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化症候群“变脸”港股

a股化症候群“变脸”港股

ID:21696558

大小:28.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0-23

a股化症候群“变脸”港股_第1页
a股化症候群“变脸”港股_第2页
a股化症候群“变脸”港股_第3页
a股化症候群“变脸”港股_第4页
a股化症候群“变脸”港股_第5页
资源描述:

《a股化症候群“变脸”港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A股化症候群“变脸”港股  A股化倾向已是当下香港股市的客观现实,这意味着在香港和内地同时上市的公司越来越多了,进入香港的内地资金越来越多了,内地上市公司对香港股市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了。下载论文网  其实,如果说内地化代表的是香港经济与内地加速融合的一个客观事实,那么A股化的说法,则更多掺杂着对于A股这个“欠发达/发展中(Developing)”证券市场资金、炒作风格入侵成熟港股市场的一种主观表述――而其中自然不乏对于A股市场环境的“妖魔化”。不过,无论是内地化还是A股化,这两种表述都在反应一个事实――在港股和A股同时上市的公司越来越多了,进

2、入香港的内地资金越来越多了,内地上市公司对香港股市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了――而这个事实在未来的数年乃至十数年中,只会越来越普遍,并成为常态。    现象一:A、H股成港股主流    曾几何时,谈及港股,谈及恒生指数,汇丰控股()是绕不过去的“地标”。的确,昨日曾经香港的“准央行”,作为少数在香港上市的国际化大型企业,汇丰控股在恒生指数的比重曾经达到1/3。毫不夸张的说,昔日汇丰控股的业绩和股价波动,在很大程度上就已经决定了被视为港股“标杆”的恒生指数的走势。  但是今时今日,谁都明白恒生指数怎么走,很大程度上要看内地概念股尤其是H股们的脸色。根

3、据港交所的统计显示,2006年9月,在香港上市的内地企业占总市值的比重不过44%,而一年后的2007年则达到了%。  对比2006年9月与2007年9月的港股十大市值公司,我们就会发现内地企业的数量由4家上升至6家。而在2006年9月,港股十大市值中的内地企业没有一家在A股上市,但到了2007年9月,6家十大市值的内地企业中除了中移动和中海油,悉数在A股上市。虽然目前AH股在两地尚不能异地抛售实现套利,但是这些AH股的A股溢价率伴随恒生指数服务公司推出AH股溢价指数后也越来越受到市场的关注,并一定程度上加剧了A股与H股股价变动的关联性。  

4、  现象二:内地资金自由行    虽然“港股直通车”尚未真正实施,但是大量内地资金云集港股却是不争的事实。小打小闹者,趁着去香港旅游时在银行开个证券账户,存个三五万玩玩;而搞大者,通过地下钱庄汇出上千万资金进军港股的也大有人在。别的不说,光是看看有多少香港的证券经纪人或者他们的马仔(业务助理)活跃在内地帮助投资者异地开户,便可知道内地资金对于“港股直通车”之外的“自由行”有多么迫切的需求。  由于上述行为属于地下行为,所以我们不可能有任何严谨的统计数据指出到底有多少内地资金流入了香港证券市场,但是从诸多香港券商那里获得的不完全印象来看,这样

5、的投资者不但很多,而且资金总规模也相当可观。考虑到内地资金进入港股市场偏爱的依旧是内地概念股,所以上述股份的成交额无疑是一个重要的间接指标。  前文提及,根据港交所的统计显示,2006年9月,在香港上市的内地企业占总市值的比重不过44%,而一年后的2007年则达到了%。至于成交额比重,2006年9月,这市值44%的内地概念股成交额占比为%,而到了2007年9月则占到了%。毫不夸张的说,香港股市之所以能够在今年日成交额破千亿,港交所的利润之所以能够节节高,固然不排除国际基金吸引资金的功劳,但大量内地资金涌入熟悉的内地概念股进行短炒依旧居功至伟

6、。    现象三:从溢价率到折价率    同一股票在不同交易所交易存在折价或者溢价,这是国际市场的普遍规律,只不过A股相对H股的差价要来得比较大而已。而在看待A股与H股差价问题的视角上,也正反映出了港股A股化的变迁过程。  2005年或者2006年里的绝大多数时间,由于还没有那么多大盘股同时在A股和H股两地上市,所以同一股票的A股和H股之间的差价,并不是一个太多人关注的问题。至多是在评价A股是否有泡沫,A股估值是否合理时,会被拿出来一用。那时,人们关注的都是A股相对H股有多少的溢价――在当时很流行的一个说法就是H股的价格代表着国际投资者对一

7、家公司的合理估值,而A股相对H股的溢价则代表着内地投资者因为无法投资海外市场而给予A股的一个溢价,这个溢价代表着A股定价的不合理,早晚是要消失的。在那时,香港本地市场对于H股的A股价格是不关注的,即使在QFII出台后,也没有太多人将A股价格视作具有参考价值的数据――虽然内地有研究者提出A股要和港股市场争夺定价权,不过在当时绝大多数人看来,不过是痴人说梦而已。  后来,伴随越来越多的H股回归A股,这些股票的A股发行价一下子成了香港市场关注的焦点,而不低的发行价更是成为了H股炒作的理由。那时候,港股市场流行的说法是计算H股相对预判的A股上市价有

8、多少折价,若折价太大那么就存在进一步上升的空间。回首中国人寿、工商银行、中国平安,在这些巨无霸回归A股前,哪一个的H股没有经历过一段疯狂炒作。  从溢价率到折价率,从数学上而言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