实、富有创新精神、个性特长突出、综合素质高”的尖子人才和社会精英,对于推动和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水平、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推动科学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人才培养;高素质;基地 :G642 :A 在出人才问题上鼓励和支持冒尖,这是合乎人才成长规律的必然要求。下功夫造就一批真正能站在世界科学技术前沿的学术带头人和杰出人才,以带动和促进民族科技水平与创新能力的提高,这不仅是教育界的责任,也是全
2、党全社会的战略性任务。“人才培养基地”的建立与建设是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培养高素质优秀人才的一项重大举措,是学校改革和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跨越式发展的背景下,从本科教育阶段开始,重点建设一批“少而精、高层次”的人才培养基地,积极探索早出人才、出高层次人才的新路子,加快培养和造就面向新世纪需要的“具有广博理论知识与技能、学科基础扎实、富有创新精神、个性强、综合素质高”的尖子人才和社会精英,对于推动和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水平、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推动科学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在人才培养方面,武昌理工学院一直把成功素质教育作为自己的办学理念。当前教
3、育的主要任务是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力争把所有学生培养成国家有用之材,同时,对部分学业优秀的学生贯彻“因材施教”的方针,给予一些特殊培养,使他们的聪明才智充分得到发挥,更快地成长。 一、人才培养基地建设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一)可能性 1.国家及各重点院校设立大学本科人才培养基地建设已有多年的历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2.我校在成功素质教育办学理念的指导下,许多专业尤其是生物工程、大学英语等几个建设有省级精品课程的专业,在学科建设方面积累了较雄厚的理论基础和物质基础。 3.学校所承担的改革试点项目需要进行品牌与特色专业建设研究。学校可通过人才培养基地的立项建设
4、,完成国家“建设高水平民办大学”的改革试点项目的部分内容。 (二)必要性 1.人才培养基地的立项建设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措施。 2.通过基地班的建设,可以真正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创造社会认可的品牌专业,(如果一个班80%的学生都考上了国内外的研究生,其中20%-30%还是985、211或国外的研究生,那么,谁还会因我们是民办院校而怀疑我们的教学质量呢?谁还会不承认我们的专业是名牌、是品牌呢?) 3.通过基地班的建设,可以促进师资队伍、基础设施的建设,同时促进教师的科学研究更上一个新台阶,而这些将为我校申报硕士点打下良好基础。 二、“人才培养基地”建设的指导思想、方针和目标 (
5、一)指导思想 武昌理工学院要培养优秀的本科生、特别冒尖的学生,使之成为我们的一个特色和品牌。要按照这样一个高水平和目标来要求本科教学工作,特别是人才培养基地建设工作。 坚持“以点带面,分类指导”的原则,利用人才培养基地的各种有利条件和政策,打破原有的管理框框和模式,率先探索、尝试一些改革措施,让人才培养基地真正成为学校具有品牌效应和示范、辐射作用的高级专门人才培养基地,带动相关学科的教学改革,促进学校各项工作的全面提高和发展。 (二)指导方针 明确基地建设的目标、优势和特色,规范要求。按照教育部提出的“目标明确、改革领先、成果突出、师资优化、设备先进、教学优秀、质量一流”的28字
6、方针进行建设和改革。 (三)建设目标 根据我校“十二五规划”建设的总体规划,做好人才培养基地建设工作的中长期规划,把基地建设总体目标结合到建设国内外知名高水平民办大学和成功素质教育的办学思路中来,依托我校改革创新的基础优势,经过5—10年的建设和改革,逐步使我校的人才培养基地达到以下目标: 1.具有较广泛的人才培养国际合作与交流,形成具有现代化教育思想,符合时代要求的,知识、能力、素质综合协调发展的,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方案。 2.拥有一支学术水平和教学水摘要:通过人才培养基地建设,积极探索武昌理工学院早出人才、出高层次人才的新路子,加快培养和造就面向新世纪需要的“具有广
7、博理论知识与技能、学科基础扎实、富有创新精神、个性特长突出、综合素质高”的尖子人才和社会精英,对于推动和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水平、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推动科学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人才培养;高素质;基地 :G642 :A 在出人才问题上鼓励和支持冒尖,这是合乎人才成长规律的必然要求。下功夫造就一批真正能站在世界科学技术前沿的学术带头人和杰出人才,以带动和促进民族科技水平与创新能力的提高,这不仅是教育界的责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