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1721182
大小:72.5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8-10-24
《“皖派经学”观念的形成及其经学史意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皖派经学”观念的形成及其经学史意义经学观念由章太炎在《清儒》一文中作了充分的阐发,梁启超《中国学术思想变迁的大趋势》加以发扬光大。支伟成《清代朴学大师列传》将章太炎的这个观念用之于学术史传记的编写。皖派经学的典型学风是交相师友,典型特征是由小学入手的实证精神。皖派经学观念逐渐被经学史家所接受,说明这个观念具有合理性。 [关键词]皖派经学;观念史;考察 []K249[] A[] 1008—1763(2012)04—0020—07 “皖派”是一个以地域命名的学术流派,然而纳入这个学术流派的学者远远超出了乾嘉时期的皖南籍人士的范围,当代学者对此时有诟病。这个概念
2、是如何产生的?它是否具有历史的合理性?我们研究清代经学,这个问题是绕不过去的,考察这个学术观念的形成及其内涵,对于我们今天了解乾嘉经学、正确评价皖派学者的学术成就不无裨益。一汉、宋之别中的吴、皖问题 乾嘉学术的当事人并没有“吴派”和“皖派”这种学术意识。他们对于自己所处时代学术的自我意识主要体现在“国朝”学术中,这种“国朝”意识只有汉宋之别,没有吴皖之分。自觉意识到“国朝”经学研究特色的当推乾嘉学术领袖人物纪昀,他在《四库总目·经部总叙》说: 国初诸家,其学征实不诬,及其弊也琐。要其归宿,则不过汉学、宋学两家,互为胜负。夫汉学具有根柢,讲学者以浅陋轻之,不足服
3、汉儒也。宋学具有精微,读书者以空疏薄之,亦不足服宋儒也。消融门户之见,而各取所长,则私心祛而公理出。公理出而经义明矣。盖经者非他,即天下之公理而已。 这是清人首次以官方名义确认清代经学有宋学、汉学的区分。纪昀的学术态度表面上是汉、宋兼采,实际上则偏汉抑宋。“经即公理”之说为乾嘉学者致力于经学元典的朴学研究提供了存在的理由。既然经就是公理,那他们从事的关于经的校勘、训诂,就是从事辨识、发掘公理的工作。纪昀貌似客观的评价包含着对“国朝”汉学合理性的高度肯定,但与吴、皖之分没有特别的关系。 乾嘉学人江藩撰《国朝汉学师承记》和《国朝宋学渊源记》两书,标志清学自觉意识的
4、完成: 藩绾发读书,授经于吴郡通儒余古农、同宗艮庭二先生,明象数制度之原,声音训诂之学,乃知经术一坏于东、西晋之清谈,再坏于南、北宋之道学。元明以来,此道益晦。至本朝,三惠之学盛于吴中,江永、戴震诸君继起于歙。从此汉学昌明,千载沉霾,一朝复旦。暇日诠次本朝诸儒为汉学者,成《汉学师承记》一编,以备国史之采择。江藩:《汉学师承记》,中华书局1983年版5-6页。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4期丁进:“皖派经学”观念的形成及其经学史意义江藩此处所说透露出他关于“汉学”的思想。第一,“汉学”以两汉为盛,其余则多厄,至“本朝”又进入“汉学”昌明时代。第二,清
5、代“汉学”有两批学者崛起于两地,将经学带入“昌明时代”。因此在江藩的意识中,后来人所称的“吴派”、“皖派”似乎并不存在;“三惠”、江戴经学若有不同,也只是时间先后与地域不同而已。其中“三惠”属于“本朝”经学昌明时代的开创者,江、戴属于后继者。 江藩虽分别以汉学、宋学撰写著作,实际上还是偏向汉学,因而对“汉学”的分析更为细致。在《国朝汉学师承记》中,江藩没有刻意按照地区分出两个“汉学”派别,也没有出现这两派的名称。江藩对吴中学者与歙地学者关系的认识可以分为两点:从“汉学”角度看,吴中“三惠”是“汉学”的倡导者,歙地江、戴是“汉学”的响应者;从师承角度看,吴中学者和
6、歙地学者各有师承,而且歙地学者领袖戴震曾以师礼事吴中学者领袖惠栋: 受业弟子最知名者,余古农、同宗艮庭两先生。如王光禄鸣盛、钱少詹大昕、戴编修震、王侍郎兰泉先生,皆执经问难,以师礼事之。江藩:《汉学师承记》,中华书局1983年版29页。 引文指出了惠栋学问两类传承关系。一类是“受业弟子”,知名者有余箫客与江声;另一类是“师礼事之”者,戴震名列其中。关于歙州“汉学”的师承,江藩说: 同时学者,郡人郑牧、方矩、程瑶田、汪龙。郑、方二人事迹不得其详。瑶田字易田,又字易畴,歙人,乾隆庚辰举人,太仓州校官,著有《通艺录》行于世。汪龙字蛰泉,乾隆丙午举人,著有《毛诗申成
7、》、《毛诗异义》,皆未刊行。亲受业者,高邮王念孙,字怀祖,乾隆乙未进士,授经学观念由章太炎在《清儒》一文中作了充分的阐发,梁启超《中国学术思想变迁的大趋势》加以发扬光大。支伟成《清代朴学大师列传》将章太炎的这个观念用之于学术史传记的编写。皖派经学的典型学风是交相师友,典型特征是由小学入手的实证精神。皖派经学观念逐渐被经学史家所接受,说明这个观念具有合理性。 [关键词]皖派经学;观念史;考察 []K249[] A[] 1008—1763(2012)04—0020—07 “皖派”是一个以地域命名的学术流派,然而纳入这个学术流派的学者远远超出了乾嘉时期的皖南籍人士
8、的范围,当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