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3986481
大小:48.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1-12
《东汉经学世家的形成和类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东汉经学世家的形成和类型:东汉经学世家的产生与经学在汉代的兴盛密切相关。以经学起家的经学世家又因为为官情况的不同而分为三种类型。总结这三种不同类型的经学世家,可以概括出东汉经学世家的两个特点,其一是累世传经,并形成了独特的家学传统;其二就是通经取仕,并且大部分都能够世代为官。 关键词:东汉经学世家;类型;特点 :G642.3:A:1002-7661(2011)09-012-01 一、东汉经学世家的产生 自汉武帝“罢黜百家,表章六经”以后,儒学在汉代逐渐发展成为经学,为了适应统治的需要,汉武帝于公元前136年“置五经博士”并紧
2、接着于公元前124年为博士置弟子员,建立太学。随着经学的发展,五经的解释与传授逐渐出现了分歧。武帝初立“五经”博士时,除《诗》继承了原有的鲁、齐、韩三家博士外,“《书》唯有欧阳、《礼》后,《易》杨,《春秋》公羊而已。”这就是通常所说的五经七博士。后来立于官学的博士不断增加。宣帝时,《书》增立大、小夏侯两家;《礼》改立大、小戴两家,《易》改立施、孟、梁丘三家;《春秋》增立谷梁学,共是十三家。元帝时又增立宋氏《易》。王莽时又增立《左氏春秋》、《毛诗》、《逸礼》、《古文尚书》等古文经博士。东汉光武帝时,《公羊春秋》两分,立颜、严二家,共计十四
3、家博士,史称五经十四博士。而随着经学在学术上的发展,经学的传授由注重“师法”转而注重“家法”,尤其在东汉,各家又分别以“家法”传授,从而结成师生亲密关系。家学大抵都是父子兄弟间相传授,然后传授弟子,因此,在汉代尤其是东汉,家学是贯穿家族文化传统的主线,在这条主线下,家学累世相传逐渐形成了累世经学。这就是史籍所载的“传父业”,“修父业”,“袭父业”等。家学的传授虽时有间断,但基本上都能延续数代,形成世家。而在通经入仕的汉代,知识分子们实现自己“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伟大理想的唯一出路就是入仕,这样世家与入仕相结合,累世经学逐渐地发展
4、成为累世公卿。 二、东汉经学世家的类型 经学世家的形成得益于经学,但并不是所有的累世传经的经学世家都会累世公卿,也并不是所有的累世公卿都会显名于朝。经学世家的扬名立必世与特定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相连,也与其家族自身的发展密切相关。以现有的资料分析,东汉的经学世家们大都累世传经,只是在为官方面略有不同,以此为标准,大致说来,东汉经学世家的类型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首先是累世传经,但不能累世为官的经学世家。如南阳的洼丹,西汉时其家“世传孟氏《易》”但到了东汉,其家族中仅洼丹在“建武初,为博士,稍迁,十一年,为大鸿胪”,紧接着于“十七年
5、,卒于官,年七十”。后世便默默无闻了。北海的甄宇“习《严氏春秋》,教授常数百人”,“建武中,为州从事,征拜博士,稍迁太子少傅,卒于官。”甄宇传其业给儿子普,甄普又传其业给他的儿子承。“承尤笃学,未尝视家事,讲授常数百人。诸儒以承三世传业,莫不归服之”。甄承建武初年被选中,举孝廉,卒于梁相。此后子孙传学不绝。但史书并未载其世代为官者,这样的经学世家在东汉一代不在少数。 其次就是虽然累世为官,但并不显赫的经学世家。如赵翼在《廿二史札记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