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路径依赖视角分析明代朝贡贸易

基于路径依赖视角分析明代朝贡贸易

ID:21570794

大小:37.0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8-10-22

基于路径依赖视角分析明代朝贡贸易_第1页
基于路径依赖视角分析明代朝贡贸易_第2页
基于路径依赖视角分析明代朝贡贸易_第3页
基于路径依赖视角分析明代朝贡贸易_第4页
基于路径依赖视角分析明代朝贡贸易_第5页
资源描述:

《基于路径依赖视角分析明代朝贡贸易》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基于路径依赖视角分析明代朝贡贸易    摘要:明代在世界经济贸易发生巨大变化的背景下,依旧选择了继承朝贡贸易。而朝贡贸易作为一种依托市舶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实行的政府垄断、对海外贸易官控商营的贸易方式,其本身具有缺陷,无法跟上大航海之后的世界经济发展的脚步,因此明代朝贡贸易从兴起转向衰亡仅仅用了百余年。明代初期,统治者继承了前代各朝辽阔疆域的同时,也深受前代各朝的对外政策、管理理念以及制度体系的影响,不论从高效性还是实用性上,都使得继承前代有效制度成为明初统治者最经济和最节约成本的制度选择;进入明代中期,当中外海商集团兴起,朝贡贸易出现危机、走向衰弱之时,初次制度选择的路径依赖导致明代

2、统治者为了挽回“沉没成本”,只能采取措施继续维护这种落后的外贸管理制度,结合经济史,从路径依赖角度探讨明代统治者选择和维护朝贡贸易的原因,是一种新的视角和尝试。下载论文网  关键词:明代朝贡贸易制度选择路径依赖  中图分类号:F71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7)10-035-03  一、问题的提出  周边国家统治者通过贡使向中国皇帝“朝贡”,中国皇帝对他们进行“回赐”,在这一过程中贡使携带大量私物与中国官方进行贸易交易,这种交易方式就是“朝贡贸易”。朝贡贸易形式历史悠久,早在汉代以前就存在,明代建立之初就继承前代,依旧选择朝贡贸易,而朝贡贸易作为一种依

3、托市舶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实行的政府垄断、对海外贸易官控商营的贸易方式,其制度本身就具有缺陷,不适合时代的发展和需要,无法跟上大航海之后的世界经济发展的脚步,因此明代朝贡贸易从兴起转向衰亡是一种历史的必然。  问题有二:  首先是明代初期的统治者为什么会选择朝贡贸易这种贸易方式呢?  其次是当私人海上贸易迅速发展,中外海商力量兴起,朝贡贸易在明代中期出现危机的时候,为什么明代统治者继续采取措施维护这种落后的制度呢?  本文试图结合经济史从路径依赖角度探讨明代统治者选择和维护朝贡贸易的原因。  二、结合经济史从路径依赖角度进行分析  探讨明初统治者选择朝贡贸易的原因之前首先要回顾一下明代

4、以前朝贡贸易发展:  汉代以前,早在周朝的春秋和战国时期,中国的造船和航海技术就已经有了较高的水平,比如临海的吴、越两国,都拥有了一定规模的海商船队,配备了专业的人员和设备。因为历史文献记载有限,我们无法确定朝贡贸易到底始于何时,但是可以肯定的是,最晚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的私人海上贸易活动已经出现,当秦始皇派官员徐福率领数千童男童女去海外求仙,给他巨大数目的钱财到海外求取仙药的过程,就很像是一次大型的官方海外贸易活动,只是徐福去了日本之后久居不回而已。但这次大型的航海活动让我们了解到早在秦朝时期,较大规模的海商贸易活动就已经成为可能。由此可以推测,在此时或者更早的时候,小型的海外贸

5、易活动也是可能的。春秋时期的齐景公既然可以“游于海上而乐之,六月不归”,吴国也能派出一只大型的水师从陆路攻打齐国,那么我们就有理由相信,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已经具备了进行较大型海外贸易活动的能力。  由于海外贸易数量甚少,因而基本谈不上有什么明确的海外贸易政策。最早的海外贸易记载可以从《尚书?禹贡》中找到:“?芬摹?…厥贡盐、葛?L,海物惟错。”这里说的?芬模?在《后汉书?东夷传》中指东夷。有点学者认为它泛指东方海上各民族,有的学者则认为指的是朝鲜,不论是何种解释,其必然包括某些海外国家和民族则毫无疑问。这些海外国家在夏禹时期就向中原王朝贡纳盐、细葛布和各种各样的海产品。中原王朝

6、的统治者也不会不有所回赠,这可能就是中国历史上最早通过海路进行的朝贡贸易了。  进入汉代以后,中国封建社会生产力水平达到了一个新高度,对外交往也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新时期。这时候,不仅在西北陆路出现了一条连接欧亚大陆的繁忙的“丝绸之路”,在东南海上也出现了一条“海上丝绸之路”。根据《汉书?地理志》记载,在“地近海”的交趾、日南(今天的越南),“中国往商贾多取富焉”。另外,历史记载还提到了一条中国商船去南海和印度洋一带的航线:船舶从合浦郡的徐闻(今天的广东省徐闻县西)出发,经过都元国(今天的马来半岛),再陆续经过邑卢没国和??离国(均在今天的缅甸沿海),最后抵达黄支国(今天的印度南部

7、)和已程不国(今天的斯里兰卡)。当时,这种贸易主要目的是为朝廷宫廷内部换取奇珍异宝,主持和管理者主要是朝廷的宦官(黄门)。  以前人们都知道通过陆上丝绸之路,中国丝绸经过阿拉伯人之手大量运到罗马帝国。实际上,当时中国的丝绸也有很多事经过海商贸易转运到罗马的。中国商人将丝绸等中国物品运到印度南部,一些罗马和阿拉伯商人再将这些商品经过红海运往埃及的亚历山大港等地,然后通过地中海运到罗马。罗马帝国当时被称作大秦,其商人“与安息,天竺交布与海中,利有十倍……其王常欲通使于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