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1772781
大小:49.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0-24
《老年人社会参与行为的实证研究与反思》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老年人社会参与行为的实证研究与反思摘要:如何有效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己经成为我国现代化进程中不得不面对的一项艰巨任务。在“积极老龄化”背景下,以浙江、福建两地的360位老人作为主要调查对象,从人口学特征变量、社会参与频率、参与角色及退休后工作状态等角度分析和探讨老年人社会参与行为与成功老龄化的关系,并针对老年人自身的参与意愿与不同群体对其认知的偏差,以及社会给予的外部支持环境不一致等矛盾提出侣导终身化老年教育等解决思路。本文采集自网络,本站发布的论文均是优质论文,供学习和研究使用,文中立场与本网站无关,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
2、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如果需要分享,请保留本段说明。关键词:积极老龄化;老年人;社会参与;终身化老年教育作者简介:张如敏(1978-),女,浙江宁波人,宁波广播电视大学终身教育发展研究中心讲师,研宄方向为老年学、老年教育。中图分类号:G7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7518(2017)12-0066-042015年我国60岁以上老人2.22亿,占总人U16.1%,预计2025年将突破3亿,人口老龄化已经不可逆转地成为21世纪上半叶新的基本国情,成为中国社会发展的常态。早在2002年4月,马德里召开的联合国
3、第二届世界老龄大会就在“健康老龄化”的基础上提出了“积极老龄化”的新理念,并在发表的《政治宣言》中指出:“老年人的潜力是未来发展强有力的基础。为了满足老年人的期望和社会的需求,应当让老年人参与社会的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生活。探索老年人充分融入和参与社会;使老年人能够更有效地为社区和社会的发展作贡献;并且按照老年人的需要,逐步改善照料和支持。”[1]“积极老龄化”理念强调老年人的主动参与意识,主要包括了健康、参与和保障三个基本支柱,其精髓及核心即为“参与”。可见,保持老年人参与社会的活跃性,不仅仅是老年群体个体适应社会,感受生命价值和意
4、义,过好晚年生活的一个选择,同吋也是国家和社会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的重要举措。一、老年社会参与的概述(一)概念界定对于老年人社会参与行为的界定,目前国际上尚未形成一致的建议。日本总务厅统计局把老年社会参与看作是一种“社会劳动”,可分为有偿和无偿两类。谢布鲁斯大学医学系老年研宄中心认为老年社会参与行为是老年人个体所扮演的社会角色和当前所进行的活动,该行为不止包括社会劳动,也包括与社会联系所相关的一切日常活动,如吃饭、洗澡、家务、运动等。A.Bukov、I.Maas和T.Lampert等人则认为社会参与是一种社会导向下的与他人分享资源的行为[
5、1],被分享的资源可以是时间、特殊才能、资历以及社会知识和社交能力等。可见,国外学者对社会参与的界定可涵盖个人价值层面、互动层面和社会层面三个层面的内容。国内理论界对老年社会参与行为的研宄则通常会和1994年首次提出包括“老有所为”等“五个老有”0标的《中国老龄工作七年发展纲要(1994-2000)》结合起来。老年人社会参与行为的主体也从1986年颁发的《支持离退休专业技术人员继续发挥作用》暂行规定中提到的“离退休干部”,扩大到1996年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权益保护法》国家基本法确立的“全体老年人”参与社会的权利和变化[2]。而目前争议最
6、多的,同样还是关于社会参与行为的范围界定。本文认为,单一的根据有无报酬或参与活动的形式和性质不能够准确说明老年人社会参与的边界和内涵。老年人既是社会发展的参与者,又是社会成果的分享者。老年人的社会参与行为是指老年人以各种角色的扮演和介入方式,体现自身价值、保持与社会互动、实现社会资源共享的行为,具体可包括各类经济、政治、文化活动,以及其他与社会相关联的一切活动。(二)理论依据老年人参与社会行为的目的是什么?个体在进入老年期之后是否还需要保持社会参与的积极性?老年社会学、老年心理学中众多影响老年人社会活动行为的理论观点从社会互动的角度,为
7、老年期社会参与行为的理论体系构建,以及相关研究和实践的开展提供Y理论支撑和解释譬如微观层面的活动理论认为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取决于周围的条件能否使他们继续承担和保持原有的社会角色和关系。当他们在老年期必须放弃有些角色时,能否找到某种替代角色,进而在新角色中保持活跃并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就显得尤为重要。与活动理论不同,连续性理论则更关注老年人群的个性化社会参与行为,并认为个体的人格特征与社会情境相适应的人幸福感较高。连续性理论亦被用来解释人们在退休后希望能够尽量保持中年期的生活方式、自尊和价值观[3]。社会情感选择理论把老年人社会关系数量的减少
8、,看作是生活条件改变导致的向长期、高质量关系的转移。这一理论可用于指导老年人社会参与活动的设计,在设计中应避免强制性的、无差异化的统一安排,应尽量为老人提供更多能够产生积极情感体验的活动[4]。另外,宏观层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