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医学概论——生理学

基础医学概论——生理学

ID:21733480

大小:4.07 MB

页数:134页

时间:2018-10-20

基础医学概论——生理学_第1页
基础医学概论——生理学_第2页
基础医学概论——生理学_第3页
基础医学概论——生理学_第4页
基础医学概论——生理学_第5页
资源描述:

《基础医学概论——生理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生理学基础医学概论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及重点、难点第一节人体的基本生理功能一、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新陈代谢兴奋性适应性生殖(一)新陈代谢生物体与环境之间不断进行物质交换和能量交换,以实现自我更新的过程。包括:合成代谢:机体从外界环境中摄取营养物质,合成机体自身的结构成分或更新衰老的组织结构并储存能量的过程。分解代谢:机体分解自身物质,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新陈代谢一旦停止,生命也就随之终结。(二)兴奋性可兴奋组织或细胞接受刺激后产生兴奋的能力。在刺激作用下,机体或组织细胞的反应如果由相对静止变为活动状态,或功能活动由弱变强的,称为兴奋;反之,称为抑制。(三)适应性适应:机体根据环境变化调整自身行为和

2、生理功能的过程。适应性:机体根据环境变化而调整体内各部分活动使之相协调的功能。机体实现适应的主要方式:神经调节:迅速、准确,可实现对环境变化的快速适应。体液调节:机体大多数的适应反应依赖体液调节。若体液调节的结果不能使机体适应环境的变化,则产生疾病。二、神经与骨骼肌细胞的一般生理特性生物电现象静息电位动作电位局部兴奋兴奋在同一细胞上的传导兴奋在不同细胞上的传导生物电现象1.静息电位细胞安静时存在于细胞膜两侧的电位差,表现为膜外电位较膜内电位高,即内负外正状态。哺乳动物的神经细胞:-70mV;骨骼肌细胞:-70mV;红细胞:-10mV产生的机制:细胞内液中K+的浓度比胞外液高,细胞安静时膜对K+

3、的通透性大,对Na+的通透性很小,允许K+向外扩散K+外流胞外的负离子以Cl-为主,胞内以大分子有机负离子(A-)为主,胞膜对A-无通透性内负外正2.动作电位可兴奋细胞在静息电位基础上受到刺激时,出现快速、可逆的、可传播的细胞膜两侧的电位变化,是细胞兴奋的标志。哺乳动物的神经细胞和骨骼肌细胞,动作电位首先包括一个快速的去极化过程(去极相);随后膜电位又迅速复极化至接近静息电位水平(复极相)。二者共同形成尖峰状的电位变化,称为锋电位。锋电位历时约0.5-2ms,电位变化幅度约90-130mV锋电位为动作电位的标志。去极相复极相动作电位的产生机制Na+在细胞外的浓度远高于细胞内,但静息状态下细胞

4、膜对Na+通透性很低,Na+通道处于关闭状态。动作电位的除极相主要是由于膜对Na+的通透性突然增大,引起Na+快速内流而形成;复极相主要是Na+通道关闭后,出现的K+通透性增大,引起K+的外流。刺激必须达到阈值才能使细胞膜去极化达到阈电位,产生动作电位。阈下刺激可引起局部兴奋。静息电位K+外流去极相Na+内流复极相K+外流兴奋在同一细胞上的传导兴奋在细胞的某一点产生后,可以不衰减地在同一细胞膜上传导。兴奋的传导速度与神经纤维的直径成正比。兴奋传导的特征:完整性、双向性、绝缘性、相对不疲劳兴奋在不同细胞间的传递神经-肌接头处的兴奋传递:借助乙酰胆碱(ACh)这种化学递质来完成神经-肌接头兴奋传递

5、的特征:化学性兴奋传递单向传递:只能从接头前膜(释放ACh)传向终板膜时间延搁易受药物和其他环境因素的影响三、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三种调节方式:神经调节体液调节自身调节三种调节方式相互配合、密切联系又各有特点神经调节基本方式----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反射弧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特点:比较迅速,持续时间短、精确体液调节:内分泌细胞分泌激素,调节临近细胞,或由血液运送至全身,调节细胞活动特点:比较缓慢、温和、持久,作用范围较广泛自身调节:对维持组织和器官血流量的相对稳定起重要作用一、血液的组成、功能和理化性质第二节血液的特性与生理功能血液的基本组成:水90%血浆电解

6、质低分子物质血液有机化合物红细胞血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血液由血细胞和血浆两部分组成中性粒细胞红细胞血小板淋巴细胞全血离心后血浆白细胞和血小板红细胞血细胞血液的功能1.运输功能:O2、CO2;营养物质;代谢产物2.缓冲功能:具有多种缓冲物质,维持酸碱平衡、体温等3.体温调节功能:缓冲体温波动4.防御和保护作用:白细胞、免疫球蛋白、补体5.生理性止血功能血液的理化特性血浆渗透压:约为300mmol/kgH2O血浆晶体渗透压:由血浆中小分子的晶体物质(主要是NaCl、NaHCO3和葡萄糖等)形成。占全体血浆渗透压的99.5%血浆胶体渗透压:由血浆蛋白(主要是白蛋白)等大分子物质形成。临床常用的0.9%N

7、aCl或5%葡萄糖溶液为等渗溶液。血浆的pH:7.35~7.45二、血细胞的形态与生理功能(一)红细胞形态:双凹圆碟形,平均直径约8m,无细胞核,无细胞器。主要成分为血红蛋白,占细胞成分的30~35%。红细胞数量:正常成人男性:5.01012/L,女性:4.21012/L血红蛋白含量:男性120~160g/L,女性110~150g/L红细胞的生理特性(1)悬浮稳定性在血浆中保持悬浮不易下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