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记》在中国历史中的定位

《礼记》在中国历史中的定位

ID:21706070

大小:53.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24

《礼记》在中国历史中的定位_第1页
《礼记》在中国历史中的定位_第2页
《礼记》在中国历史中的定位_第3页
《礼记》在中国历史中的定位_第4页
《礼记》在中国历史中的定位_第5页
资源描述:

《《礼记》在中国历史中的定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礼记》在中国历史中的定位【】中华文明被称之为“礼教文明”,儒家文化又被称为“礼教文化”。“礼”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巍然周礼乐,多少兴废事。“礼”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最有影响而又歧异最大的论题。任由人们评说,出现了众多的礼书纷杂的礼论,以致产生了一门特别发达的学问——礼学。  【关键词】礼;中国文化;保守性;永恒性  1礼的保守性  《礼记》将礼的形式称为礼的“数”或“文”,将礼的精神实质称为礼的“义”或“本”,而“礼之所尊,尊其义也”(《郊特牲》)。具体的礼节形式并不是儒家最重视的,礼节仪式中蕴含的名分等级观念才是儒家着意强调的实际内容。自孔子“

2、祖述尧舜,宪章文武”,斌秉承西周礼乐文化起,到孟子,荀子,叔孙通,再到董仲舒,二程,朱熹,儒生们无不以传承礼乐文化为己任。而历朝历代的统治者深知礼乐之精义与妙用,大力推崇礼乐之制,从而形成了稳固不变的礼治秩序。  中国古代的礼制是不变的,而尊卑贵贱的角色却经常变化。正是这种不断的变,加强和巩固了整体礼治秩序的不变。在长期的等级社会中,每一批新贵上台,都心安理得的享用权利,甚至加倍运用自己的权利以贵凌贱,役使他人。  中华民族发展史在民族问题上也是以礼乐制度的不变应万变的。自西周起,位于黄河流域的华夏族便把礼制。作为华夷之变,文野之别的标志。《左传》记载:周平王东

3、迁后,一个叫辛有的人在伊川看到当地人民忘却了礼制,在野外披发而祭,感慨道:“不及百年,此其戎乎。其礼先亡矣。认为礼的沦丧就意味着由华夏族退返戎狄。此后,人们一直以礼乐文化的存在与否以及精粗如何作为华夷之辨的准绳。而礼乐文化也就作为文明的象征,一直为华夏族所固守。华夏族的口号就是以夏变夷,而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后,要站稳脚跟,巩固其统治,也必须借助于华夏族的礼乐文明,孝文帝的改革就是个典型,孝文帝的诏书中曰:“乡饮之礼废,则长幼之序乱。”他要求从最基层的乡里做起,推选那些贤德的长者,教“其里人父慈,子孝,兄友,弟顺,夫和,妻亲”之义(《北史魏本纪》)孝文帝本人精通《五

4、经》,上述话语就出自《礼记》。也正凭借于此,少数民族才得到了汉族的承认。因而,礼乐文化对于促进民族的融合÷加快中国文明步伐,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当然礼乐文明也带来了历史上的民族歧视问题以及近代的虚骄心理。中国古代,华夏民族往往鄙视周边少数名族,视之为蛮戎夷狄。到近代社会,西方文明早已走在世界前列,中国人仍沉醉于天朝旧梦,认为中国的礼乐文明远远超过四夷,还是把外使作为“贡臣”来看待。甚至到洋务派为局势所迫,主张“中体西用”,“师夷长技以制夷”时,以大学士倭仁为代表的士大夫仍力主以传统文化救国。倭仁说:“立国之道当以礼仪人心为本,未有专侍术数而能起衰振弱者”(洋务

5、运动资料第二册)。杨振宁博士曾说:“传统文化的保守性是中国三个世纪中抗拒吸取西方科学思想的最大原因。”有保守而自大,不肯睁开眼睛看世界,自我陶醉,致使中国与西方文明一次次失之交臂,远远落后于西方。  礼乐文化的不变导致它的保守。中国的任何改革都举步维艰,其深层次的文化根源即在于“祖述尧舜,宪章文武”的传统。“祖宗之法不可变”便足以阻止任何改革的企图。因而历史上往往有“托古改制”。西汉后期的王莽变法,要解决土地问题和流民问题,抓住了社会问题的关键,但王莽不敢明目张胆地进行改革。他不得不附会《周礼》,以表明此制古已有之。近代康有为在《孔子改制托古考》中说:“布衣改制

6、,事大骇人。故不如与之先王,既不惊人,自可避祸。”他为了托古改制,宣扬孔子已是托古改制,从而连托古改制这种形式的本身也找到了存在的依据。但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康有为并没有也不可能真正改制。西方的政治学说在他的头脑里并未扎下根来,他醉心的仍是中国的礼乐文化。所以他后来又发表了建立孔教的言论,并参与了张勋复辟。  中国的学术发展也明显地具有保守性的特点,中国古代的学问主要是经学,经学的主要任务就是对儒学经典进行注,疏,,解,诂,训,正义。这些注疏中虽屡有新意,但整体框架如此,人们只能在此范围内作引申发挥,从根本上相知人们自由思索。清代史学家章学诚在他的名著《文史通义》

7、中,曾对陈陈相因的史学题材提出尖锐的批评。他指出:纪传体代替编年体,本是史学体裁的进步,但从纪传体断代史的《史书》成为正史的楷模后,这种体裁就越来越僵化,最后成为学术发展的八股。  礼乐文明保守性及他的巨大影响,也给我们带来了保守的心理,让我们在学习或工作上畏首畏脚,恪守常规,因循守旧,不仅与现代社会格格不入,也错失了发展机会,落得被动挨打的局面。  2礼的永恒性  《礼记》认为,礼取于天道,基于人性,因而它具有永久生命力。它提出:  夫礼,先王以承天之道,以治人之情。  故礼义也者,……所以达天道顺人情之大窦也。(《礼运》)  公曰:“敢问君子何贵乎天道也。

8、”孔子对曰:“贵其不已.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