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髋部骨折手术患者的影响

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髋部骨折手术患者的影响

ID:21603693

大小:50.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23

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髋部骨折手术患者的影响_第1页
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髋部骨折手术患者的影响_第2页
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髋部骨折手术患者的影响_第3页
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髋部骨折手术患者的影响_第4页
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髋部骨折手术患者的影响_第5页
资源描述:

《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髋部骨折手术患者的影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髋部骨折手术患者的影响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髋部骨折手术患者的影响。方法:将80例老年髋部骨折手术患者按照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40例患者采取传统的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再予以综合护理干预措施。结果:两组患者术后48h焦虑及疼痛程度评分比较,观察组焦虑及疼痛程度评分显著下降;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比较,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老年髋部骨折手术患者的焦虑及疼痛程度,提高护理工作满意度,促进术后康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2、 【关键词】老年髋部骨折;手术患者;综合护理干预  老年人因骨质疏松使骨小梁变得极为脆弱,同时老年人的自御能力差、反应迟钝,当受到轻微外力时即可发生骨折,且多为生活性损伤。老年髋部骨折是常见的致残最重的疾病之一,导致患者生活能力降低,若处理不当,会大大增加其并发症和病死率。手术是治疗髋部骨折最为有效的方法,但护理质量的好坏对该病的康复极为重要。本院2011年1月-2012年4月对80例老年髋部骨折手术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经过精心治疗和护理均痊愈出院,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80例老年髋部骨折手术患者,其中男30例,女50例

3、,年龄58~82岁,平均年龄73岁;粗隆间骨折39例,股骨颈骨折41例,大多为自行摔伤,伤后距入院时间为1h~3d,住院时间3~12周,全部实行了手术治疗,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史、文化程度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按照骨科护理常规、健康教育及康复指导,观察组在常规护理方法的基础上采取综合护理干预。  1.2.1基础护理干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因长期卧床易并发褥疮、便秘、肺部及泌尿系感染。(1)防褥疮护理:睡气垫床,保持床铺清洁干燥无被褶,使用便盆时抬高臀部,防止皮肤擦伤;消瘦者要

4、特别经常按摩骨突处,定时翻身、擦澡;指导患者利用吊环抬臀。(2)防便秘:嘱多食富含纤维素食物,指导腹部环形按摩,训练床上排便;本组患者有4例发生便秘,经口服四磨汤或用开塞露塞肛后解除。(3)防止肺部感染:注意保暖,防止上呼吸道感染,予以翻身叩背,指导患者深呼吸及有效咳嗽排痰,保持病室空气流通。(4)预防泌尿道感染:嘱患者多喝开水,做好会阴部护理,勤换内裤,留置尿管按常规护理。刘丁等[1]也报道留置尿管持续的时间与尿路感染有明显关系,因此应避免不必要的尿管留置,防止感染。  1.2.2疼痛护理干预据有研究报道约92%的患者迫切需要术后镇痛,80%患者反映镇痛不足,5

5、0%患者术后72h仍存在有持续疼痛[2]。护士对患者疼痛状态进行系统疼痛评估,报告医生并为患者提供针对性的疼痛干预措施。责任护士使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表(VisualAnalogueScale,VAS)对患者进行疼痛评估[3],明确止痛效果并对治疗进行指导。正确系统的疼痛评估可避免疼痛治疗不足或过度治疗。在患者物理治疗或下地行走之前,先给患者提供止痛药物,可以提高患者的活动能力,减少卧床引起的并发症,可促进患者的康复进程。医护人员护理时态度要亲切,动作要轻柔以减轻疼痛,同时鼓励患者转移注意力,采用听音乐、看电视等消除紧张情绪[4]。  1.2.3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下

6、肢深静脉血栓是老年髋部手术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本院护士认真观察术后患者病情,消除疾病好发因素,采取预见性护理,高风险患者使用持续下肢静脉泵加抗血栓袜,中风险者使用抗血栓袜,必要时使用持续下肢静脉泵,而低风险者要鼓励患者做踝泵运动。大大降低了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  1.2.4预防切口感染预防切口感染是手术成功的关键之一[5]。术前清洁皮肤,术前20min及术中使用抗生素各1次,术后严密观察体温变化及伤口渗血、疼痛情况,及时更换污染敷料。根据医嘱使用抗生素,做到现配现用。  1.2.5心理护理对患者全部实行心理护理,达到很好的效果。(1)根据心理的差异合理安排陪

7、伴,与子女沟通说明家庭支持程度及认知水平与疾病预后密切相关[6]。注意观察患者的情绪反应及对医护的信任度,尊重并理解患者的感受,帮助其进行适当心理调整,消除紧张及恐惧情绪,积极配合治疗。(2)做好邻床患者的病情处理,以免减少邻床患者间的不良影响[7]。  1.3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1)术后48h对两组患者焦虑和疼痛程度进行评价。焦虑状态采用蔡树云[8]设计的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anxietyscale,SAS)进行评价,SAS共20个项目,每个项目根据所定义的症状出现频度分为四级:1分表示没有或很少时间有,2分表示少部分时间,3分表示相当多时间,4

8、分表示绝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