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喻在新词中的体现

隐喻在新词中的体现

ID:21749613

大小:88.0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8-10-24

隐喻在新词中的体现_第1页
隐喻在新词中的体现_第2页
隐喻在新词中的体现_第3页
隐喻在新词中的体现_第4页
隐喻在新词中的体现_第5页
资源描述:

《隐喻在新词中的体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隐喻在新词中的体现东岳论丛 Feb.,2010Vol.31No.2 2010年2月(第31卷/第2期)(DongYueTribune)[简介]林丽君(1962-),女,山东广播电视大学文法学院副教授。①本文词语释义均来自《现代汉语词典》02、05版,后不注明。②陈望道:《修辞学发凡》,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68-73页。③蓝纯:《认知语言学与隐喻研究》,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年版,第112页。④卢植:《认知与语言———认知语言学引论》,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18页。隐喻在新词中的体现①林丽君(山东广播电视大学,山东济

2、南250002)  [摘 要]认知语言学突破了传统语言学对隐喻的认识,认为隐喻不仅是修辞现象,而且也是认知现象。隐喻在新词和新义的产生过程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通过分析隐喻的概念、机制、分类等,以2002年《现代汉语词典》增补版“新词新义”部分为语料,以及对照05版《现代汉语词典》,以《人民日报》、《京华时报》等报刊为语料,研究隐喻在新词新义中的体现。[关键词]隐喻;新词;新义[]H15    []A    []1003-8353(2010)02-0105-05一、隐喻和隐喻产生新词、新义的机制我国早在《诗经》的时候就体现出了隐喻,即比兴手法。隐喻在修辞学中被

3、理解为辞格———比喻(譬喻)的一种,是比明喻更进一步的比喻(譬喻)②。在西方,亚里士多德在《诗学》和《修辞学》中最早提出隐喻,认为这种语言手法是用一个词替代另一个词表述同一种意义,并形成了一种对比关系。可见,传统的隐喻研究把隐喻作为语言中的修辞手段来研究,使用隐喻,是为了制造特殊的修辞效果,增加语言的表达力。隐喻在认知语言学中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对它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刻。莱考夫(Lakoff)和约翰逊(Johnson)(1980)《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中明确地提出,隐喻是一种思维方式,是不可缺少的认知工具,存在于语言和人类的思想、行为中。由此看来,普通语言学的隐喻和修辞

4、学的隐喻并不完全相同,修辞学家关注的隐喻,是一种临时性的、有意识的创新,即我们通常所说的打比方,更加关注语言表达的效果,是语言手段。而认知语言学更多关注的隐喻是作为思维方式存在的,强调它的认知功能,是认知手段。这是两者的本质区别。关于隐喻的内部机制,蓝纯总结各家观点,认为“隐喻由两个域构成:一个相对清晰的始源域(sourcedomain)和一个结构相对模糊的目标域(targetdomain)。隐喻就是将始源域的图示结构映射到目标域之上,让我们通过始源域的结构来构建和理解目标域。”③这阐释了隐喻的内在结构,即始源域和目标域之间的跨域映射。形成这种映射的基础是始源域和目

5、标域的相似性。隐喻的这种认知机制同样适用于语言现象,随着社会的发展,新事物、现象和概念不断出现,为了满足人们认知和言语交际的需要,必然会寻求表达新概念的方法,同时由于语言具有经济适用的原则,人们在表达新概念的时候通常采用的办法是利用已有的语言资料,借助熟悉的已知域,理解、表达不熟悉的未知域,这两个域的基础是相似性。“在隐喻中,词义之间的联系是建立在两个元素之间的相似性或是不同的域的情景之间的相似性基础之上的”④。新义产生的根源在于对两个域的认知和相似联想。用始源域的结构来构建和理解目标域,这使得由隐喻所构成的新词或产生新义的词语在形式和意义上形成了一种理据性。隐喻成

6、为词汇生成和新义产生的重要机制。二、隐喻的类型.17.莱考夫和约翰逊根据始源域的不同将隐喻分为三大类,空间隐喻,实体隐喻和结构隐喻。105©1994-2011ChinaAcademic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reserved..ki.东岳论丛 Feb.,2010Vol.31No.2 2010年2月(第31卷/第2期)(DongYueTribune)空间隐喻以空间为始源域,将空间结构投射到非空间概念上,赋予的域一个方位空间。如,“中水”指经过处理的生活污水、工业废水、雨水等,水质介于清洁水和污水之间,可以用来

7、灌溉田地、冲洗厕所、回补地下水等,也叫再生水。词素“中”表达了一个方位概念,用它作为合成词的限定成分就使得这个概念获得了一个方位空间,介于清洁水和污水的中间。“前卫”进入新时期产生了新词义,指具有新异特点而领先于潮流的,用空间隐喻来分析,词素“前”赋予该词前端的概念,并隐喻处于前端的就是领先的。如:“楚燕则希望多搭建设计人才展示的平台,为年轻设计师多提供包括设计大赛、时装周等多种形式的发展和展示的机会,让人们了解他们的设计成果和设计理念,让更多前卫的设计成果和设计理念来引领北京的时尚。”(《北京距“时装之都”有多远》,《人民日报·海外版》,2005年5月12日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