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教学 “提问”之我见

初中物理教学 “提问”之我见

ID:21759384

大小:52.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24

初中物理教学 “提问”之我见_第1页
初中物理教学 “提问”之我见_第2页
初中物理教学 “提问”之我见_第3页
初中物理教学 “提问”之我见_第4页
初中物理教学 “提问”之我见_第5页
资源描述:

《初中物理教学 “提问”之我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初中物理教学“提问”之我见课堂是教师传授知识的主要场所。课堂上恰如其分的提问不但可以诱发学生思考,开发学生智能,调节学生思维节奏,而且还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增强教师对学生掌握知识情况的了解,并与学生做情感的双向交流。下面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对物理教学中的提问,谈一下自己的见解。  一、提问在物理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1.提问可以凝聚学生听课的注意力。实践证明,如果学生听课时注意力集中,教学效果就比较理想。初中生身心还在生长发育,注意力还不能长时间集中。因此,教师在讲课时,不时用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问号

2、”,就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紧紧地把学生的思维套住,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提问可以让教师及时掌握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提问使教师接收到的语言反馈信息,比其他形式的反馈更准确、具体、及时和简洁。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提问来及时了解学生学习情况。通过它可以使教师随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从而及时地调控教学程序,改变教学策略,使学生能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  3.提问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我在多年的教学中发现,许多学生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都很强但表达能力却很差。课堂提问

3、可以培养学生正确地掌握学科语言表达能力,同时还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对物理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培养学生善于思考提出问题的良好习惯。  4.提问可以让学生发现不足并巩固所学知识。通过提问可以让学生发现自己对已学物理知识的不足,同时还能让学生加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记忆。比如对于物理概念,一般水平的学生往往以为自己能复述就算懂了、掌握了,其实不然,物理概念往往是反映物理现象和过程的本质属性,所以教师在课堂上要针对概念提出一些有关概念内涵和外延的变式问题,诱发学生思考,帮助学生对重要概念的理解,这样能有效突破教学难点

4、。  二、最有效的几种提问方式  同一物理问题,可以用不同的方式从不同的角度提问。设置提问能否获得成功,在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怎样问、如何问。  1.设疑导入式提问。一般用于新课和授课开始,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自然引入新课。如讲“物体的沉浮条件”,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生活物品,如木块、铁块、乒乓球、橡皮泥等,让学生把这些物品浸没水中观察现象,并提问:为什么有的东西下沉,有的东西上浮?你知道物体沉与浮的条件是什么吗?引导学生通过现象探本质,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并迅速进入课题思考,同时还可以

5、激发学生探究物理规律的兴趣,让学生记忆深刻。  2.递进式提问。用于讲授过程和复习总结阶段,目的是通过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的提问,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循序渐进地掌握物理概念、规律及物理方法。这样设置提问可以给学生降低学习难度,让学生觉得物理这门科学简单易学。因此创设问题时一定注意层次要清楚,要有梯度,要符合解疑推理的逻辑性。如讲滑动变阻器时,可设计如下问题:收音机音量的大小用什么来调节?调节旋钮实质是改变电路中哪个物理量?改变电流大小你知道有哪些方法吗?待学生把前面问题回答完后,接着再问:改变电阻有

6、哪些方法?(答:改变导体的材料、截面积、长度以及温度。)我们今天来学习通过改变导体长度来改变电阻的仪器:滑动变阻器。教师利用生活中的收录机音量的改变进行分层次由浅入深的提问,通过环环相扣、逐层进的提问,引导学生由生活走进物理,由现象进入本质。通过递进式提问,让一个难题变成多个有层次的问题,从而降低了问题的难度。所以教学中用递进式提问法也是解决教学难点的一种好办法、好策略。  3.随机式提问。这是用于讲授新课时,为扩大学生思路,使其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方法。如“压强”教学,可就液体压强、固体压强的

7、物理含义进行挖掘,在设置练习时提问:一定质量的水装入不同容器,容器底部的压强是否一样?你的理论依据是什么?人站立和行走时对地面的压强是否一样,为什么?手对图钉帽的压强和图钉尖对墙壁的压强是否一样,为什么?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辨析从而强化了对压强这一物理概念本质的理解和掌握。  4.巩固发散型提问。学习完新课后,为了让学生消化和巩固该课内容,对本课内容提出一个或几个重点问题,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概括总结,以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此时通过发散型提问,引导学生纵横联系所学知识,从问题的正面和反面去思考,争取用多

8、种途径和方法来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5.比较对照型提问。在学生所学的知识中,相似的概念很多,学生往往很难区分,甚至还会张冠李戴。在教学中,教师如能够有意识地抓住相似概念的本质属性引导学生进行对比鉴别,使学生对相似概念的区别会有极大的帮助。例如,为了区别惯性定律和惯性,可以设计提问:1.惯性是什么?什么是惯性定律?2.惯性和惯性定律相同吗?有什么本质的区别?  另外,课堂提问还有“伏笔式”“自成靶子式”“刨根式”“扩展式”等等。  三、提问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1.问题表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