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进行有效的朗读教学[论文]

浅谈如何进行有效的朗读教学[论文]

ID:21779225

大小:156.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0-24

浅谈如何进行有效的朗读教学[论文]_第1页
浅谈如何进行有效的朗读教学[论文]_第2页
浅谈如何进行有效的朗读教学[论文]_第3页
浅谈如何进行有效的朗读教学[论文]_第4页
浅谈如何进行有效的朗读教学[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如何进行有效的朗读教学[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如何进行有效的朗读教学浅谈如何进行有效的朗读教学浅谈如何进行有效的朗读教学浅谈如何进行有效的朗读教学浅谈如何进行有效的朗读教学浅谈如何进行有效的朗读教学浅谈如何进行有效的朗读教学广西崇左市宁明县教育局教研室(532500)庞兴堂[摘要]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应该从朗读训练抓起。朗读是语言训练中最常用也是最重要的手段,是学习语文的金钥匙。要提高指导的有效性,就要创设朗读的情境,注重朗读的层次性,把握朗读的形式,并对学生的朗读进行有效评价,使学生体会到朗读的乐趣,感受到主动学习的快乐。[关键词]朗读教学有效性情境评价[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

2、码]A[文章编号]1007-9068(2016)16-021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的能力。但是,在教学中存在着偏重写的训练,忽视其他方面的训练的现象,特别是朗读的训练。须知,语文课的第一任务是让学生学习语言。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应该从朗读训练抓起。朗读是语言训练中最常用也是最重要的手段,是学习语文的金钥匙。《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那如何在阅读教学中提高朗读指导的有效性呢?一、创设朗读情境,入情入境地读朗读作为语文教学的重头戏

3、,需要情境,才能让学生设身处地读、入情入境地读。(一)多媒体课件创设朗读情境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在朗读《十里长街送总理》时播放一些哀乐伴奏,烘托出悲伤的气氛,使学生入情入境。朗读情境能诱发学生朗读的欲望,强化学生参与学习的动机和学好语文的信心,有利于提高朗读的效益。(二)对话文本创设朗读情境新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课堂上多读书。但是,许多教师淡化自己的主导作用,不敢大胆地进行指导。由于对文本的理解浮光掠影,造成学生思维的窄化和浅化。学生缺乏对文本的深入理解和真切体验,朗读难免装腔作势、无病呻吟。如,朗读《一夜

4、的工作》中周总理生活俭朴这一部分时,先让学生和文本进行深入细致的对话,理解周总理的办公条件;接着,紧紧抓住“极其简单”一词,采用对比的方法,让学生感受到总理简单里的“不简单”;最后,再让学生带着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去读。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和文本进行二次对话,真正地被文本所打动,这时有感情地朗读就水到渠成。(三)师生对话创设朗读情境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三者之间的对话过程。教师在课堂上除了要指导学生和文本进行对话外,还要和学生对话,共同创设新的情境。一篇优美的文章就像一幅意境深远的中国画,留白的地方需要师生去想象、感悟、补充。如,教学《一夜的工作》一文,在

5、对周总理审阅稿件这一部分的朗读时,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审阅”一词的含义,让学生感受周总理的认真仔细、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然后立足文本,用声情并茂的语言为学生再现情境: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我们的总理坐在不大的写字台前,打开了他今晚要审阅的文件,只见他——(生接读);夜很深了,只听以时钟“嘀嗒嘀嗒”走动的声音,总理坐在办公桌前,继续审阅文件,只见他——(生接读);……这样,使学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几个情境随着时间的推移,层层深入,一次又一次拨动学生的心弦。学生和教师、文本之间产生了情感上的共鸣,百读不厌,越读越好。(四)补充材料创设朗读情境例如,《一夜的工作

6、》写的只是总理无数夜晚中的一个,是总理光辉一生的缩影。教师补充了一组组鲜活的生活记录,把总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真实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学生对总理的工作、生活有了更全面、更深刻的认识,对总理的敬佩、怀念之情油然而生。这时,学生再读课文的最后自然段时,情动而辞发,读得有声有色、有滋有味。二、丰厚过程,体现朗读的层次性“读正确、读流利、读出感情”是朗读基本层次的体现。(一)初读需强调正确、流利学生朗读首要标准是读正确、读流利。拿到一篇新的课文,教师要营造一个有利于阅读主体情绪化的“场”,使学生能主动、专注地读。无论是学生自己的练读标准,还是同伴、教师的评价

7、标准,初读课文首先要关注读准字音了没有、词语停顿正确没有、是否漏字添字。以最低标准来评价,能提高学生朗读的积极性。(二)品读需强调品味、感悟“品读”是学生朗读第二层次。这时,要求能品味、感悟语言,读出感情。学生在理解了课文内容,体会了文中情感,感受了文章美妙之处后,会主动投入,积极参与。这时,评价者需要及时点评,激起学生的朗读兴趣,让他们尽情地朗读,在朗读中感悟、体会文本。因此,要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出感觉、读出味道、读出精彩,最终达到内化语言、升华情感、提高思想的目的。三、把握朗读的形式,提高朗读技巧(一)要书声琅琅,更要静思默想孔夫子说得好,

8、“学而不思则罔”。学生读书若是像小和尚念经那样——口到心不到,即使读上千遍,“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