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妄的救赎与文化的空洞

虚妄的救赎与文化的空洞

ID:21584688

大小:66.5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8-10-23

虚妄的救赎与文化的空洞_第1页
虚妄的救赎与文化的空洞_第2页
虚妄的救赎与文化的空洞_第3页
虚妄的救赎与文化的空洞_第4页
虚妄的救赎与文化的空洞_第5页
资源描述:

《虚妄的救赎与文化的空洞》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虚妄的救赎与文化的空洞在近代以来中西文化冲突的背景中,我们的故事叙述总是自觉不自觉地陷入西方文化体系与话语逻辑的陷阱中。张艺谋执导的《金陵十三钗》难逃此弊。该影片讲述的是一场虚妄的救赎,而虚妄的根本原因在于:影片通过西方人的手造的那艘由基督文化构成的“诺亚方舟”,并不属于中国人。中国人如何自救,唯一的途径是重寻和重建自己的民族文化、民族精神。影片反映了中国文化精神在当代电影中的严重缺失。对中国文化精神缺乏感应,或许是当代中国的普遍问题。  1937年发生在首都南京的那场残酷屠杀,成为我们民族最深刻最痛苦的记忆,时刻羞辱着每一位中国人。对这场

2、灾难的思考与认识,关乎整个民族,关乎民族的历史,更关乎民族的未来。所以,对这场灾难,不能轻易触碰,除非我们的思考足够深刻、足够清楚。  当代的一些艺术家,尤其是近年来一些电影导演总想去触及这场灾难,去触动民族的深痛记忆。可是,每次的触碰都显得太过轻率,或者别有目的。由张艺谋执导、今年初上映的《金陵十三钗》,在当代中国大陆反映抗战及南京大屠杀的影片中,无疑做出了一定的突破,但也留下了致命的弱点。  西方文化逻辑:虚妄的救赎  《金陵十三钗》制片人张伟平说“本片的主题是救赎”,而且他断言这个主题“是全世界人民都看得懂的”。我们来看一看,这是场怎

3、样的救赎?  影片演绎的是西方人对中国人的“救赎”。片名“金陵十三钗”,我想如果改名为“约翰中国历险记”亦无不可。贝尔扮演的美国入殓师约翰在影片中的地位放大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在日本兵冲入教堂行将施暴的过程中,约翰目睹了这场悲剧,从一个职业的入殓师转变成了一位灵魂的牧师,成为教堂中每一个中国人的“拯救者”。身份、责任及精神都转变成了牧师的约翰,不仅会祈祷、会排演唱诗班演出,而且还是技术高超的“汽车修理师”,更是技艺精湛的“整容专家”。于是在他的手中,妖冶的秦淮河妓女,变成了清纯的初中女生,他本人也最终成为勇敢赴死的女人们的精神支柱。  如果

4、说约翰是始终在场的西洋人的话,影片中还有一个看似缺席却始终在场的西洋人,即长着一张“荷兰面孔”的英格曼神父。从未在影片中出场的他,却作为精神性的存在始终影响着13个教会女生和陈乔治。甚至可以说,转变为神父的约翰,其实就是英格曼魂魄的化身。由此可见,在救赎故事的讲述中,西洋人及作为西方文化的核心和原动力的基督教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相比西方人角色的渲染与表现,在这场救赎中,中国男人又在哪里呢?影片中主要出场的中国男人有三个:忠诚英勇的李教官、孱弱瘦小的陈乔治、为求活着而事伪的汉奸孟先生。随着影片的推进,李教官壮烈牺牲,陈乔治勇敢赴死,汉奸

5、孟先生难逃被日本人枪杀的下场,最终抛尸荒野。至此,我们蓦地发现,这部电影中所有中国男人的结果都是——死亡。当然,故事中还有一个隐在的只被玉墨提及了一次的中国男人——玉墨的继父。这个并不在场的中国男人,曾经强奸了13岁的玉墨,这成为玉墨命运的转折和堕落的开始。  影片中,中国男人看似在场,而最终缺席。当电影里所有中国男人都走向死亡后,拯救的重任落在了秦淮妓女身上,而最终还是落在美国人约翰的身上。于是,我们就不能不感叹:中国的男人何在?  需要特别指出,影片所有故事几乎均集中在教堂这个场景中。教堂是基督教的场所,是基督精神的物化。所以,这场灾难

6、与这个拯救的故事,早已注定成为基督耶稣爱心与福音的注脚和体现,而且借助着中国元素符号的掩护,化为无形。因此我们看到,这个精心营构的救赎故事的模式是:肩负起神父责任的约翰,依着基督精神,造(修)好了一艘“诺亚方舟”(卡车),在所有中国男性战死或被杀之后,载一群中国少女开往“美好”的“亚拉腊山”。  当抽绎出来的这个故事模式呈现于眼前,我们发现这其间暗含了一个隐喻。而这个可怕的隐喻一旦被揭示,会让我们每个人都倒抽口冷气:灾难中的中国人(主要是中国女人),只能依靠美国人和基督教文化获得拯救。有人说这是市场的国际化路线考虑。果真如此的话,我只能再吸

7、口冷气:拿这样沉重的民族题材去迎合国际化市场路线,影片还是压根就不要开机的好!  这样的故事模式,不管导演和编剧是不是自觉为之,它已经陷入了好莱坞大片的叙事逻辑,也落到了西方文化的意识形态陷阱当中。西方观众或在近代以来中西文化冲突的背景中,我们的故事叙述总是自觉不自觉地陷入西方文化体系与话语逻辑的陷阱中。张艺谋执导的《金陵十三钗》难逃此弊。该影片讲述的是一场虚妄的救赎,而虚妄的根本原因在于:影片通过西方人的手造的那艘由基督文化构成的“诺亚方舟”,并不属于中国人。中国人如何自救,唯一的途径是重寻和重建自己的民族文化、民族精神。影片反映了中国文

8、化精神在当代电影中的严重缺失。对中国文化精神缺乏感应,或许是当代中国的普遍问题。  1937年发生在首都南京的那场残酷屠杀,成为我们民族最深刻最痛苦的记忆,时刻羞辱着每一位中国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