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我国老年人力资源开发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我国老年人力资源开发研究内容:老龄化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也越来越受到政府及各部门的重视。本文从人力资源开发的角度重新审视人口老龄化问题,分析了老年人力资源开发的必要性及可行性,并提出相关建议和措施。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老年人力资源开发 :C913.6 :A 一、人口老龄化和人力资源开发相关概念 “老龄化”(Aging)本身有两层含义。一层是指个体年龄逐年增加,逐步老化。这是每个人自出生起就开始经历的过程。另一层是指整个人口群体的老化。本文所涉及的老龄化概念主要是第二层含义,即整个人口年龄
2、结构的变化,而非个体的老龄化。 人力资源是指某一地区人口总体中可作为生产要素利用的劳动力总量。从这个层面来讲,老年人口中的一部分也属于人力资源的范畴。而人力资源开发的目的在于通过能动性的激发和提升来尽可能的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使人力资源的价值最大化。如果把对现有各行业从业人员的开发称为第一次人力资源开发,那么对老龄人力资源的开发就称为第二次人力资源开发。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的平均寿命在不断延长,劳动对体力的要求也有所下降,对智力的要求在不断提高。同时,很多老年人在离退休后依然保持着健康的身体和积极的心态,愿意继续
3、参加社会经济活动。因此开发老年人力资源对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老年人力资源开发的意义 (一)弥补劳动力市场上的部分结构性不足 据国家人事部关于跨世纪专家队伍建设的调查显示,目前我国高级人才的退休高潮使我国科教力量出现断层,而人才年龄断层是阻碍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要素之一。目前劳动力市场年轻劳动力供给过多、成年劳动力下岗、失业现象仍然存在。因此仅从劳动力的供需总量上看,鼓励轻龄老人再就业似乎存在与成年、青年劳动力争夺劳动市场的矛盾,这也是社会上对老年人力资源开发的可行性持有怀疑态度的一个原因。 但从近
4、年来老年人再就业的实际情况和效果来看,则不尽其然。老年人的再次就业,有两点与成年和青年劳动者不同,其一,老年劳动者选择目标岗位的方向一般是各产业中的辅助性和服务性的岗位,如技术顾问、专家、办事员等,而直接参加技术开发、业务拓展的相对较少;其二,老年劳动者凭借的更多是由于积累而形成的某种优势,如知识、技能、社会关系等,但这些都不是其他年龄段劳动者一定可以具有的特点。 因此,有老年人的加入,在某种程度上可以部分弥补劳动力市场和人才市场的结构性不足。 (二)提高人力资源利用率 1991年,王树新教授对个人受教育年限和服务时间
5、进行了相关性研究,得出的结论是:受教育年限越长,劳动者为国家服务期越短;受教育年限越短,而服务期越长。按照一般的教育体制(以7岁上小学计),在我国,成为博士后要受24年教育,博士22年,研究生19年,大学生16年。如果都按照60岁退休,他们服务社会的时间分别为29年、31年、34年和37年。国家和家庭要培养一个高素质的人才要投入很大的人力资本。但实际上,人力资源的文化水平和劳动服务年限之间却成负相关的关系。受教育年限较长的人的智力资源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造成了人才和国家财力的重大浪费和损失。如果能将退休年龄推后,老年人力资源的劳
6、动服务期将会延长,从而更充分的发挥老年人力资源的作用。 (三)促进老年人身心健康,实现健康老龄化的重要举措 按照世界卫生组织1984年关于健康的概念,健康不仅是身体上的没有疾病或虚弱状态,而且要在心理和社会功能上达到良好状态。老年人参加社会劳动将直接关系到老年人各方面的完好状态,进而影响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 老年人离退休后的心理变化比较明显,首先意味着个人的社会位置发生变化。平淡的退休生活容易使他们产生“老而无用”的自卑心理,其次离退休后经济收入的下降也可能会使个人在家庭地位发生变化,往往会造成老年人心理上强烈的
7、压抑感,甚至产生悲观厌世的情绪。如果老年人能够根据目己的条件,为自己确定切实可行又符合社会要求的生活目标,建立起新的生活方式,那么,就能够开始新的稳定的生活,使自己的精神重新有所寄托,便可避免离退休后出现的空虚、寂寞、无聊、孤独等心理表现,也不再会产生地位下降了的感觉。 三、老年人力资源开发的可行性 (一)老年人具有继续工作的体力,智力基础 目前我国不但人均寿命有所延长,而且人民的身体条件有了极大改善,绝大多数的低龄老人和中龄老人体能和智能依然良好。由于生活水平和保健水平的不断提高,许多老年人也并不逊色于青壮年人。
8、这个群体中蕴藏着巨大的人力资源潜能,对这部分人力资源的开发将有助于整个社会和经济的飞速发展。 (二)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为老年人参与社会发展创造了条件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为老年人参与社会发展创造了条件,这主要表现以下两个方面:一、科学技术成就使人的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