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写作本位”的单元读写结合探索[论文]

基于“写作本位”的单元读写结合探索[论文]

ID:21755510

大小:183.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0-24

基于“写作本位”的单元读写结合探索[论文]_第1页
基于“写作本位”的单元读写结合探索[论文]_第2页
基于“写作本位”的单元读写结合探索[论文]_第3页
基于“写作本位”的单元读写结合探索[论文]_第4页
基于“写作本位”的单元读写结合探索[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基于“写作本位”的单元读写结合探索[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基于“写作本位”的单元读写结合探索基于“写作本位”的单元读写结合探索浙江三门县实验小学(317100)马传昌现在的语文教材以文选来组织单元,外挂写作练习,体现着“阅读本位”的观念。课堂教学的中心是阅读,几乎是讲读、感悟课文一统天下。读是读,写是写,读与写常常脱离。基于“写作本位”的单元读写结合探索基于“写作本位”的单元读写结合探索浙江三门县实验小学(317100)马传昌现在的语文教材以文选来组织单元,外挂写作练习,体现着“阅读本位”的观念。课堂教学的中心是阅读,几乎是讲读、感悟课文一统天下。读是读,写是写,读与

2、写常常脱离。基于“写作本位”的单元读写结合探索基于“写作本位”的单元读写结合探索浙江三门县实验小学(317100)马传昌现在的语文教材以文选来组织单元,外挂写作练习,体现着“阅读本位”的观念。课堂教学的中心是阅读,几乎是讲读、感悟课文一统天下。读是读,写是写,读与写常常脱离。“写作本位”的读写观强调:读懂一篇文章,阅读教学才完成一半;另一半更重要,这就是有意识地往写作能力培养上迁移,尽量使阅读能力转换成说、写的能力,使学生学以致用,提高教学效能。基于“写作本位”教学观,本文把单元的课文和习作看做一个有机联系的系

3、统,研究读写结合的有效途径。一、为写择读,分点对接站在写作本位的角度来设计单元的习作课和阅读课,需要把单元习作的能力点分解到课文的学习中,通过分点对接为本单元习作做好内容和技能的准备。1.课的安排读写结合的递进性原则告诉我们:通过读写迁移来达成语言表达的训练目标,要经历对语言表达特点的感性认识、语境辨析和模仿运用的阶段,这是由易到难的递进实践过程。例如,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作文要求是:“我们身边也有许多普通的事物值得写,选择一个使你有所感触的事物写一写,要写清楚事物的特点和你从中得到的感悟。”从中可知:选

4、好材料、写清特点和表达感悟是写好本次作文的三个关键点。既联系习作关键点,又体现读写结合递进性原则的本单元课型设计如下:⑴导读课目标:通过阅读教学的课例分析,学生能正确理解事物呈现特点的方式和表达感悟的写作意图。⑵自读课目标:学生能找出课文中呈现事物特点的部分,并能具体说明写作意图。⑶读写结合课目标:模仿课文中呈现事物特点的多样表达方法,写出作文片断。⑷作文课目标:选择自己感触最深的事物,能全面把握事物的特点,描写到位,感悟自然,议论有深度。这样做我们基于以下考虑:任何技能都必须具备两个特点:一是正确理解,二是熟

5、练掌握。要正确理解必须善于模仿,要熟练掌握必须反复实践。2.点的对接读写结合有“随文练笔”和“随文仿写”两种类型。它们共同的特点是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既有读的要求,又有说或写的要求。“随文练笔”采用的是补白式和延伸式。这种类型的“写”是为“读”服务的。“随文仿写”中的“写”是以学会语言表达为目的的,即通过“读”进一步认识“写”的特点和方法。这种读写结合的形式必须要有读和写的对应训练点。要实现习作能力点和读写结合训练点的对接,在练习安排上要突出“随文仿写”。针对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习作要求和五篇课文特点,我作了如下

6、安排:这样安排既体现整体上的通盘考虑,又有点对点的针对性。二、找准落点,读写互动要有效实施读写结合,不仅要解决“练什么”的问题,而且还要进一步解决“怎样练”的问题,即寻找读和写的对应训练点。1.借古习今:心动辞发仿古文本单元开篇就是小古文《学奕》,故事短小,加上标点刚刚83个字,但“五脏俱全”,有着起因、经过和结果三个阶段,经过部分对比鲜明具体,结尾议论精短有力。文章富有情趣,是一篇很好的文章。教学中,我们先用表情翻新读、文白对应读、摇头晃脑读等演绎“百读不厌”的情境;接着是模仿秀,教师客串导演兼主角,请两名学

7、生做弟子,用夸张的手势配合声情并茂的朗读来呈现课文内容,学生已然心动;最后的读写结合就水到渠成。仿写从易到难,试着改编文中的某些句式开始。开头“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是个判断句,准确而简洁地介绍了人物。笔者用班中的一个学生做主角,作范例引路,消除学生的畏难心理,打开思路。(1)出示“弈秋,通国之善奕者也”。根据这个句式,尝试说话。(一开始学生不会说,我就举例子引导)师:轩慷,通班之善文(写作文)者也。生:景予,通班之善唱(唱歌)者也。师:能不能说说自己家里的人?生:我爸,通村之善种(种西兰花)者也。(2)“为

8、是其智弗若与”的意思是“是因为他的智力不如前一个人(好)吗?出示:是因为他的体力不如前一个人(大)吗?师:用文言该怎么说?生:为是其体弗若与?(学生大笑举手)出示:是因为他(学)的时间不如前一个人吗?生:为是其时弗若与?(3)依照上面两种句式,每人写一个文言句子。通过以上训练,学生有了精妙而又贴切的语言迁移模仿运用,觉得文言文不再是高不可攀,它充满着浓郁的生活情趣和气息。这样为仿写全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