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性肝损伤的临床分析论文(共2篇)

药物性肝损伤的临床分析论文(共2篇)

ID:21780799

大小:53.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24

药物性肝损伤的临床分析论文(共2篇)_第1页
药物性肝损伤的临床分析论文(共2篇)_第2页
药物性肝损伤的临床分析论文(共2篇)_第3页
药物性肝损伤的临床分析论文(共2篇)_第4页
药物性肝损伤的临床分析论文(共2篇)_第5页
资源描述:

《药物性肝损伤的临床分析论文(共2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药物性肝损伤的临床分析论文(共2篇)第1篇:分析药物性肝损伤的临床特点与影响因素急性药物性肝损伤(drug-inducedliverinjury,DILI)是指使用药物后,由于药物本身或其代谢产物引起的肝脏损伤,病程一般在3个月以内,胆汁淤积型肝损伤病程可超过1年。在美国药物是引起急性肝衰竭的主要原因,而在我国急性DILI住院病例数亦有逐年增加趋势。本文仅就我院急性DILI的药物种类、急性DILI临床分型、慢性基础疾病与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探讨,以期进一步了解本病的临床特点和影响其临床转归的因素。1资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通过我院电子病案管理系统,收集2010年1月

2、至2012年12月在本院住院治疗的以“药物性肝损伤”为第一诊断的病例,然后依据2007年中华医学会《急性药物性肝损伤诊治建议(草案)》中临床诊断标准⑴重新确认诊断。1.2按药物引起肝损伤的靶位行临床分型分3型[1],肝细胞型:ALT/ALT正常上限2或R彡5(R等于ALT与ALT正常值上限和ALP与ALP正常值上限的比值比,ALT和ALP均在考虑肝损伤存在后同时进行测量);胆汁淤积型:ALP/ALP正常上限2和R砭2;混合型:ALT/ALT正常上限2、ALP/ALP正常上限2和2R5。1.3病情轻重判断重症急性DILI定义为极度乏力,并有明显厌食、呕吐和腹胀等严重消化道症状;黄疸

3、进行性加深(血清总胆红素171

4、xmol/L或每日上升17.1

5、xmol/L);有出血倾向,凝血酶原活动度(PTA)40%或INR彡1.5[3]。1.4临床转归判断实际临床工作中,不少短期治疗效果不好的急性DILI患者往往会终止治疗,短期临床转归不良多提示患者最终临床转归不良和可能要承担高额医疗费用,对临床工作具有一定指导意义,故本组研究以1个月为时间点判断患者的短期临床转归。短期预后良好指患者发病后1个月内临床症状体征完全消失或明显好转,肝功能指标,包括ALT、AST、TBil恢复正常或下降至正常上限2倍以内。短期预后不良则包括发病后1个月内各项肝功能指标未达到预后良好的指标;

6、治疗后病情恶化,家属要求自动出院者;死亡者。1.5统计学方法数据采用IBM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连续变量用中位数和全距表示。分类资料采用计数绝对值和构成比表示,多组构成比的比较采用Kruskal-DH)、嘌呤核苷磷酸化酶(PNP)、对氧磷酶(PON1)筛选作为与肝毒性相关的血清生物标志物。Schomaker等为检验MDH、PNP、PON1、谷氨酸脱氢酶(GLDH)能否作为人体肝损伤指标进而开展临床队列研究。研究结果表明GLDH、MDH与ALT升高的水平具有高度相关性,并且不受年龄和性别因素的影响,对于肝损伤具有较高的预测效力,同时也具有良好的诊断价值。Antoin

7、e等选取对乙酰氨基酚导致肝损伤的首诊患者进行临床研究,最终结果表明,相比于ALT,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凋亡型角蛋白18(K18)能及时灵敏地诊断对乙酰氨基酚过量引起的肝损伤。另外,Bailey等进行的大鼠实验结果提示《-谷胱甘肽巯基转移酶(a-GSTA)、精氨酸酶1(ARG1)、4-羟基苯丙酮酸双加氧酶(HDP)用以监测DILI具有比ALT更高的特异性和灵敏性,其中ARG1作为检测指标能提高对胆管损伤的检测灵敏度,a-GSTA与ALT结合可以更灵敏地检测肝细胞空泡样变性的病理变化,HDP协同ALT用于诊断肝肿大具有更高的特异性。2012年,Bell等[14]运用蛋白质

8、组学技术对DILI前瞻性研究机构收集的相关人群血样展开了一项系统性研究,发现不少蛋白质分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表征DILI发生与否、发生程度、病理类型及预后状态等。如DILI患者与健康人体内apolipoproteinE水平有显着性差异,fumaiylacetoacetase可以用来鉴别肝细胞型DILI与混合型DILI等。由此看来,这些蛋白质分子作为生物标志物都具有较大的潜力,但考虑到药物肝毒性机制的复杂性,关于这类分子所具有的潜在临床价值是否具有普适性还是仅适用于某种特定的肝毒性药物等方面仍不明确,还需开展更加深入的研究。2.1.2循环RNA循环血中含有的部分RNA于某些组织中细胞

9、的裂解或坏死,具有一定的组织特异性。这些循环RNA大多与血中蛋白结合形成微囊或外泌体,避免了核糖核酸酶的降解作用,因此能比较稳定地分布于血液中。)含量变化与对乙酰氨基酚所致肝损伤的发生高度相关。他们继而收集对乙酰氨基酚中毒患者和健康人群尿样对以上指标进行深入研究,结果显示SOD1、CA3只有在对乙酰氨基酚中毒患者尿样中才能检测到,更为有趣的是,尿样中CaM的浓度与肝损伤患者血浆中对乙酰氨基酚的药物浓度高度相关(r=0.97;P0.0001),在ALT未出现明显病理性升高的患者尿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